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詩詞鑒賞答題技巧總結(2)
七、語言風格類
(一)設問方式
1、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2、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這首詩(詞)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這種題型不是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詩(詞)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即語言風格(特色)是就詩歌整體而言的。常見錯誤是從語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煉詞、煉字,闡述字詞運用巧妙。一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的使用(煉字);二要注意語言特色(風格)不能等同于語言上的特點,詩歌在語言上的特點包括煉字用詞、修辭特點、語言風格等。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樸實無華、明快淺顯、明快直露、明白曉暢、流暢自然、多用口語、通俗易懂、華美絢麗、辭藻華麗、深沉雋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纏綿哀怨、溫婉悲涼、莊諧俱見、幽默諷刺、簡練生動、簡練傳神、準確精練、生動形象、準確傳神等。
【語言風格分類1】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練、含蓄、華麗、質樸、簡潔、工麗、雋永、晦澀等類型。
1、清新:主要指語言淺顯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的語言風格。
3、凝練(精練):主要指語言簡潔而含意豐富。
4、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5、華麗(絢麗):主要指有富麗的詞藻,絢麗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質樸(平淡、自然):主要指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簡潔:特點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8、工麗:既講究辭藻華麗,又講究對仗工整。
9、雋永:語意深長,耐人咀嚼。
10、晦澀:主要指語言艱澀、冷僻、難懂。
【語言風格分類2】
1、豪邁雄奇:此種風格的詩,多用具有氣勢和節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頓挫:沉郁就是深沉蘊藉。沉郁的詩作者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發于筆端。如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3、慷慨悲壯:此風格的作品,含思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不平。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樸素自然:其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于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如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婉約細膩:這種風格往往體現出“曲、細、柔”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這種風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如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7、清新明麗:這種風格往往用清麗的語言來營造優美的意境,表達怡然喜悅的感情。其藝術境界多如大雨過后的清清柳色、荷葉上顫動著的晶瑩水珠。如周邦彥《蘇幕遮》:“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8、幽默諷刺:在詩中多指詼諧、風趣或辛辣的筆調和趣味。如章碣《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語言風格分類3】
1、常見作家語言風格:屈原雄渾悲壯、曹操豪放磅礴、陶淵明樸素自然、杜甫沉郁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邁飄逸、王昌齡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隱清麗俊逸、王維恬淡優美、溫庭筠綺麗香艷、高適悲壯蒼涼、李賀奇麗瑰秀、柳永纏綿悱惻、蘇軾的豪放曠達、李清照婉約含蓄、辛棄疾的慷慨悲壯。
2、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風格:宮廷詩纏綿宛轉、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懷古詩幽深綿長、送別詩意蘊深遠。
(三)答題步驟
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答題示例
【例題1】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案】(步驟一)此詩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二) “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三)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例題2】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觀祈雨
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問:這首詩在語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試作簡要的賞析。
【答案】(步驟一)語言委婉含蓄,極具諷刺性。(步驟二)第一句中的“桑無葉”、“土生煙”,景中帶情,含蓄地抒發了農民盼春雨心憂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寫朱門心憂春陰(雨)使管弦受潮而影響其享樂。(步驟三)一樣“憂”,兩樣情,詩人的同情和憤慨滲透其間,溢于詩外。
八、詩眼類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整首詩或某句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或詩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能籠罩全詩或某句的字詞,表現為句中詩眼和全篇詩眼兩種形式。
(一)句中詩眼
1、概念解說:
