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效學習方法
一、制定計劃
正所謂不打無準備的仗,首先要制定一個詳實的計劃,做計劃前先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高考要考多少分,具體到每一科要達到多少分。再根據這個目標,看看在現有的考試分數基礎上,需要增加多少分才能達到目標,哪些類型的題目可提升空間最大。
分析完這些,你便會很清楚接下來的復習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地方了。比如英語閱讀部分看不懂長難句,導致做不出題,你便需要要用半個月時間熟悉語法知識點,再用半個月時間練習語法題。像這樣做目標分解,得到每一天要做什么,最好用一個表格記錄每天的完成情況,這樣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目標完成進度了。
二、高效執行
制定完計劃后,你必須高效執行,高三的學習時間非常緊張,很多同學都恨不得一分鐘當兩分鐘用。做到高效的前提是保持專注,在這一年時間里,把你對所有愛好,情緒,交際圈子的關注統統放下,所有注意力都放到學習上來。
其次是要高效利用碎片時間,比如早上、課間、上下學路上。早上經過一晚的睡眠,人的記憶力通常會比較好,最好利用這段時間做背誦工作,比如背古詩詞、歷史、政治等。課間的時間比較短,合適用來做一兩道題,或解決一個不熟悉的知識點。而上下學路上的時間不能用來做題看書,但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段時間回憶一下之前學過的內容,在腦海里整理知識框架,計劃接下來的學習。
高考學習方法有什么
深化注意。
深化注意的方法有兩個最重要的步驟。第一步是根據注意的起伏和變化規律建立主動的學習,休息的合理間隔時間表。通常,考生的合理時間安排是每學習1小時休息5—10分鐘。在養成自動遵守這種時間設定之前,有人可能會時常看表以確定自己已學習多長時間。這種習慣和心理預期會降低個人注意的深度。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預先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設定鬧鐘,消除看表的習慣和心理預期。
深化注意的第二步與改變舊有學習習慣有關。當學生不能按設定的時間間隔學習和休息,經常會習慣性地起立走動或分心于瑣碎的事情時,可以強迫自己一站起來就總是重復做一件枯燥的事情(如將手頭鋼筆的筆帽拔下又蓋上,每次都如此)。枯燥乏味的活動會給人的一種行為以負強化,降低這種行為發生的可能性。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心理學的研究都已證實,只要堅持這種行為模式,舊有的行為習慣終將為新的行為習慣所代替。
高考沖刺備考方法有哪些
一是重點練習中低檔題。已經熟練掌握的試題可以不做或少做,對于特別難的題也不能抓住不放,而對于中低檔試題一定要抓住。高考一般有一條規律:真正拉開考生差距的是中低檔試題。抓中低檔試題可以提高考生復習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得分率。
二是回歸。黃金時段的復習要重新回歸到基礎知識、基本方法上來,回歸到《考試說明》和課本上來。回歸過程就是依據對模擬考試的反思重新進行梳理,基礎知識、主干知識、網絡知識的再梳理、再鞏固、再落實的過程。建議廣大考生可以嘗試回憶復習法,就是看著課本各章節的目錄,回憶每一章所包含的知識點。能夠很順利回憶起來的知識表示沒有問題,而遺漏的知識正是自己的漏洞,應該重點突擊!
三是總結應試策略與應試心態。抽出一點時間回顧、總結一模、二模過程中的應試策略和應試心態。把點滴經驗匯集起來,形成方法,摸索規律,高考復習就又上了一個臺階。
四是考前心理的調整。首先應認識到考前心態的調整比做大量的模擬題更有效。要學會放松并保持好睡眠。
模擬考試后的高考復習應當遵循這樣一個方針:梳理,鞏固,查漏補缺。這是提升考生復習效率,實現高考目標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