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閱讀練習題
高二語文閱讀練習題:人生的四種境界
最低境界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這種境界中只知道滿足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稱之。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后,生活于越來越高級的境界時,此種最低境界仍潛存于人生之中。現實中,也許沒有一個成人的精神境界會低級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絲毫沒有一點高級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導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級”的人。
第二種境界為“求知境界”。在這一境界,自我作為主體,有了進一步認知作為客體之物的規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識,掌握了規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僅從心理學和自我發展的時間進程來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從哲學與人生價值、自由之實現的角度來看,也顯然比欲求境界高一個層次。
第三種境界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生,也許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但從實現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角度和實現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則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發展到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也意味著他有了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但個人的道德意識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當獨立的個體性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顯現出來之時,其道德意識從“我們”出發,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境界”。這是因為此時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認識關系,它把對象融入自我之中,而達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審美意識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系。這樣,審美境界即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于現實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象一個人只有其中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只不過現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區分出某人是低級境界、低級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級境界、高級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導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審美境界占主導地位的真正詩人、真正的藝術家……
(節選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關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發展歷程中,體現著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個層次組成,從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歷這四個層次。 C.現實的人生中,它是一個整體,是由從低到高的四種境界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 D.每個人的人生境界表現錯綜復雜,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 2.對于 “求知境界”與“道德境界”關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著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現得晚。 B.達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備了知識,掌握了規律,為“道德境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C.責任感與義務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雖也把“自我”作為主體,但這個“自我”卻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僅滿足于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對規律與秩序有了認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而已經有意識地把“我們”作為自我選擇、決定時的中心了
D.“審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 二、閱讀下文,完成4—8題題。
槍口下的人格 徐樹建
這是1944年的8月,德國人占領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館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國腦后忽然被頂上一件冰涼的東西,隨機有人大聲命令道:“霍夫曼,舉起你的手來。”
霍夫曼大吃一驚,只得舉起雙手,一任挎在腰間的手槍被抽走,等轉頭一看頓時又氣又羞,原來,剛才頂著自己的并不是槍,僅僅是一柄鏟子,而俘虜他的人竟是貝爾蒂——他的房東。
德國軍隊占領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貝爾蒂家。他對貝爾蒂一家還算客氣,不過,那更是一種骨子里的輕蔑。此刻望著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樣子,貝爾蒂自豪地說:“我們起義了,全城都解放了,現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戰俘營里。”
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這時貝爾蒂的鄰居邁爾迎面過來,沖上前對著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舴蚵粍勇暽夭恋裟樕系酿ぬ?,然后傲慢地說:“先生,你太沒有風度了。作為一名有尊嚴的帝國軍人,我鄙視你。”邁爾聽了暴跳如雷,揮舞著拳頭要上前揍他,更有幾個圍觀的人大叫起來:“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塊砸死這個德國佬!”
貝爾蒂死命拉住邁爾,又對眾人說:“他是一個俘虜,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還是讓法律來審判他吧!” 霍夫曼聽了。對貝爾蒂微微彎腰,說:“謝謝!” 貝爾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個雙手沾滿無辜者鮮血的劊子手,有何風度、尊嚴可言?” 霍夫曼被關進了戰俘營。誰知剛過去幾個小時,這座城市就又被德國軍人重新占領了,然后大伙像豬羊一樣全被趕到廣場上。
霍夫曼和其他俘虜自然得到了解救,他們趾高氣揚地走到大伙面前,挨個指認幾個小時前俘虜他們的人。
只要他們一指認出誰,那人就會被粗暴地強拉出來當眾殺死。
一會兒輪到霍夫曼指認了,他一雙狼似的眼睛從一張張驚慌失措的臉上掃過。沒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頭,只有一雙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貝爾蒂。
只見霍夫曼盯著貝爾蒂,輕聲說:“你曾維護了我的尊嚴,現在,該是我回報的時候了!”說著徑直走過貝爾蒂的面前。
貝爾蒂得救了。雖然他不怕死,但活著畢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他從心底里暗暗感謝霍夫曼。 就在這時,聽到霍夫曼銳聲叫了起來:“俘虜我的人就是他,給我斃了他!” 隨著一聲驚恐的叫聲,早有兩個如狼似虎的德國軍人沖過去,揪出邁爾。
德國人的手指不由分說地搭上了扳機,邁爾早就嚇癱了,面無人色,連褲子都濕了一大片。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有人大叫起來:“霍夫曼,你認錯人了。俘虜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驚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驚,大叫的人是貝爾蒂。
霍夫曼一下子語無倫次起來:“貝爾蒂先生,你這是怎么了?你頭昏了嗎?”