所謂“句中詩眼”,是就詩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練傳神的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它具有增強詩歌的形象性、豐富讀者的想象性、翻出詩句的新意性、關乎詩意的準確性等作用。
2、提問方式:
(1)本詩某某句的“詩眼”是某某字,試作簡要賞析。
(2)這首詩某某句的“詩眼”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
3、答題技巧:
這類題雖然說考查的是句中詩眼,但實際上考查的是煉字。這類煉字型的詩眼往往是為寫景狀物敘事服務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點、烘托意境氛圍、抒發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達效果時要從這些方面著手,品味其妙處。注意答題時不能把該詩眼孤立起來談,要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如果題目沒有給出詩眼,則需要先尋找辨析出詩眼是什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辨析詩眼:一、抓能體現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二、抓描寫事物準確、生動、形象的字詞;三、抓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的字詞;四、抓具有詞類活用現象的字詞;五、抓富有表現力的數詞虛詞。具體來說,這種句中詩眼往往落在動詞、形容詞和副詞這三類詞語上。從表達效果上來看,動詞類詩眼具有賦予畫面動態感、使意境更加鮮明的效果;形容詞類詩眼具有生動形象展現意象特點、色彩鮮明、渲染氛圍、營造意境的效果;副詞類詩眼具有突出意境、強化情感的效果。
4、答題步驟:
(1)找出詩眼。如果題目中已經給出了詩眼,則此步驟可以省略。
(2)解釋含義。解釋該字詞在句中的含義。
(3)描述景象。展開聯想把該字詞放入原句中描繪景象,結合詩歌簡要分析。注意看看這個字詞有沒有構成特殊的語法現象,或有沒有運用什么修辭手法以及其他表達技巧。如果有這些方面的內容,分析時需要點出來。
(4)點出效果。點出該字詞的表達效果,即突出了怎樣的意象特點,構成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等。
5、答題示例:
【例題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蜂。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 “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念。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最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案】(步驟一)詩眼是“咽”和“冷”。(步驟二)“咽”字在句中是“嗚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陰冷”之意。(步驟三)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陰暗,似乎顯得陰冷。(步驟四)“咽”和“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了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
(二)全篇詩眼
1、概念解說:
所謂“全篇詩眼”,是就詩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統攝或貫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詞。
2、提問方式:
(1)全詩的詩眼是某某字,請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說,本詩詩眼是某某字,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
(3)找出全詩的詩眼,請簡要分析其妙處。
(4)本詩是怎樣以某某字詞統攝全篇或貫穿全篇的?請結合全詩進行簡要賞析。
(5)本詩是怎樣緊扣某某字詞來寫的?請作簡要分析。
(6)結合詩句,說說這首詩是如何圍繞某某字詞來表情達意的?
(7)詩題為某某字詞,通篇雖無某某字詞,但句句緊扣某某字詞。請作簡要分析。
(8)這首詩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詞的?試作簡要分析。
注意:第(4)至(8)種提問方式屬于變式提問,碰見此類提問,要注意辨析答題角度。
3、答題技巧:
全篇詩眼是全詩的主旨之所在,是為突出主旨服務的。因此,在答題時要結合主旨,點面結合,重點分析這個“詩眼”是如何統攝或貫穿全篇的,或者說全詩是如何緊扣或圍繞這個“詩眼”來寫的。組織答案時,可以依照原詩的順序,采用逐句、逐聯、逐層的方式敘說,即每一句、每一聯、每一層寫什么內容,這個內容怎樣體現詩眼的。對于絕句,可以逐句分析;對于律詩,可以逐聯分析;對詞曲,可以逐層分析。
4、答題步驟:
(1)找出詩眼。如果題目中已經給出了詩眼,則此步驟可以省略。
(2)分析敘說。說明詩句內容是如何貫穿這一詩眼的,即逐句、逐聯、逐層敘說。注意要扣住詩眼來敘說。
5、答題示例:
【例題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涼。
問:你認為這首詩中哪個字詞能夠統領全篇?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答案一】(步驟一)全詩以“夕”字統領全篇,是全詩的“詩眼”。(步驟二)首聯寫海天茫茫,山川闊長,都是“夕”中之景;頷聯寫“燈火”、“星河”,頸聯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這些景物都籠罩在“夕”字之中。正因為身處“夕”中之江樓,能夠消暑,故尾聯向朋友發出邀請,回應題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驟一)全詩以“望”字統領全篇,是全詩的“詩眼”。(步驟二)首聯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寫近景,萬家燈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由上而下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聯則是“東望”所感,向朋友發出邀請。
九、思想感情類
(一)設問方式
1、這首詩詞的某句(某聯、某片、某細節、某典故、某意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局部考查)
2、這首詩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整體考查)
(二)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詞解);(2)抓意象、意境;(3)抓詩眼、關鍵詞;(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類1】
