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案 細胞的代謝(3)
高三生物細胞的代謝 第三課時 光合作用 教案
一、捕獲光能的色素
1.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可以利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色素,在研磨時還應加入少許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研磨中色素別破壞。
(2)分離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再濾紙上擴散的快,反之則慢。
2.色素的種類
二、光合作用發現的歷程
1.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通過實驗證實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2.1779年,荷蘭科學家英格豪斯通過實驗發現,普利斯特里的實驗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體只有綠葉才能更新渾濁的空氣。
31845年,德國科學家梅耶指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化成了化學能儲存起來
4.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實驗成功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物除O2外還有淀粉。
5.1839年英國的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對光和作用過程進行了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水。
三、光合作用的過程
1. 光反應
(1) 場所: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2) 條件:光,色素,酶等
(3) 物質變化:將水分解為H和O2,將ADP和Pi合成ATP
(4) 能量變化: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2. 暗反應
(1) 場所:葉綠體的基質中
(2) 條件:酶,ATP,H
(3) 物質變化:
CO2的固定:CO2+C5 2C3
C3的還原:2C3+H CH2O+C5
(4) 能量變化: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變為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四、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1.溫度
2.光照強度
3.CO2 濃度
4.水量
5.礦質元素的量
6.葉齡
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1.(09重慶卷)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高溫和低溫均能破壞酶的結構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細胞產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C. 細胞質基質中的催化葡萄糖分析的酶
D. 細胞質中沒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2.(09廣東卷)水稻細胞內合成的某物質,能夠在常溫下高效分解淀粉,該物質
A. 在4℃條件下易變性 B.只含有C、H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3.(09江蘇卷)加工橘子罐頭,采用酸堿處理脫去中果皮(橘絡),會產生嚴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絡,可減少污染。下列生長在特定環境中的4類微生物,可以大量產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長在麥麩上的黑曲霉 B.生長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長在棉籽殼上的平菇 D.生長在木屑上的木霉
4.(09遼寧、寧夏卷)右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當反應溫度由t2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下降
B.當反應溫度由t2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故t2時更適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時比t2低,表明t1時酶的空間結構破壞更嚴重
5.(09上海卷)將剛采摘的亂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這是因為加熱會
A. 提高淀粉酶活性
B. 改變可溶性糖分子結構
C. 防止玉米粒發芽
D. 破壞將可溶性糖轉化為淀粉的酶
6.(09海南卷)能使植物細胞壁和細胞膜結構均破壞的一組酶是
A. 淀粉酶、纖維素、溶菌酶
B. 纖維素酶、果膠酶、蛋白酶
C. 果膠酶、溶菌酶、纖維素酶
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7.(09全國卷Ⅱ)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呼吸必須在酶的催化下進行
B.人體硬骨組織細胞也進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D.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8.(09天津卷)按下表設計進行實驗,分組后,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8~10小時,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實驗材料 取樣 處理 分組 培養液 供氧情況
適宜濃度
酵母菌液 50 mL
破碎細胞
(細胞不完整) 甲 25 mL 75 mL 無氧
乙 25 mL 75 mL 遇氧
50 mL 未處理 丙 25 mL 75 mL 無氧
丁 25 mL 75 mL 通氧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組不產生CO2而乙組產生
B. 甲組的酒精產量與丙組相同
C. 丁組能量轉換率與丙組相同
D. 丁組的氧氣消耗量大于乙組
9.(09浙江卷)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侵入了人體深部的組織細胞并大量繁殖,下列關于該菌的細胞呼吸類型和消滅該菌首先要通過的免疫途徑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B.無氧呼吸和細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細胞免疫
10.(09廣東理基)在密閉容器內,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產生酒精,此過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
11.(09廣東卷)利用地窖貯藏種子、果蔬在我國歷史悠久。地窖中的 濃度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強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進果實成熟 D.促進光合作用
釋放量
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12.(09上海卷)在a、b、c、d條件下,測得某植物種子萌發時 和 體積變化的相對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則下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a條件下,呼吸產物除 外還有酒精和乳酸
B. 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
C. c條件下,無氧呼吸最弱
D. d條件下,產生的 全部來自線粒體
13.(09浙江卷)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和零下低溫環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B. 的固定過程發生在葉綠體中, 分解成 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
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細胞呼吸過程中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和ATP
D.夏季連續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光照,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14.(09廣東理基)在晴天中午,密閉的玻璃溫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溫度及水分條件適宜,光合速率仍然較低,其主要原因是
A. 濃度過低 B. 濃度過高
C. 濃度過低 D. 濃度過高
15.(09廣東理基.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的葉片均分4塊,置于不同的試管中,按下表進行實驗,著色最淺葉片所在的試管是
試管編號 ① ② ③ ④
實驗
處理 CO2溶液 + + + +
光照 白光 藍光 紅光 綠光
碘液 + + + +
注:“+”表示具有該條件
A.① B.②
C.③ D.④
16.(09廣東文基)從高等植物葉片中分離出4種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黃色的是
A.葉綠素a B.葉綠素b C.胡蘿卜素 D.葉黃素
17.(09北京卷)小麥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隨外界CO2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如右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小麥的CO2固定量與外界CO2濃度呈正相關
B.CO2濃度在100mg•L-1時小麥幾乎不固定CO2
C.CO2濃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濃度CO2
18.(09上海卷)下列關于葉肉細胞能量代謝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適宜光照下,葉綠體和線粒體合成ATP都需要
B. 只要提供 ,線粒體就能為葉綠體提供 和ATP
C. 無光條件下,線粒體和葉綠體都產生ATP
D. 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ATP合成酶,都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