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考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高一高考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篇1
(一)熱力環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地面間冷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是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高空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風:受摩擦力影響,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氣壓。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 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在風向右側,南半球在左側),只改變風向,不影響風速。 摩擦力:與風向方向相反,既減小風速,又改變風向(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夾角越大) 風力(風速):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風(力)速越大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名稱與位置,注意各風帶的風向,氣壓帶成因(熱力或動力原因)。
(四)氣壓和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由于海陸間熱力性質的差異,破壞了氣壓帶風帶的連續分布,使得北半球氣壓帶呈斷塊狀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壓);1月前后,北半球副極地低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亞洲高壓)所切斷,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壓)。
高一高考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篇2
地震波: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層受到強烈的沖擊會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即地震波。
特性:縱波:速度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能量大,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地震波在地下傳播速度會發生變化,而某些地區一定深度處,地震波有明顯的突變,這種波速發生突變處的層面叫不連續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殼: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巖石組成。大陸部分的平均厚度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個物質呈融熔狀態的軟流層,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和地震的發源地。 巖石圈:軟流層以上部分,物質由巖石組成。包含地殼。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態(因為橫波不能通過),內核為固態。
?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高一高考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篇3
熱帶草原氣候
1、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為1月、最熱月7月,則該地處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為7月、最熱月1月,則該地處在南半球
第二步,確定最冷月的溫度值范圍,即>15
第三步,判斷降水的季節分配類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緯度位置:南北緯10度至南北緯23.5之間
海陸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亞的北部和東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氣候特點(特征):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干濕季。
4、氣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氣壓帶(濕季)和信風帶(干季)交替控制
5、該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陸地自然帶:熱帶草原帶
該氣候條件下所分布的植被類型:熱帶草原
該氣候條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動物:長頸鹿,羚羊
該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紅土
6、該氣候區內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亞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蘇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內加爾的首都達喀爾、馬里首都巴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亞,港口城市德班、城市和金都約翰內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港口城市里約熱內盧,委內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7、該氣候區內的農業活動情況:畜牧業發達,耕作業以小麥為主,濕季播種,干季收獲
高一高考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篇4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體:天體是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星光閃爍——恒星;恒星衛士——行星;行星衛士——衛星;輪廓模糊——星云;一閃即逝——流星;拖著長尾——彗星;氣體和塵埃
天體系統:運動著的天體與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而形成的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晝夜長短的分布:
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 ? 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
第四節 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的內部圈層
高一高考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篇5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書本21頁)
概念: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值出現在正午。
規律: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_____
正午太陽高度角總是由__________向南北兩側遞減。
2)晝夜長短的變化:
變化規律:(以北半球為例)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陽直射__半球,北半球的晝長__(大于、小于)夜長,并且緯度越高,晝越____,北極圈內出現極;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陽直射半球,晝長(大于、小于)夜長,并且緯度越高,晝越,北極圈內出現極;南半球則相反。
二分二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節氣
太陽直射點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
春分
秋分
由___向南北兩側遞減
全球晝夜____。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晝長為12小時
夏至
值:_____及其以北地區
最小值:_____
北半球晝最___夜最__,且緯度越高,晝越___;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____現象(南半球則相反)
冬至
值:_____及其以南地區
最小值:_____
北半球晝最___夜最__,且緯度越高,晝越___;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____現象(南半球則相反)
3)四季更替:
從天文上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高度角的季節;冬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高度角最小的季節;春秋二季是冬夏的過渡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