1、詠史懷古詩:(1)表達物是人非的惆悵,昔盛今衰、滄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來類比自己的遭遇,抒寫年華消逝、懷才不遇之嘆,表達壯志難酬、報國無門之悲。(3)贊揚古人建功立業的事跡,表達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4)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5)借古諷今,勸諫或批評當今統治者。
2、邊塞征戰詩:(1)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或報效國家的激情,或保家衛國的決心。(2)表達戍邊將士的鄉愁,或家中妻子的離恨。(3)表現塞外環境的惡劣、生活的艱辛,或連年征戰的殘酷。(4)表現對帝王窮兵黷武的不滿,或對貪功啟釁的怨恨,或對戰爭的厭惡。(5)表現報國無門的怨憤,或歸家無望的哀痛。(6)表現塞外風光的奇麗壯闊。
3、山水田園詩:(1)表現靜謐美麗的自然環境,表現對自然山水的喜愛。(2)表現對官場仕途的厭惡,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閑適生活。
4、思鄉懷遠詩:(1)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2)表現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贈友送別詩:(1)抒寫離愁別恨或別后的孤獨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塊壘或表明心志。(3)表達勸勉、鼓勵、安慰之意。
6、思婦閨情詩:(1)表達對丈夫的思念。(2)表達對兵役和戰爭殘酷的怨恨。(3)表達對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達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詩:(1)感慨興衰。(2)寄托哀思。(3)托古諷今。
8、談禪說理詩:表達某種禪趣或哲理。
9、羈旅行役詩:(1)表達漂泊在外的孤獨、寂寞。(2)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3)表達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傷春惜別詩:(1)抒發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2)表達對某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詩:(1)表達對親人離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達自己的遠大抱負或在現實生活中的苦悶。
12、即事感懷詩:就某件事發表議論,抒發感慨。
【思想情感分類2】
1、憂國傷時:(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窮兵黷武。如杜牧《過華清宮》、杜甫《兵車行》。(2)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
2、建功報國:(1)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2)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3)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4)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5)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6)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
3、思鄉懷人:(1)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3)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4)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
4、生活雜感:(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3)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5)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6)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長亭送別:(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2)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思想情感總結1】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怡樂、黑暗官場之苦悶、離別思念之愁緒、貶官謫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思想情感總結2】憂國憂民、懷古傷今、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思、離愁別恨、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孤獨惆悵、寂寞傷感、閑適愉悅、遭貶激憤、堅守節操、表現哲理、感奮振作、激勵友人等。
(三)答題步驟
1、分析詩歌描寫了什么內容。
2、分析詩歌表達了什么情感。
注:如果涉及到藝術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運用。
【答題格式】本詩通過( )的描寫(敘述、回憶),抒發(表現)了詩人( )的感情。
(四)答題示例
【例題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繡龜形詩①
侯氏
暌離②已是十秋強,對鏡那堪重理妝?聞雁幾回修尺素③,見霜先為制衣裳。
開箱迭練④先垂淚,拂杵調砧⑤更斷腸。繡作龜形獻天子,愿教征客早還鄉。
[注]①龜形詩:以“龜”諧“歸”。②暌離:分離。③尺素:書信。④開箱迭練:打開箱子折疊絲絹。練,白色的絲絹。⑤拂杵調砧:拂拭搗衣的木槌調整好搗衣石準備為征夫制衣裳。杵和砧,均為搗衣用具。
詩中哪幾句是細節描寫?這些細節描寫表達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
【答案】(步驟一)詩中的頷聯和頸聯四句運用了細節描寫:聞雁修書,見霜制衣,開箱垂淚,調砧斷腸。(步驟二)這些具體、典型的生活細節,真切有力地抒發了家中妻子對戍邊丈夫的思念之情。
【例題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歲暮
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做簡要的分析?
【答案】(步驟一)詩人通過對自己歲末暮年,仍漂泊他鄉,而邊關戰事不斷,時局艱難,朝中無人請纓的敘述,(步驟二)抒發了漂泊他鄉的孤獨寂寞之情,也流露出詩人崇高的民族責任感與愛國之情,也表達了自己空負報國愿望卻無力為國分憂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