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人生教學設計
《文化塑造人生》教學設計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展現優秀文化作品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感受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體驗優秀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健全人格的過程。
【重點難點】
1、重點:優秀文化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難點:培養健全的人格,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關系。
【教學方法】
聯系實際舉例法,讓學生感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采用情景教學法,設置適當的情景,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分析】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習了很多的文化知識,看過很多的文學影視等作品,也參加過很多的有意義的文化活動。從中讓同學們有認識的進一步升華———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教學過程】
導入:
文化不僅能夠影響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而且能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今天我們學習《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塑造人生表現在三個方面。。。。這里的文化指優秀文化。
豐富精神世界
課堂探究:課本18頁(1)你認為,
問題:這些語句為什么能夠代代相傳?
學生:杜甫、范仲淹的詩表現了詩人具有先人后已的高尚情懷,李白的詩具有不事權貴,正氣凜然的氣質。詩詞中憂國憂民、正氣凜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進步思想的人,所以能夠代代相傳。(文學角度)
老師:這些詩句體現了詩人高尚的人格,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了人們的精神力量。
問題:在你成長過程中,哪些文化作品(文學、影視作品等)給你的影響較大?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一本書籍,一部電影
老師:書猶藥也,讀書可以醫愚。
讀一切的好書, 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講話。--笛卡爾
老師:優秀文化豐富了我們精神世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老師: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在我看來,健全的人格就是情商EQ,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與人合作等方面的品質。人不僅要有智商還要有情商。
舉例:馬加爵事件
馬加爵1981年5月4日出生,2000年考入云南大學生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2004年2月,馬加爵在宿舍里因為打牌和同學吵架,他的同學懷疑他打牌作弊,于是他惱羞成怒,決定報復。其后兩天內,馬加爵非常從容地、逐個將他的四個同學殺死在宿舍內,然后逃跑了。馬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
結論:健康的人格比淵博的知識重要的多。
老師:怎樣培養健全的人格?就要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
老師: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當代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增強精神力量
過渡:我上高中時,年級主任經常給學生開會,只要開會,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全體師生起立,一起唱國歌。為什么要唱國歌?因為國歌能振奮人的精神,能給人巨大的精神鼓舞。
材料:8月19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宣部、廣電總局向全國觀眾推薦第一批30部優秀“紅色電影”,包括《建國大業》《天安門》《驚天動地》《可愛的中國》《沂蒙六姐妹》等。同時,紅色電視劇競相上演,《我的兄弟叫順溜》《潛伏》《功勛》《絕密1950》《解放》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問題:在和平年代,人們為什么還喜歡看紅色電影和電視劇?
學生:紅色電影和電視劇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老師:這體現了優秀文化作品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老師:優秀文化作品為什么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學生:(1)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2)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老師:“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第三句話說,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共所代表的先進文化,給予中國人民無窮的精神力量。
問題:中國的先進文化有哪些?(革命戰爭年代、建國初、改革開放以后)
學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大慶精神(拼命苦干)、抗洪精神(團結不怕困難)、航天精神(吃苦奉獻)、奧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抗震救災精神等。
老師:我覺得,雷鋒精神深深影響了我爺爺那一輩人,他們思想覺悟非常好。大慶精神深深地影響著了我父輩這一代人,他們在工作中總是非常拼命、非常能干。相信這些精神也會影響我們,給我們無窮的精神力量。
總結: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表現在:1、優秀文化作品增強人的精神力量;2、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先進文化給予中國人民無窮的精神力量。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老師:首先大家要明確,什么是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
學生: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老師: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不同的。
老師: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關系是什么?
學生:(1)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2)人越全面發展,越能促進社會的發展;社會越發展,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3)社會的發展是逐步提高、永尤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探究:課本21頁虛線框。
問題:你能對這個回答作出進一步的解釋嗎?
學生:新娘的回答說明,社會發展了,推動了人的全面發展。隨著物質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
老師:有一句話說:“人不僅僅靠糧食活著”,“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人的全面發展不僅需要社會的發展,而且還需要優秀文化的滋養。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塑造人生》教學反思
今天的課堂教學對我來說基本上是痛苦的經歷,對學生來說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上完課我感到渾身沒力,心里難受。主要問題是上課內容不充實,四十五分鐘只上了大半節就上完了內容,課堂沒有吸引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可能的原因是這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太抽象,與學生的情感有一定的距離,這從課堂中要學生寫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及其原因時的那種表情可以看出來。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備課不足,準備不充分。不是說我花在其中的時間不多,花的時間是這個課時中最多的,但一直沒有清楚地理解課本的內容,課本內容看了三遍后在頭腦中也沒有形成一個完全的理解。同時找不到相關的資料,昨晚找了一個晚上基本上是無所收獲。備課不足自然也就沒辦法上好這節課。
采用學生自學閱讀法進行教學,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主動參與性,然而學生自學并不能讓他們對課本內容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學生在問題引導下的自學積極性并不高,學生的自學習慣沒有養成,自學能力比較低。當然由于條件的限制只是簡單地寫了兩個問題在黑板上引導學生自學,這可能影響了學習效果,如果能把著相關的材料印成書面資料可能效果會更好一點。
看了“文化塑造人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