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論文章開頭策略
公考申論文章開頭策略(篇1)
(1)初期備考,日常積累階段
這主要針對的是備考比較早,且初次接觸申論考試,對考試的內容都還不夠了解的考生來說的。初期階段的備考主要要注重兩方面內容。
第一,要對申論考試有基本的了解。了解申論考什么、怎么考,包括申論考試的主要題型、每個題型的基本答題思路等。同時,對于申論材料通常涉及什么熱點話題也要有基本的了解。具體來說,可以查看四川歷年的申論真題,總結出題的形式,以及材料涉及的熱點,保證在提到申論考試的時候,不再兩眼一抹黑,而是心中有基本的框架。
第二,要注意關注時政熱點。申論中的選材往往都是涉及社會文化民生、政治經濟生活、法律法規國家新政等方面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抑或是發生在國內外影響社會轟動的一些大事件。這些材料能反映出某一典型性的主題,需要考生加以分析。若考生對這些材料都很陌生,有可能答題就會偏離材料本身的主題或者命題者本身的命題意圖。所以我們要在平時培養我們的時政敏感度,全面了解當前發生的熱點,具體可以通過新聞聯播,閱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政府報刊的方式來進行。另外,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熟悉比較官方的表述和措辭,在申論寫作中適當運用,可以使自己的語言更出彩。
(2)中期備考,實戰演練階段
由于申論題目要求的作答題目較多,許多考生可能懶得動筆寫,只是在頭腦中想想思路就覺得是復習好申論了,事實上,這樣的復習是非常不到位的,思路再清晰,如果不能通過流暢的文字,在限定字數內反映在試卷上,那再好的思路也不能轉化為分數。因此,在考試前,考生一定要花足夠的時間動筆寫一寫答案。
公考申論文章開頭策略(篇2)
一、歸納式開頭
公式:概括材料+簡要分析+引出觀點
例子: “唐福珍自焚”、”孫中界斷指”、“張繼民喪命”這一系列事件將違法行政問題一次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廣受詬病,釣魚執法、暴力拆遷等戲碼依然在各地輪番上演。這種濫用公權力的失范行徑不僅是對群眾訴求的漠視,更是對政群魚水之情的直接傷害,長此以往,必然會對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
二、引言式開頭
公式:名言警句+闡釋含義+概括材料+簡要分析+引出觀點
例子:“今夫政治之昌明,直言乎法治”,法治是治國之基、惠民之本、清政之魂,唯有把準依法方向,堅定依法理念,方能使政治清明、國家昌盛。當下,各地頻現的以權強政凸顯了“官本位”做派,以利驅行暴露出“輕群眾”理念,是權力來源于人民的錯位,這不僅嚴重損害了群眾的利益,抹黑了政府形象,更擾亂了社會公平正義。因此,要堅持法理情三位一體,著力推動執政朝合法、合理、公開的道路前行。
三、排比式開頭
排比句+概括材料+簡要分析+引出觀點
例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首先是法治的國家;一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首先是法治的社會;一個誠信友善愛民的政府,首先是法治的政府。可見,依法是理國之道、和諧之本、執政之魂。然而,當下許多政府在執政中卻無視黨紀國法,暴力拆遷、釣魚執法等戲碼依然在各地輪番上陣。這不僅與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相悖離,也會傷及群眾利益,導致干群關系緊張,進而阻礙誠信政府的建設進程。故此,著力推進依法行政,方能為法治中國夢的實現添油助力。
公考申論文章開頭策略(篇3)
一、函的適用范圍和特點
函適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
函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行文方向上,函以平行為主,即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其中包括平行機關。有時也可用于上行或下行文。其二,作為公務信件的函,任何一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均可使用。其三,函的內容可以寫大問題,也可以寫小問題,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二、函的類別
根據內容和作用,可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
1.商洽函
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談人事調動、聯系參觀學習、邀請講學或指導業務等事宜。
2.詢問答復函
用于對處理公務中不明確的問題提出咨詢和給予答復,沒有固定的行文方向,有無隸屬關系均可使用。
3.求批審批函
用于向無隸屬關系的主管部門提出請求批準的事項或者主管部門答復審批事項。
從當前公文實踐看,還有一些函是用來答復請示的,這主要指收到請示的上級機關授權辦公部門,以復函的形式答復報送請示的機關。例如國務院授權國務院辦公廳函復一些省市或部委的請示。
三、函的寫作要求和格式
函頭通常使用只標識發文機關名稱而不標“文件”二字的信函式
格式,寫明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其中文種要注明是函還是復函。
正文一般由函請(復)緣由、函請(復)事項和尾語三部分組成。發函的開頭簡述原因和目的,復函則以引述來函的日期、文號或標題為起首語。事項部分,發函是寫告知、詢問、商洽或請求的內容,事項要明確具體,語氣要委婉懇切,提出要求應給對方留有余地,不要強人所難,有時可寫出自己的看法、打算,以供對方選擇參考;復函則針對來函提出的問題明確作答,切忌模棱兩可,答非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