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更新“電詐2.0版”
緬北更新“電詐2.0版”
“緬北電詐”是指一些位于中國境內(nèi)與緬甸接壤的地區(qū),特別是云南省與緬甸接壤地帶的電詐犯罪活動。這些犯罪分子以電話、網(wǎng)絡等方式,以虛假信息誘騙人們轉賬匯款,導致受害者財產(chǎn)損失。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力度,但犯罪團伙也在不斷調(diào)整手法以適應形勢。
“電詐2.0版”強調(diào)瞄準留學生群體,表明電詐犯罪團伙正試圖進一步擴大其受害者范圍。隨著中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留學生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成為了犯罪分子新的攻擊目標。這些犯罪分子不僅在電話、社交媒體等渠道上活躍,還要求其成員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以便更好地與留學生溝通,增加詐騙的成功幾率。
對于這一“電詐2.0版”的出現(xiàn),社會各界普遍感到憂慮。留學生通常身處陌生國度,對當?shù)胤伞L俗習慣等不夠了解,更容易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犯罪分子的高度適應性和專業(yè)性也給打擊行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針對這種情況,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強對留學生的警示教育,讓他們了解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法和防范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執(zhí)法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大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加強與境外執(zhí)法部門的合作,共同打擊跨國電信詐騙犯罪。
總之,隨著“緬北電詐2.0版”的出現(xiàn),我們不能放松對電信詐騙的警惕。只有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執(zhí)法打擊力度,才能有效遏制電信詐騙犯罪,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chǎn)安全和個人隱私。
電信詐騙是怎么做的
電信詐騙的手段有:1、利用電話、短信方式。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通過編造虛假電話、短信地毯式地給群眾發(fā)布虛假信息。2、信息詐騙手段翻新速度快。從詐騙借口來講,從最原始的中獎詐騙、消費信息發(fā)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汽車退稅等等。3、反偵查能力非常強。犯罪團伙一般采取遠程的、非接觸式的詐騙。4、常在境外發(fā)布短信到國內(nèi)騙中國老百姓。
電信詐騙員工會判刑嗎
電信詐騙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wǎng)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門發(fā)布《關于辦理電信網(wǎng)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再度明確,利用電信網(wǎng)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可判刑,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萬元以上的,最高可判無期徒刑。若員工從事的也是電信詐騙業(yè)務,那么屬于共同犯罪,依據(jù)在案件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以主犯、從犯等具體情節(jié)規(guī)定判處刑罰。《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電話詐騙追回錢的幾率有多大?
一般被騙后錢都很難追回來,除非是破案后罪犯還有資產(chǎn)可以用于清償受害人,否則的話受害人是很難拿到錢的。多數(shù)詐騙犯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各種手段把錢提出,很快就會揮霍一空,以至于破案后罪犯無力償還受害人。
如何防范電話詐騙?
隨著電話的普及,電話詐騙的花樣也不斷翻新,名堂越來越多。為避免群眾上當受騙,有關專家提醒,注意防范幾種電話詐騙形式。
1、告訴家中親人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也許會有人以在外發(fā)生意外情況為幌子,將親人哄騙外出,或冒用名義騙取財物。 接到可疑電話、短信時,保持冷靜,切勿慌張,與家人、親友多商量。向當?shù)嘏沙鏊y行網(wǎng)點、電信營業(yè)網(wǎng)點工作人員當面詢問。
2、來電顯示為“0019”等開頭的號碼系從境外打來的電話。
3、不法分子通過軟件可以任意設置來電號碼,不要輕易相信來電顯示號碼。犯罪分子提供的所謂的“固定電話”很可能是捆綁了犯罪分子手機的虛擬電話。 任意顯號軟件不支持回撥,即使犯罪嫌疑人來電的時候顯示的是110或者10000號,但只要你回撥過去就會打不通,或者轉接到真正的單位。 當在接到來自親友號碼、公安機關電話號碼以及110、95598等要求匯款的電話或短信時,請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予以核實確認,避免財物損失。
4、電信和公安系統(tǒng)的電話并非一個總機,兩個部門之間不可能實現(xiàn)電話轉接。
5、不要輕易嘗試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銀行業(yè)務,如ATM機轉賬或網(wǎng)上銀行功能,確有需要可咨詢銀行網(wǎng)點工作人員。
6、不要泄露銀行卡密碼。
7、不管對方是誰,只要問及個人隱私,請務必留神。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公安機關在偵辦案件時,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群眾家中存款賬戶、密碼等隱私。如果涉及案件情況必須查詢的,必須出具工作證件及有關法律文書,到相關金融機構查詢。 公安民警、稅務局工作人員不會打電話指導如何轉賬、設密碼。公安部門也不可能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
8、切勿相信汽車退稅的說法。
目前我國購車退稅只有三種情況:
(1)購買的車輛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退回銷售廠商;
(2)購買的車輛不符合相關要求,在車管部門無法登記注冊;
(3)國家規(guī)定的免稅車型先征后退,這種情況需要車主攜帶相關證件到稅務部門當場辦理,不可能通過電話遠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