貝爾蒂從隊列中筆直地走出來,一臉平靜地說:“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憤呢?你所謂的風度呢?”
霍夫曼大腦里一片糨糊,搖著頭呻吟著說:“貝爾蒂先生,你這是開玩笑吧?明明是這個可惡的人俘虜我的嘛……”
貝爾蒂口齒分外清晰、分外響亮地說:“霍夫曼先生,請以你一向引以為豪的尊嚴起誓,俘虜你的人到底是誰?”
霍夫曼一下子臉如死灰,無力地問道:“為什么?你這是為什么?”貝爾蒂微笑著說:“在我們心目中,尊嚴和風度的重量絕不比你們輕,甚至比生命還要重!”
槍響了,貝爾蒂倒了下去。對著這個偉大的靈魂?;舴蚵従彴蜒鼜澚讼氯?。
4.怎樣理解最后一句“對著這個偉大的靈魂,霍夫曼緩緩地把腰彎了下去”的含意?(2分)
5.作者主要用了哪種藝術手法塑造貝爾蒂這一形象?請簡要分析。(5分)
答:
6.請圍繞主人公貝爾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節。(4分)
答:
7.作者對貝爾蒂和霍夫曼持何態度?你怎樣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風度和尊嚴?(5分)
答:
8.貝爾蒂對俘虜霍夫曼的態度是否值得肯定?他該不該舍命去救膽小怕死的邁爾?請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7分)
答: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他性格比較內向,平時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課堂上就變得振振有詞,滔滔不絕,所以他的....課很受學生歡迎。
B.泰山幾千年來都是文人墨客們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典籍中,留下了眾多頌揚泰山....的詩詞文章。
C.張經理語重心長的一席話,如電光火石,讓小余心頭郁積的陰霾頓時消散,再次燃起爭創銷....售佳績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遞行業,經過幾年的激烈競爭,大部分企業都已經轉行或倒閉了,市場上只剩他們幾家平分秋色。 ....
10.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A.隨著全社會對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深入解讀,“幸福感”“幸福指數”毋庸置疑地成為民生改善....和文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話題,受到公眾的普遍關注。
B.《舌尖上的中國》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美食類紀錄片,片中由近距離拍攝呈現出的各類食材的紋理構造,帶給觀眾煥然一新的審美感受。 ....
C.如今,視覺文化方興未艾,在這圖像和文本相互轉換、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現實狀況下,....圖文關系正在成為中外學者共同關注的跨學科研究熱點。
D.完善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隊伍建設,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補牢,使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在萌芽狀態及時得到解決。 ..
1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對于傳說中這類擁有異??膳铝α康膭游铮形涞墓糯鷼W洲人的真實心態恐怕還是敬畏多于憎惡的。
B.杜絕過度治療,除了加強宣傳教育外,還要靠制度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轉,調控盲目擴張的逐利行為。
C.作者觀察細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聲,都能激發他的靈感,都能從中找到抒情敘事的切入點。
D.過于重視教育功能,文學作品會出現理性捆綁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無藝術性,變成干巴巴的說教。
1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很多企業都認識到,為了應對消費需求和競爭格局的變化,必須把改進服務提到與研發新產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卻能夠慧眼獨具,將之信手拈來,尋找其敘述的價值,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
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來越多,這顯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對長久以來孩子們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喚。
D.數字化時代,文字記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致使很多人提筆忘字,長此以往,將影響到漢字文化能否很好地傳承。
13.下列 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列夫·托爾斯泰對文學擁有“狂戀式愛情”,他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深遠的作家,在俄國具有無與倫比的崇高的地位,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魯迅說他是“十九世界俄國的巨人。”
