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最難省份排行
河南
河南作為高考大省,河南高考難度大是有目共睹的。各省的報考人數再創新高,只有河南高考人數突破了100萬,而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學”,可供學生選擇的高校數量屈指可數。
根據和的統計數據,河南高考本科錄取率:一本錄取率為7.8%和11%,“211大學”錄取率為4.1%和2.6%,“985大學”錄取率為1.1%和0.84%,各項錄取率均排名全國倒數第一。河南高考內卷程度可想而知,河南考生想要考上重點大學,勢必要比其他省份考生更加困難,付出更多的努力。
江蘇
江蘇省基礎教育水平很高,高考試卷的難度很大,被稱為全國第一,再加上江蘇高考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所以江蘇省高考也備受關注。江蘇省迎來“3+1+2”新高考,新高考難度比之前自主命題時,略有降低。此前自主命題時,江蘇省試卷難度系數很大,英語試卷居然不輸給大學四級,理科綜合更是難哭了不少考生。
不過試卷難并不代表高考難,錄取是看排名,不是看分數高低,否則一本學校都在說河南話。江蘇省擁有“211高校”11所,“985高校”兩所,卻把大量名額投放給了外省學生,江蘇省考生人數33萬,一本錄取率12.1%,遠低于北京、上海。
全國高考最難省份排行(篇2)
高考要規范答題、平時訓練
物理答題的總體要求是:說理要充分,層次要清楚,邏輯要嚴密,語言要規范且具有學科特色,文字要簡潔,字母符號要規范且符合學科習慣。答題時表述的詳略原則是,物理方面要詳,數學方面要略。書寫方面,字跡要清楚,能單獨辨認。題解要分行寫出,方程要單列一行,不能連續寫下去,將方程、答案淹沒在文字之中。平時訓練,要有計劃性,限時限量,要以考試的狀態做題,書寫也要符合學科規范,這樣做題效率最高。不要一題一對答案,一題一反思,而是全部做完后將做過的題目進行反思總結。
全國高考最難省份排行(篇3)
首先,明確目標,端正思想
狂補弱科的目標是在短時間內提高弱科的分數,達到快速提高高考總分的目的。因此補習弱科不能追求滿分,要有所放棄。現實的目標是穩拿難度低題目(基礎題)的分數,集中力量突擊難度中等和中等偏上題目的分數,放棄難度高題目的分數。
第二,抓大綱、抓基礎
考生出現在某個科目上分數低,往往是在知識、技能掌握上存在缺陷,或者是記憶不牢,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是應用不熟練。因此,對照大綱,回歸課本,查漏補缺,及時彌補,這才是提高分數最有效的辦法。如果考生丟掉課本和大綱一味地作模擬試題,對付偏題難題,其結果是題目沒做出來,時間耽誤了。這就好比將軍帶領為數不多的人馬,去占領守衛牢固的堡壘,長期激戰下來,損兵折將,大敗而歸,或者僥幸奪得了城池。但這種做法喪失占領周圍廣大地盤的機會。考試如打仗,我們要爭取更多的地盤,而不是幾個堡壘。
第三,改正錯誤越多,高考分數越高
考生在對照大綱、課本進行學習后,做配套的練習題,檢驗自己是否已經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如果發現,有的題目錯了,就要找到原因,復習相關章節的知識內容,改正做錯的題,并且把正確的答案抄寫一遍,以加深印象。對模擬題,態度也一樣。把做錯的題目要改正過來,抄寫一遍。過一段時間后,還要在此作這套模擬題,直到全部作對為止。補習弱科就是要在減少錯誤上面下功夫,誰功夫下得越多,誰對改正錯誤越重視,考試分數提高就越快,成績就越好。
全國高考最難省份排行(篇4)
個別省份仍然有考試科目存在差異,具體以各省實際情況為準。傳統高考各科目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6月7日
9:00-11:30 語文 15:00-17:00 數學
6月8日
9:00-11:30 文綜/理綜 15:00-17:00 外語
全國高考最難省份排行(篇5)
第一梯隊被大家稱為“天堂模式”,上榜城市為北京、上海、天津,考生少,名校多,這三個城市的具備了考生們羨慕的兩大先天因素。
第二梯隊難度稍微上升,但也算是“優惠模式”,主要為遼寧、吉林、寧夏、青海以及西藏,這幾個省份的考生報考人數都是比較少的。
第三梯隊被稱為“普通模式”,高考難度屬于中規中矩,雖然享受不到上兩個梯隊的輕松,但也不至于“卷”成麻花,如果考生身處這個梯隊,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第四個梯隊被稱為“困難模式”,也是從這個梯隊考試,高考對于考生的難度逐漸上升,考生們的備考壓力也在逐漸提高,上榜省份為重慶、浙江、湖南、江西、甘肅、貴州。
第五個梯隊被稱為“噩夢模式”,最具代表的省份應該要數江蘇省,每年高考結束之后,“江蘇卷”好像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且江蘇卷的評分系統和其他省份是不一樣的,考生能考上什么學校,小高考的成績也至關重要。
最后一個梯隊就是有著傳說中高考難度能達到“地獄難度”的幾大省份了,報考河南省、廣東省、河北省以及山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