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英語?
英語啟蒙的問題其實不是英語本身的問題,而是育兒理念育兒方法的問題。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英語?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愛上英語一: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說英語
孩子學習英語重在趣味性,如果能在游戲中學、生活中學,日積月累,孩子的英語水平一定會提升得很快。
小盒子,大用途
選硬一點的正方體紙盒封好,然后選取六種顏色的紙,將正方體的每一面貼成不同顏色,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這正好可以復習顏色,如描述其中一面,要完整地說出句子“Itisyellow。”在顏色的基礎上,可以在每面加上孩子正在學習的內容,如數字。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復習單詞,可以是單純地在每一面粘上不同單詞,也可以是不同的字母。家長也可和孩子競賽,增加趣味性。
小卡片,用處多
在家里的各種物品上貼上小紙片,寫上相應的英文單詞。為了更有效地吸引孩子,應采用彩色的紙片,用水彩筆寫,同時要注意貼在孩子視線能到達的位置,并且選擇孩子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東西,如臺燈、門、鏡子、冰箱。還可以把零食分類存放,貼上小紙片,如把水果放在寫著“fruit”的籃子里,把糖果放在寫有“candy”的托盤里。
多交流,進步快
父母可以利用任何機會鍛煉孩子說英語,如吃飯時問孩子:“What do you like to eat?”父母為孩子做事之前要說:“Can I help you?”做完之后提醒孩子說:“Thank you”等。外出時,坐公交就說:“We can take a bus。”回家后可以問:“Are you happy today?”為了培養孩子的積極性,父母還可以充當“學生”,向孩子請教今天學了什么,也可以和孩子進行表演,復習所學的內容。
愛上英語二、如何做好英語親子閱讀?
英語啟蒙的切入點,和年齡有關,和孩子的中英文差距也有關。一般來說,年齡大、中文能力強的孩子,往往開始切入英文會有排斥。讀圖能力強的孩子,如果開始家長不急于要求用英文讀出原版圖畫書,一般孩子對英文書不會排斥。
所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找到適合孩子年齡和興趣特點的資源,一個是家長要有合適的方法。很多孩子,并不是自己不喜歡讀,是因為媽媽認為英語書就要用英語讀,而孩子覺得你讀的英語我聽不懂,所以我就不要聽。
1、解決對動畫片音頻的排斥
對于孩子來講,興趣好玩是他們追求的目標,看動畫片是這樣,看書也是這樣。對于他們來講,什么語言和我沒關系,我能體會到樂趣最關鍵。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在孩子開始接觸一件新事物的時候,一定要把好玩這一點給孩子呈現出來。
比如看動畫片,很多媽媽很緊張,總在問,你懂不懂啊?孩子不管,看得哈哈大笑,他聽懂了嗎?沒有?其實大家想想,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看的聽的中文的東西都懂了嗎?不是,就是通過畫面和生活中的經歷去理解,可能最開始理解一半,看的過程中理解能力逐漸增強。
用這個思路想英文也是一樣,只要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要去摳這個詞那個詞,聽力辨音問題不是聽懂具體的單詞能解決的。啟蒙初期,孩子的大腦就像是一塊硬盤,你先讓他們裝滿了,然后才能調取出數據。只要孩子肯看,這個過程音就進入到大腦了,看了幾次,畫面印在腦海里了,個別的語句也有印象了。這個時候,可以去把視頻提取出音頻,孩子聽的時候,腦子里有圖像,聽力理解在這樣反反復復的聽中的到了提高。
而音頻的排斥問題。不看書單純聽音頻對聽力理解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聽力辨音能力或者是大腦中積累了足夠的圖像之后才能進行。所以一般聽力積累的規律就是:兒歌童謠—動畫片/繪本音頻---音頻裸聽。如果不顧這一客觀規律,往往孩子會排斥。
2、解決對原版英文書的排斥
看英文圖畫書也是一樣,先要讓孩子從圖畫中能明白怎么回事,所以這個時候就要讀圖品圖融入圖,最后孩子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這樣,他喜歡這個故事就會愿意重復---這個過程中不要怕用中文。哪種語言有助于孩子把情節理解透徹、把畫面印在腦海中,就用哪種語言。這是第一步。
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情境對應。 這個對應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判斷孩子排斥與否的過程。如果孩子的聽力能力僅僅在聽一個詞上,這時候你要是一定給他讀一句,他就會不干。按照孩子的實際能力,從一個單詞開始,循序漸進地去做對應。對應的多了,畫面理解的透了,如果聽力積累也可以,那么就會愿意聽你講英語故事,或者愿意聽音頻了。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欲速則不達。
上面就是英文親子閱讀三步曲,對于剛入門的孩子,一般兩三個月的時間,孩子就會從一開始見到10本書選不出來一兩本想看的,過渡到大部分書都能看得進去并且能找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書。
3、媽媽的理念和方法決定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后勁
英語啟蒙的問題其實不是英語本身的問題,而是育兒理念育兒方法的問題。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觀察孩子對每一種資源的反應,根據孩子的反應去提供、調整資源,這些,都不需要媽媽有特別高的英語水平。很多時候,孩子排斥,就是因為媽媽的站位有問題。原本,應該是孩子在前,由他來決定我聽什么讀什么,要相信孩子的發展是有內在規律的。需要的就是合理的。如果媽媽總是以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孩子,那么最后排斥的幾率就大得多。每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媽媽們總要想想自己的問題,基本上都能找到答案。
很多啟蒙路上很順暢的孩子,并不是英文水平高,往往是中文理解能力強,對于育兒書籍和育兒理念研究的比較透徹,在實際操作中能充分貫徹孩子在先的原則,一直把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這樣,孩子的興趣有了,就有動力去聽去看去讀,而在興趣中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完全可以有一種方式,能夠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英語,因為喜歡就不斷地去重復,通過重復知識內化成為能力,孩子們獲得的不僅僅是綜合的語言能力,更有綜合發展的后勁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