B.托爾斯泰憑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C.泰戈爾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愿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D.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他曾兩次來到中國,對中國現代文學影響深遠。他的“愛的哲學”在現代作家魯迅等人的文學創作中都得到了體現。
高二語文閱讀練習題答案
1.A【試題分析】B項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發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劃分的,不是以年齡段劃分的,“從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歷這四個層次”錯;C、文中說:“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因此,“是由四種境界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的”對。“由低到高”錯,文中說“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 生,也許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對的意義”。D、“不同層次的人生11.A【解析】B句式雜糅,應改為“除了加強宣傳教育外,還要靠建立健全嚴格的規章制度,以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轉,調控盲目擴張的逐利行為。”C結構混亂,改為“都能令他從中找到抒情敘事的切入點。”D成分殘缺,句尾應該有動詞“出現”的支配對象——“的現象”。
12.A;【解析】B雜糅或殘缺,應將“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改為“ 使其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 C主語混淆,結尾句應改為“科幻文化的崛起是對長久以來孩子們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喚。” D肯定否定模糊造成混亂,應改為“長此以往,將影響到漢字文化的繼續傳承。”
13.D【“愛的哲學”不是體現在魯迅的作品中,而是體現在冰心等人的作品中?!?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錯,“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階段”沒有必然聯
系。
2.B【試題分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現幾乎是同時發生”,因此“求知境界”為 “道德境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是錯誤的,文中也沒有相應的說法。
3.B【試題分析】A“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錯,文中說“在 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錯, 文中說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這就是關注自我。D 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在現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
織在一起”,“只不過現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
4、⑴貝爾蒂高尚的人格震懾了霍夫曼的靈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 ⑵表現了霍夫曼復姓的人性。 5、⑴對比。
⑵①貝爾蒂與霍夫曼之間的對比,即霍夫曼的虛偽、卑劣與貝爾蒂的真誠、高尚相對比; ②貝爾蒂與邁爾之間的對比,即邁爾對待俘虜時的沖動與貝爾蒂的理性相對比,邁爾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貝爾蒂的視死如歸相對比。
?、墼诨舴蚵且粯拥难酃庀拢藗兊捏@惶失措與貝爾蒂的鎮定自若相對比。 6、基本情節:(貝爾蒂)俘敵——護俘——脫險——赴死。
7、⑴作者贊揚了貝爾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將其簡單化;貶斥了霍夫曼的虛偽、卑劣,但并未將其臉譜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復雜性。
?、脾儇悹柕俚娘L度顯示為對戰俘人格的尊重與維護,他的尊嚴則體現為對侵略者的蔑視和對人格的捍衛。
②霍夫曼所謂的風度不過是在虛偽的禮貌言行中包藏著的對法國人的傲慢與鄙視;所謂的尊嚴其實是占領者的居高臨下和泄憤殺人。
8、⑴貝爾蒂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虜既是對國際公約的遵守,也是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
?、曝悹柕賾摼冗~爾。在貝爾蒂看來,讓邁爾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衛了人格的尊嚴。
9.B(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強詞奪理,貶義詞。浩如煙海:浩:廣大;煙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電光火石:原為“電光石火”,是指,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亦用作比喻行動迅速,出手先制。這里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這里不止兩家,故錯。)
