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敘事散文復習教案
敘事性散文是以寫人、敘事為主的散文。一種是著重記寫、刻畫人物,以人物為全篇的中心。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中考敘事散文復習教案,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中考敘事散文復習教案一
一、信息鏈接
敘事散文閱讀的考查點有
1、理清敘述要素,把握敘事線索,理清文章寫作層次。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或相關段落的內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歸納作品的主題思想
5、聯系作品的思想內容,談談自己的體會、感悟。
6、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7、理解重點詞句的作用,品味作品的語言特色及表達技巧。
散文閱讀以考查概括、理解、分析、鑒賞能力為主,其中考查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個體體驗這部分內容有所增加。
基礎信息:
1、散文的基本特點: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地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其基本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謂“形散”是指選材、結構、表達方式、語言運用靈活自由;所謂“神不散”是指無論形式表達多么自由,都必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散文的分類:
散文的宗旨在于抒情,也就是說散文是一種抒情性文學體裁。根據題材及主要表達方式,散文可分為:敘事散文、抒懷散文、哲理散文。
3、關于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要內容的散文,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常常不是直接傳遞出來的,往往是通過散文中的敘事來間接表達的。這就是所謂的“因事緣情”。作者的寫人和記事,浸透著濃郁的情感色彩。作者的情感常常曲折地隱含于委婉跌宕的敘事之中。既然是抒情,所以,敘事散文的寫作指向都是在“人”。敘事塑造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抒情(包括敘述中濃濃的抒情氛圍)表達作者對這個人物的某種情感。這是讀懂敘事散文的關鍵。
二、解題程序
敘事散文的閱讀步驟:
1、整體閱讀
敘事散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其目的都是為了抒“情”明“理”。在閱讀這類文章時,一定要把握這類文章的定作目的、寫作思路以及作者運用材料在謀篇布局表達主題的思想軌跡。這樣對作品有了整體的了解,才可以進入答題狀態。
2、細節品味
即按照所給的題目,對閱讀材料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這類題,有的針對某一個詞(一般是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形容詞或反復強調的數詞或感情色彩變化的詞語),有的是針對一個句子(一般是描寫句或點明題旨的抒情議論句),有的針對某一段,有的針對某幾段(一般是點明題旨的段落或過渡段)。在審清題干要求之后,有針對性的詳細研讀。但是,細節品味類題是在文章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每一個細節品味類題都體現出作者的寫作目的,都指向實現寫作目的的一個階段或一個側面。
3、拓展延伸
這類試題是開放性試題,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是讓學生將生活體驗與文章內容(主題指向)銜接起來。解答這類題容易天馬行空無所羈絆。其實解答這類試題,無論題目多么開放,都必須在文章內容的制約之下解答。所以解答程序是:先答出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再答出個人的體驗和感悟
中考敘事散文復習教案二
復習目標:1、梳理記敘文文體知識 2、熟悉常考題型 3、掌握答題技巧
復習重點:2、3
復習難點:3
復習準備:多媒體課件
復習過程:
一、預學
【自主預學,感受新知】
1、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記敘文的記敘順序有哪些?指記敘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
3、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按描寫角度可以分為什么和什么描寫?
人物描寫角度分: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描寫角度分:正面描寫及側面描
4、下面句子使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1) 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叢中她最美,美得無瑕,美得高貴。送人一枝玫瑰,給世間一縷馨香。
(2) 老人們真幽默,吃著西瓜與夏天告別,說是“啃秋”。人們終于迎來了新秋, 迎來了這楚楚動人的新娘子。秋山,變得豐腴起來了;秋水,變得溫柔起來;秋風,變得涼爽起來了;秋云,變得淡遠起來。
(3)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4)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 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
(5)周,我們的好,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1、導入: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進行專題復習:記敘文的閱讀。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從廣義角度理解,初中階段所學隨筆、寫景狀物的散文、小說、寓言、童話、新聞等文體都屬于記敘文范疇。
2、明確目標。
【檢查預學,任務導向】見課件。
二、互學
【合作互學,技巧指導】
(一)中考考點梳理: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與中心思想。 2、結合語境理解含義或作用(表達效果)。
3、分析作品段落類型及作用。 4、分析人物描寫方法及作用。
5、理解創作手法,把握文章主題。 6、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內容。
7、談自己閱讀感受與情感體驗。
(二)技巧指導:
★常考考點一:文章內容,故事情節。
常見提問方式: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文中寫了三個家庭兩代人之間的什么沖突?
3、本文圍繞什么講了幾件事?
☆方法指津:1
在什么情況下干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的格式進行概括。2、概括故事情節:人物+事件。
例題: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浦東機場送別》答:一位17歲的女孩出國求學,她的親人在浦東機場為她送別的故事。
2、請簡要概括《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的主要故事情節。答:菲利普夫婦盼于勒;菲利普夫婦贊于勒;菲利普夫婦遇于勒;菲利普夫婦躲于勒。
★常考考點二:標題的含義及作用。
常見提問方式:1、聯系上下文,請說說標題“×××”的作用。
2、結合全文,說說標題有什么含義?
☆方法指津:標題的作用及含義可以從三方面回答:標題形式新穎,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內容上概括了事件、點明主旨或一語雙關。結構上提供了線索。特別提醒:如需答含義,只需答出其寓意或雙關義即可。
例題:1、標題《如果蘋果會說話》的作用:形式新穎,設置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2、標題《別動那張餐桌》的作用:一語雙關,既包含了兩次要回餐桌這件事,又包含了生怕破壞他們幸福的深刻含義。
3、標題《背影》的作用:在結構上作為線索貫穿全文。
★常考考點三:詞語在句中的含義(作用)。
常見提問方式:1、體會某段畫線的句子中加點的字有什么表達效果?
