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正面戰場主要戰役:凇滬會戰、太原會戰與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與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敵后戰場的抗戰
①洛川會議: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
②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首府為延安。陜甘寧邊區成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后方。
③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進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
(1)1945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書,中國抗戰取得最后勝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義:①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
②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③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1853年,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要求廢除封建地主階級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不論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規定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的產品分配原則。他們試圖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天朝田畝制度》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但平均分配土地的辦法,不符合實際,《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實行過。
(2)1859年,為了振興太平天國,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這是先進的中國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進步性。由于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以及當時處于戰爭環境,《資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1)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①三個團體: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
②時間、地點:1905年日本東京。
③建立者:孫中山。
④性質:中國近代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武昌起義
①時間:1911年10月10日。
②參加力量: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
③影響: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紛紛響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中華民國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中華民國紀年,民國元年為1912年,五色旗為國旗。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頒布:1912年3月,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主要內容:①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享有人身、言論、著作、集會等權利。
②約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
(3)性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
(4)意義:具有反封建的積極意義。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收回國家主權的正當要求遭無理拒絕。
(2)過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學生,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②1919.6初開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親日賣國賊的職務,中國外交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4)性質意義: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國共產黨"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
A主要內容:①大會規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
②會議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B意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2)中國共產黨"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①時間: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②主要內容: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③意義:制定了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國民大革命
(1)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1924年初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國民革命運動由此興起。
(2)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潮:北伐戰爭的順利進軍。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初,占領南京、上海。
(3)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及原因:
①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別制造了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國民革命失敗。
②國民革命的失敗是由于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
(3)國民革命運動的意義: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看過“高中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