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趴桌午休也收費
學生趴桌午休也收費具體情況
近日,廣東東莞一學?!皩W生趴桌午睡每學期收費200元”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據悉,該涉事學校為東莞市虎門捷勝學校。
據網傳截圖顯示,某微信群內一老師向家長們收取午休費用:每個學生每學期趴睡200元,教室午休墊躺平360元,午休室床位680元,均自愿選擇。該教師還稱,群收款為教室午休墊躺平360元的,如有選擇午休室床位的,請私發費用。
學生趴桌午休也收費官方如何回應的
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屬實,是東莞市教育局規定的,下了文件,按照每天2元的標準收費,采取自愿原則,“學生也可以自己回家午休?!?/p>
東莞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這樣一份文件,2023年3月份由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和教育局聯合印發。其中規定,如果在教室里有老師看管,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收費標準是2元每天,如果在教室里有躺的東西是3元每天,通常一個學期下來大約100天,兩者相乘就是每學期的收費。
對于虎門捷勝學校的收費標準,應該是躺著睡300元每學期,是比較合理的收費,后期教育局會向學校再了解一下相關情況。“這項收費最大的支出,主要是中午加班的老師是不能休息的,要在教室里看著學生,防止發生安全事故,有老師看管,就會產生老師加班費的問題,這項收費也主要是這個原因產生的?!?/p>
超有效的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法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學習,就有了一個學習伙伴,更何況每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學習,他就是你的老師,你自然可以學得許多東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學習,你是他的老師,我們常說“教學相長”,你同樣可以學得許多東西。當然,合作學習并不是幾個人的簡單相加。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認為,有5個要素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這些要素是:(1)積極互賴,指的是學生們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2)面對面的促進性相互作用。(3)個人責任,指的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4)社交技能。(5)小組自加工,小組必須定期地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溫情與信任,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技巧與策略,學會有效地表達自我。在學習交往中,可以培養、發展真正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
成就學霸的最高效學習方法
(1)要分類預習
預習從時間和內容上可以分為三類:—是課前預習,二是階段預習,三是學期預習。課前預習,就是在上新課前預習下—節課的內容;階段預習,就是用較長、較多 的時間預習—章或多章的內容;學期預習,就是在假期中預習下學期的內容。這三種預習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每個學生應該在學習的空閑時間自覺地安排 和分類預習。
(2)選擇好預習時間
這里所指的預習時間是課前預 習。課前預習最好安排在做完當天功課后的剩余時間里,根據時間的多少來確定預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當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課外時間里預習。在時間非常緊迫 的情況下,抓緊時間在上課前幾分鐘把馬上要講的課文快速瀏覽一遍,也比一點不預習好得多。
(3)迅速瀏覽新課
預習時,先把要預習的內容快速瀏覽—遍,使自己對新課心中有數,初步知道新課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帶著這些問題細讀第二遍。
(4)帶著問題細讀第二遍
通過第—遍對新課文的快速瀏覽,自己對新課的內容已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帶著第一遍瀏覽時發現的問題,認真細讀第二遍。閱讀第二遍時,速度要放慢一些,一邊 細讀,一邊思考與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來反復思考,對不認識的生字、生詞,要立即查工具書搞明白,實在搞不懂的問題,就把它記下來帶到課堂上, 聽課時再去解決。
你值得擁有“高效的學習方法”
第一,拉開時間間隔能提升學習效率。研究者們通過記憶單詞的實驗證明,一次學習20分鐘,不如用10分鐘學習兩次效果好。與其一次性塞給大腦大塊的東西讓它去消化吸收,不如把一次集中學習打散成數次學習,并拉開每次學習之間的間隔。這種方式特別適合全新內容的學習與記憶,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也不需要更刻苦地學習,你就能記住更多的東西,而且記憶更長久。
第二,考試不是目的,而是高效學習方式。有兩位心理學家就記憶和考試的關系做過多次實驗。一次他們讓兩組學生學習一篇文章,其中一組學習兩次,每次7分鐘;另一組學習7分鐘,第2個7分鐘以考試的形式默寫下來。學習全部完畢之后,對學生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學習+默寫”的效果遠大于單純學習的效果,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人們的遺忘速度也更慢。大腦的記憶有存儲強度和提取強度,對于大腦來說,越是需要努力獲取的記憶,越會增加存儲和提取強度。背誦或考試,使得大腦要從記憶中提取已經學過的知識,要付出的努力遠比一遍遍重讀或重學要多得多,而這份額外的努力會讓我們記住更多的東西。
第三,刻意練習不如交替學習。心理學家羅勒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召集24名小學生,學習計算棱柱體的面、棱、頂點和轉角數量。其中一組集中學習,按順序練習面、棱、頂點和轉角習題;另一組也練習了相同次數,只不過隨機而無序的做題。第二天,所有孩子都測試了4種題目各一道。結果交替學習那一組的孩子比另一組分數高出一大截。科學家發現,學習時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來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后,不但能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項之間的不同之處,還能使我們更徹底地掌握好每一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