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復習必備各種問題答題技巧
行測排列組合問題技巧
元素不相鄰
二、插空法的操作步驟
1、將剩余元素(除不相鄰元素)排序;
2、選空;
3、將不相鄰元素排序。
三、插空法的應用
例1.由數字1、2、3、4、5、6、7組成無重復數字的七位數,求三個偶數互不相鄰的七位數的個數?
A.360 B.720 C.1440 D.2880
【答案】C。解析:問題中出現三個偶數互不相鄰,考慮用插空法解題。首先將除三個偶數外的數字1、3、5、7進行排序,有
種不同的排法;這4個數字會產生5個空隙,從5個空隙中選出3個,有
種不同的排法;最后將三個偶數進行排序,有
種不同的排法,所以總的排法有24×10×6=1440種,故選擇C選項。
例2.某單位舉辦職工大會,5名優秀員工坐一排,其中有2名男員工,若要求2名男員工不能坐在一起,則有多少種不同的座次安排?
A.24種 B.36種 C.48種 D.72種
【答案】D。解析:問題中出現2名男員工不能坐在一起,表述的意思是男員工不相鄰,考慮用插空法解題。首先將除男員工之外的3名女員工進行排序,有
種不同的排法;3名女員工會產生4個空隙,從4個空隙中選2個,有
種不同的排法;最后將2名男員工進行排序,有
種排法,所以總共的排序方式有6×6×2=72種,故選擇D選項。
例3.將三盆同樣的紅花和四盆同樣的黃花擺放成一排,要求三盆紅花不相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A.8 B.10 C.15 D.20
【答案】B。解析:問題中出現紅花不相鄰,考慮用插空法解題。首先將紅花之外的黃花進行排序,由于黃花相同,只有1種排法;四盆黃花產生5個空隙,從5個空隙中選2個,有
種排法;最后將紅花排序,由于紅花也相同,只有1種排法,所以總的排序方式有1×10×1=10種,故選擇B選項。
行測數學運算備考
很多備考公務員考試的小伙伴中對行測數量關系一直摸不清頭腦,只是對一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印象,比如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方程法。但是很多小伙伴遇到方程的“親友團”——不定方程就會立即繳械投降了,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下在考試中關于不定方程常見的求解方法。
一、含義
不定方程:是指解的范圍為整數、正整數、有理數或代數整數的方程或方程組,其未知數的個數通常多于方程的個數。
二、常用方法及適用條件
1、整除法:某一個未知數的系數與常數項有公約數;
2、奇偶性:未知數的系數一奇一偶;
3、尾數法:某一未知數的系數為5的倍數;
4、特值法:求解不定方程組,且所求為一個式子。
三、例題精講
例1.某批發市場有大、小兩種規格的盒裝雞蛋,每個大盒里裝有23個雞蛋,每個小盒里裝有16個雞蛋。餐廳采購員小王去該市場買了500個雞蛋,則大盒裝一共有多少盒?
A.6 B.8 C.10 D.12
【答案】D。解析:設大盒數量為x,小盒數量為y,則23x+16y=500,由于500能夠被4整除,16y也能夠被4整除,因此則23x也是能夠被4整除,即x是能夠被4整除,排除A、C,代入B、D驗證即可,,x=12、y=14符合題意,故選擇D。
例2. 辦公室工作人員使用紅、藍兩種顏色的文件袋裝29份相同的文件。每個紅色文件袋可以裝7份文件,每個藍色文件袋可以裝4份文件。要使每個文件袋都恰好裝滿,需要紅色、藍色文件袋的數量分別為( )個。
A.1、6 B.2、4 C.4、1 D.3、2
【答案】D。解析:設需要紅色文件袋x個、藍色y個,則有7x+4y=29,4y為偶數,29為奇數,則7x為奇數,x為奇數。排除B、C,代入A項,x=1時,y取不到整數,排除,直接選D,驗證D項,當x=3時,y=2,滿足題意。
例3. 超市將99個蘋果裝進兩種包裝盒,大包裝盒每個裝12個蘋果,小包裝金應個裝5個蘋果,共用了十多個盒子同好裝完。問題:兩種包裝盒相差多少個?
A.3 B.4 C.7 D.13
【答案】D。解析:設大包裝盒有x個,小包裝盒有y個,則12x+5y=99,其中x、y之和為十多個。5y的尾數只能是5、0,對應的12x的尾數只能為4或者9,而12x為偶數,故尾數只能為4。此時只有x=2或者x=7時滿足這一條件;當x=2時,y=15,x+y=17,正好滿足條件,y-x=13;當x=7時,y=3,x+y=10,不符合條件。綜上所述只能選擇D。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技巧
行測考試中邏輯填空題因其題量較大,是考試中的重點,同時因其測查詞語的積累運用,屬于考試中的難點。考生在面對一些詞語的搭配選擇時內心往往比較糾結,其實大家做題時可以關注空缺處的修飾對象,根據詞語的搭配對象來快速解題。下面帶領大家看這樣兩道題:
1.廣東人大首次_____用立法手段對行政審批進行管理監督,有望從源頭上_____地方政府增加行政審批的沖動,避免落入行政審批“越減越多”的怪圈。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嘗試 遏止
B. 嘗試 遏制
C. 試圖 遏止
D. 試圖 遏制
【答案】B。解析:第一空,“首次”和“有望”說明立法手段無先例,且已經運用了這種手段,因此“嘗試”更為恰當。“試圖”往往嘗試后并沒有真正實行,故排除C、D選項。第二空,“遏止“著重于“止”,使停止,不再進行。“遏制“著重于“制”,壓制住、控制住,不使發作。此處需要搭配“沖動”一詞,應該表意為“控制”,而不是“停止”。因此,第二空填入B項“遏制”更恰當。故本題答案為B選項。
2.社會批評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社會消失了批評的聲音,那么這個社會一定是封閉的、_____的;如果一個社會容許批評的聲音,那么這個社會也一定是開放的、_____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門可羅雀 與時俱進 B.萎靡不振 異彩紛呈
C.風雨如晦 生龍活虎 D.暮氣沉沉 生機盎然
【答案】D。解析:第一空,“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清。不能描述“社會”,排除A。由“封閉”與“開放”的對比可知,空缺處兩個詞語也應構成反義對應。“萎靡不振”應與“神采飛揚”對應,與“異彩紛呈”不能構成反義對應,排除B。同理,“風雨如晦”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與之相對的應是“風和日麗”,而與強調富有活力的“生龍活虎”不能構成反義對應,排除C。“暮氣沉沉”與“生機盎然”意思相對,填入恰當。故本題選D。
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從固定搭配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哪個答案更合適。這兩個空都是說,這個社會是怎樣的。換句話說,這兩個形容詞都要去形容這個社會。先看A門可羅雀的意思是人少,賓客少,不可以形容社會。B萎靡不振一般都形容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也不適合形容社會。C第二個詞生龍活虎形容年輕人的朝氣,不可以形容社會。所以ABC應該排除,答案選D。
解決這兩道題的關鍵并不是死記硬背詞語的搭配對象,而是明確空缺處的搭配對象,并分析在文段語境下,空缺處更應該與哪個詞語進行搭配使用。
提高學習的效率方法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所有的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四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松神經的好辦法,那么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后全身放松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經驗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
那么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
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里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松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
上課期間還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松一下。
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并不等于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于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后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并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二、學會用心。要自信。選“好題”,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分門別類。
行測復習必備各種問題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