10.【答案】A【解析】A項,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實明顯或理由充分,不必懷疑,根本就沒有懷疑的余地。符合語境。B項,煥然一新:煥然,鮮明光亮的樣子,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的氣象,用“耳目一新”更恰當。C項,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還沒有停止,多形容新事物正在蓬勃發展。視覺藝術不是新生事物,可用“如火如荼”。D項,亡羊補牢:羊因為羊圈的空缺被狼掉走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除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用防止繼續受損失??捎?ldquo;未雨綢繆”。
高二語文閱讀練習題:窗花安黎
我懷念窯洞和窯洞里的生活。而尤其不能令我忘懷的,是窯洞的窗格上爛漫的窗花。窗花來源于剪紙,而剪紙據說是一種民間藝術,但樸實的村姑從未把它當做藝術看待,也從未有過藝術家的榮耀與自豪。
令人驚奇的是,窗花幾乎全部在冬天燦爛。這當然與農閑有關,但農閑不是根本的原因。冬天是無花的季節。冬季的花如雪蓮、臘梅等,在渭北的土塬上根本看不到;惟一的自然之花,就是時不時縈舞的雪花。那時環境還未遭受污染,雪下得特別頻繁,動不動就是漫山遍野銀妝素裹。夏天少雨,而冬天多雪。窗花渲染著冬雪,可以驅走人們心靈上的干旱,給貧窮的人們帶來豐衣足食的希冀,給寒冷的鄉民帶來生命的暖意,給寂寞單調的生活帶來色彩和趣味。
窯洞的窗子一般都制作成木格狀,上面粘一層白紙??耧L一吹,紙就瑟瑟顫栗,發出蚊蠅鳴叫的聲音。久而久之,紙就扯開一個口子,口子越扯越大,進而紙就變得襤褸不堪。因此,對于大多數村民來說,往窗格上貼紙只是冬天的事,其余的季節,窗格都空空洞洞的。冬天一到,寒流席卷而來,這時就會看到,家家戶戶所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從供銷社花五分錢,買回一張潔白的大紙,然后和了面漿,再然后就是粘窗紙。而少女和少婦們是最忙碌的,她們攤開王顏六色的紙片,手持一把小剪刀,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張土炕上,開始剪窗花。她們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誰窗花剪得好,全村人都會跑來觀賞,并會得到無休無止的贊揚;而誰窗花剪得差,人們會看不起她,她心不靈手不巧,嚴重點兒,她嫁人都有些困難。許多媒人說媒,懷里就揣著姑娘剪的窗花,到了男方家里,先把窗花拿出來,那時候,農村人總是把剪窗花與縫衣服聯系在一塊兒看的,他們的意思里有這么一個推論:你剪不了窗花,肯定縫不了衣裳;你縫不了衣裳,娶媳婦不成了白娶?媳婦的功用除了生兒育女,就是縫衣做飯了。
每個冬季來臨的時候,村子里都進行著一場悄無聲息的剪窗花比賽。沒有組織者,沒有加油助威的鑼鼓,但并不影響比賽的認真和嚴肅。于是在村子里走一圈,就會看到所有的窗子都五彩繽紛,生機盎然。黃土是單調的,而窗花卻在這單調之中,注入了另外的靈魂。
窗花的內容概括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植物,一是動物,人自然歸屬于動物之列。在無花的日子里,花朵卻在窗格上恣肆。如果古人描繪它,會用“花鬧窗欞”幾個字。的確,束束花朵不但神韻俱備,而且形態上都挺夸張。牡丹有點兒胖,菊花有點瘦,玫瑰妻妾成群,郁金香攜兒帶女……意味深長的是,窗花更多的與吃有關,映現著農民們對食物的渴望。麥穗特別肥大,玉米棒籽粒圓滿,蘋果鮮紅壯碩,桃子鮮嫩欲滴。也許人們太需要這些東西了。但現實生活中他們難以得到,于是只有把夢想編織在窗紙上。的確,我曾親眼目睹過有的幼兒想吃窗紙上的蘋果而不能時哇哇啼哭的景象;我也看到過鄰家大爺餓得臥床不起凝望窗花時木呆的眼神。窗花,顯示著村姑的手藝,也在詮釋著莊稼人的夢想。
(選自《散文》2001.8)
19.第一節作者說,樸實的村姑對窗花“從未把它當做藝術看待,也從未有過藝術家的榮耀與自豪”,但后來為什么說“她們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請概括作答。(4分)
答:
20.文章第二段開頭說:“令人驚奇的是,窗花幾乎全部在冬天燦爛。”請問:窗花“在冬天燦爛”的根本原因指什么?
答:
21.第四段結尾說:“黃土是單調的,而窗花卻在這單調之中,注入了另外的靈魂。”
(1)從全文看,“黃土”的內涵比較豐富,這里的“單調”包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 (2)“另外的靈魂”指什么?(6分)
答:
22.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這篇散文以“窗花”為寫作對象,目的是為了寫“窯洞里生活”的人,寫他們從 “窗花”中顯現出來的生活狀況和生活愿望。
B.文章寫“窗花”在冬天“燦爛”時列舉了“雪蓮”、“臘梅”等來映襯“窗花”的美麗嬌艷和斗霜舞雪的品格,形象生動。
C.第三段寫“狂風一吹”之后窗紙“襤褸不堪”情景,為下文村里人重視剪窗花作了很好的輔墊。
D.“你剪不了窗花,肯定縫不了衣裳;你縫不了衣裳,娶媳婦不成了白娶?”這句話意在批判農村的人們歧視婦女的嚴重的落后意識。
E.結尾一段寫到幼兒“哇哇啼哭的景象”與鄰家大爺“木呆的眼神”,這樣寫是為了襯托出人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高二語文閱讀練習題答案
19.因為這是她們自我價值(謀生能力)的展示,事關她們今后生活的幸福。(每方面2分)。
20.可以驅走人心靈的干旱,給貧窮的人們帶來豐衣足食的希望,給寒冷的鄉民帶來生命的暖意,給寂寞單調的生活帶來色彩和趣味。(每點1分)
21.(1)自然環境的單調,人們生活的單調(4分,每方面2分,大意即可); (2)莊稼人的夢想(2分,“理想”、“愿望”等也可)
22.A、C(4分,每項2分)
看過“高二語文閱讀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