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材料型選擇題解題技巧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是:高考歷史材料型選擇題的相關解題技巧。具體內容如下,內容僅供參考閱讀,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歷史材料型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特點:此類題目是材料解析題的客觀答法。多在題干中提一則或數則材料,要求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現其背后的歷史真實,按照題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確選項。
基本解題方法:首先讀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來意思,然后將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識與課本“掛鉤”,借助課本知識進行選擇。
1.關注材料中的關鍵性詞語。
材料型選擇題解題的思路,往往隱含在所示材料的幾個關鍵性詞語中。抓住這些關鍵性詞語,就找到了正確進入題境的途徑。這些關鍵性詞語具有提示性,體現著題目與正確選項之間的必然聯系。如:
【例】(重慶文綜卷第15題)一位學者在研究解縉(1369-1415)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有關情況時,想了解當時的都城,他應該查閱的歷史地圖(局部)是
2.聯系材料之外的有效信息。
為了使試題完整,命題者在選定材料后,還要給以適當的補充。這樣,這些補充就成了材料之外且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有效信息,它進一步明確了解題指向,縮小了分析的范圍。因此,必須緊扣這些信息,將其用在分析和解題中。如:
【例】(新課程全國文綜卷第29題)下圖是英國1782年的一幅漫畫。此漫畫反映了“不列顛娜”與流浪的女兒“美利堅”
A.英國國際地位下降B.英美關系親近友好C.英國承認美國獨立D.英國愿與美國和解
3.明確材料所反映的名人或作者的立場和觀點。
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他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形成不同的歷史觀點。這對于解答材料型選擇題非常重要。如:
【例】(四川文綜卷第21題)二戰時,羅斯福表示:“我不想讓美國在戰后承擔重建法國、意大利和巴爾干各國的重擔。……這應該是英國的責任,因為英國在其中的利益遠比我們要大。”他的意思是
A.美國將放棄在歐洲的利益B.法意等國應自主完成重建C.歐洲各國應共同維護和平D.國家利益應與責任相聯系
4.留意材料所顯示的時空范圍。
一般的材料型選擇題,時間和空間范圍是通過材料所攜帶的信息顯示出來的。時空范圍制約著解題的取向,對解題起著規定性作用。如:
【例】(新課程全國文綜卷第31題)1902-1906年,京師大學堂師范館共有學生512人,其中舉人62人、貢生48人、生員232人、監生84人。這表明此時
A.傳統教育制度穩定發展B.新式學堂教育得到普及C.學生以求取功名為目的D.教育制度處于轉型時期
解題對策:
第一,審讀材料就是根據題意抓住關鍵詞語,提取有效信息,弄清材料的主旨(中心意思)和層次。在審讀圖表材料時,又要做到:
①審清圖表標題
②審清表體——這是材料中心的具體細節,是要作出選擇的主要根據,在分析圖表時既要橫向分析也要縱向分析;
③要注意審讀圖例和注釋
第二,審讀設問。把握命題者的命題角度,明確命題意圖。
第三,審讀備選項。一般來說,選項與題干之間存在某種內在的、本質的、直接的聯系的就選,選項與題干間若存在臆想的、表面的、間接的聯系則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