全國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政策即教育部公布的新的高考改革政策。作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國家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年9月4日正式發布,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此輪的改革從考試科目、高校招生錄取機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調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錄取與高中學習相關聯的辦法,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增加學生的選擇性,分散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本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試科目設置方面明確規定,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150分的分值不變。其中,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可選其一計入總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成績。考生在報考時,只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技術只供浙江考生選擇)六(或七)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3+3”模式
“3+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3+1+2”模式
根據公布的實施方案,8省市將采用“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有什么區別
1.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文理分科不同
以前高考將普通高中生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兩類,數學試題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現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將依據個人學習興趣、學科優勢和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選擇確定等級考科目,學生的知識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
2.新高考政策和以前科目與分值不同
以前高考的考試科目分為兩類:語數外+理綜(理化生)、語數外+文綜(史地政)。其中,語數外每科滿分均為150分,文綜或理綜滿分均為300分。
新高考實行“3+3”模式,前一個“3”是指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每科滿分均為150分,其中外語進行2次考試;后一個“3”是指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等級考試,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還有“3+1+2”模式,所謂3+1+2,其中“3”代表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課,最后這個“2”是指從政治、生物、化學、地理中選2門課。
新高考志愿填報參考
1、慎選復讀謹慎填志愿
最為關鍵的是高中新課改后的新高考,一定會對復讀考生有影響,所以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的專家建議,新高考填報志愿時要更加慎重,報考院校最好提高命中率,能考上不要考慮復讀,可見今年填報志愿的“挑戰性”。
2、慎重填寫專業調劑
填報(涂)“去否其它專業”志愿欄的要求和方法,在填涂“去否其它專業”志愿欄時,考生要明確表示對專業是否愿意調劑的態度。考生如果愿意專業調劑,可將《機讀志愿卡》上相應的小長方格涂滿涂黑,并在各志愿表中填寫“去”,如所報專業志愿未被錄取,招生院校可根據考生具體情況調劑錄取到該院校其它專業。
考生如不愿意專業調劑,可將《機讀志愿卡》上相應的小長方格空起來,不要填涂,并在各志愿表中填寫“否”,當其所報專業志愿未被錄取時,招生院校將不再調劑到其它專業錄取。
新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些方法
1、“專業+院校”形式
新高考志愿的這種填報方式可以讓考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也能讓考生更明確未來職業方向,避免了考生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
2、“院校+專業組”形式
如新高考志愿填報“清華大學專業組4”對選科的要求是:首先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專業組內包括計算機、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10個專業。
“清華大學專業組5”對選科的要求是: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包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5個醫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