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和舊高考有何不同
新高考和舊高考有何不同
1.選科組合不同
老高考只有文、理科兩個科目,而新高考則增加了選考科目,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江西省的選考模式以‘3+1+2"為主,語數外3科為全國統考科目;物理、歷史為首選科目,2選1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為再選科目,4選2以等級賦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這樣以來,選科組合更多,有利于高考生揚長避短,選擇優勢科目。
2.考試形式不同
老高考主要是筆試,而新高考除了筆試外,還有口語和綜合素質評價等多種考試形式。
3.考試試卷不同
老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不分文理。
4.算分方式有區別
新高考推行賦分制,相較于傳統總分值,賦分制會更加注重學生的排名情況,會按照每科目的學生排名來進行賦分。
5.數學考試不同
老高考數學分文數和理數,新高考不分文數和理數,內容上新增加選擇題和開放性試題。
6.錄取模式不同
老高考主要是依照高考成績進行錄取,而新高考則注重考生的多方面素質,以“兩依據一參考”作為錄取的基礎,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
7.錄取方式不同
老高考按“院校”投檔,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新高考按“院校專業組”投檔,對于進檔考生,高校將根據考生的分數等,錄取到“院校專業組”中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類)。考生選擇服從專業調劑,高校只能在投檔的這個院校專業組內進行調劑,不能調劑到其他院校專業組。
新高考知識點和舊高考一樣嗎
新高考的知識點與舊高考的知識點并不完全相同。
考試科目不同。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舊高考采用文理分科。
考試分值不同。新高考方案中六門學科均以分數形式呈現,均計入總分,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選一在物理或歷史中選一門分值為100分,選二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兩門,每門分值100分。總分750分。
考試試卷不同。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不分文理。
選科組合不同。舊高考只有固定的組合;新高考有35種組合。
新高考為什么要賦分
首先,新高考等級賦分是為了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所創造出來的制度。
新高考模式,在以3+1+2為例的選科下,我們會發現會有高達12種組合。這種選科方式,充分打破了舊高考文理科分班的固有模式,讓每個考生都可按照自己的特點與特長選擇科目,但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會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缺點。
這就是不可比性。
學過文理的人都知道,文科與理科的差距非常大。同分制度下,化學考80分的艱難程度,要比地理考80分難得多。所以如果我們按照直接的分數來進行對比,理科項目選擇越多的考生,最終獲得的高考總排名,會遠低于文科,也遠低于其正常水平。
所以,為了提升這種公平性,新高考最終選擇的不是按照總分值來決定總成績,而是按照考生的各科成績排名,來決定總成績。
新高考分數轉換主要是為了解決不同學科分數不等值的問題。比如兩個不同考生,一個選了物理,一個選了歷史,倆人都考了73分。但物理相對歷史更難,在滿分都是100分的情況下歷史的73分和物理的73分是不等值的。正因為不同學科的題目不同,難易程度不同,無法直接等值計入高考成績。因此進行等級轉換后,按成績排名比例轉化后計入高考成績,是具有科學性的。
高考前怎么備考復習
1、語文——語文其實重在平時的積累上,在此基礎上要想在高考的時候取得優異的成績。一方面看一些精美語句或者一些好的作文,腦子里能有些印象,當然能記住最好,另一方面就是背一些重點的古詩,這個在考試前老師應該會給同學畫一些考試范圍內的重點。
2、數學——不要用題海戰術。數學考試前最忌諱題海戰術,這樣只會讓自己壓力更大。只需要背住常用的公式就可以,如果記不住的話,可以做些簡單的題或者看課本上的例題。
3、英語——平時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把作文練好就行,考前可以背一些通用的句子,平時成績不太好的呢,就是背單詞,單詞量上去了,句子能看懂,做題的正確率就會提高,另外也一樣把作文提上去,背一些通用的句子。
4、理化生——對于理科生,背住常用的化學公式,物理公式最重要,多看看課本例題最重要。
5、政史地——對于文科生,就是背課本吧,想提高歷史和政治就得背,因為這兩科沒什么技巧,地理呢除了背些理論性知識外,就是把地圖搞懂,最常考試的氣候、地形等多看看課本。
高考復習技巧
1、全面復習:夯實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基本方法。通過這一環節的復習,要澄清大部分知識疑點和模糊認識,尤其是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學生往往表現為一看就懂,一講就錯。所以,復習中要狠抓最基本的東西,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提升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2、專題復習:針對難點問題,深入進行專題研究。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要熟悉各種物理典型模型以及拓展、變遷,加強對高考難點和熱點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學習遷移的能力。
3、系統總結:加強學科內乃至學科間的縱橫聯系,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這時要突破中學物理固有格局,對知識內容進行重整,優化結構體系。
4、模擬高考:要訓練規范答題,調整考試心態。高考評卷一向對考生答題規范化的要求很高,如按要求規范作圖,規范書寫,規范化的符號設定,計算題的規范步驟等等,都是學生“不經意”丟分的地方,應引起重視。
5、回歸教材:要把握好最后的“記憶關”。復習時學生可回想一下:高中物理三冊教科書中的內容共分哪幾章,每一章又分哪幾節?將那些模糊的名稱、概念的表述、公式與符號、常用數據等“無意記憶”,變成有來源有出處的“有意記憶”,記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