2、品味下邊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方法指津:詞語本義 + 感情色彩、修辭手法、人物描寫、寫作手法+表現的內容或表達的情感
例題:1、孩子很貪婪,把勺子里的湯喝出很大的響聲。《別動那張餐桌》答:貪婪”本意是“貪得無厭”,是個貶義詞,用在本句中則寫出了孩子食欲很好,吃飯很香的情態,(1分)它既能能照應上文“租房的是一對進城打工的夫婦,帶著孩子,看樣子條件很拮據”,能表現出餐桌帶給打工夫婦全家的幸福.
例題:2、鵝則對無論何人,都是厲聲呵斥。(豐子愷《白鵝》)。答:“厲聲喝斥”是大聲斥責,是鵝的大聲叫喊,這里使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白鵝傲慢的特點,把白鵝寫得富有靈性,表現了對白鵝的喜愛。
例題:3、便排出九文大錢。(魯迅《孔乙己》)
答:“排”是孔乙己的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幫面前顯示闊氣,炫耀自己有錢的樣子,表現出他在有了酒資之后的迂腐之氣。
例題:4:這類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有味。(朱德
《回憶我的母親》)
答:“看也不看”寫出地主對這類飯食的厭惡,“有滋有味”寫出我們的喜愛,使用對比,突出表現出了母親的勤勞、聰慧能干,善持家務的性格特點,表達了對母親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常考考點四:句子在句中的含義(作用)。
常見提問方式:1、怎樣理解(解讀)這句話的含義。
2、分析句子在表達上的作用(表達效果或或表達上的好處)。
☆方法指津:1、分析關鍵句子含義答題思路:在明確文章中心的基礎上,先答出該句寫了什么,再聯系中心答出該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析關鍵句子作用答題思路:聯系中心,指出句子通過何種手段(修辭或寫法)表現了人、景、物的什么特點或表達了何種情感。
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
★常考考點五: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
常見提問方式:(1)第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為什么要寫XX段內容?(3)刪去XX段可以嗎?
☆方法指津:1、段在文首的作用有: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段在文末的作用有: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卒章顯志,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特別提醒:記敘文中中間段落除了注意過渡段的作用,還要注意插敘段的作用。插敘段多起補充交代的作用,使故事情節更完整,人物形象更豐滿,從而突出中心,為下文作鋪墊。答題格式:插敘了 內容 ,充實了文章內容,豐富了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 性格,使文章情節波瀾起伏,突出了文章中心。
★常考考點六: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
常見提問方式:第幾段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津:1、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物心情④為下文做鋪墊⑤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2、社會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④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做鋪墊。
答題格式:這句(段)話描寫了 的一幅圖畫,交代了 的背景,渲染了 的氛圍(氣氛),烘托(襯托)了人物 的心情,為下文寫 做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一般只要寫到兩三個就足夠了)
★常考考點七:理解創作手法 。
常見創作手法:對比、欲揚先抑、以小見大、襯托、政策面結合、諷刺、夸張等。其中前三種最為常見。
☆答題格式:1、對比手法:把 和 比較,突出 的性格,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
2、抑揚法:該文采用了抑揚法,先 ,后 。上下文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 。
3、以小見大: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從 這一件小事中,表現了 這一重大主題,給人以深刻的啟迪,發人深思。
★閱讀答題總原則:
1.先讀題后讀文。讀題時注意從題干中找出“題眼”(即答題關鍵點),帶著問題讀文,使閱讀具有明確的目標。
2.讀文時,要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
3.準備答題時,必須再次細讀題目,找準“題眼”。
4.答題時,要對具體題目所涉及到的相關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特別注意答題格式。
【展示交流,師生評學】
三、評學
【整合訓練,鞏固提高】
作業: 中考復習指南P69《最美麗的謊言》。
中考敘事散文復習教案三
一、復習內容及分析
1.內容: 記敘文相關知識點及答題技巧。
2.分析:讓學生把握記敘文的知識點,能準確回答記敘文閱讀中的題目。
二、復習目標及分析
1.目標
(1)讓學生準確無誤地把握記敘文的知識點。
(2)能準確回答記敘文閱讀中的題目。
(3)對選文能有自己的感悟。
2.分析
(1)了解記敘性作品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包括小說、散文、人物傳記、寓言、童話、消息、通訊、游記等。
(2)分析文章,把握記敘文的重點句子和詞語。把握文章中的情境和形象,了解表達方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主旨內涵。①把握記敘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②掌握全文結構,熟練劃分段落層次,歸納層意、段意。理清文章的思路。③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把握文章中心,研究記敘文的體裁(以記事為主的,以寫人為主的,以寫景為主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④分析選材目的和組材效果。
(3)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復習問題分析
學生因平時不注意分析、積累,對分析重要語段的作用有困難,對作品的內容表達不清自己的心得,對感人的情境缺乏自己的情感體驗復習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教以技法并加強練習,讓學生有規范答題的能力。
四、復習過程: 了解知識點——具體訓練——習題鞏固
第一講:記敘文的相關知識
一、復習要求:掌握有關記敘文的基礎知識
二、問題與活動:
活動:回憶交流已學過的記敘文的相關知識有關記敘文的基礎知識
問題:1.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 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2.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3.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4.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四種——順敘、倒敘、 插敘。
5.記敘的線索:線索是連貫文章始終的脈絡,也可以說是文章的綱。抓住了線索,對理解文章、掌握結構、把握中心大有作用。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閱讀一篇文章,怎樣才能迅速地找出線索呢?首先要了解文章的體裁和內容,表現手法,再多次閱讀全文,再次要注意文章的標題;最后要還應該注意文章中從頭至尾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和某個事物。
6.記敘的人稱:一般采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第一人稱便于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