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考 > 答題技巧 >

高考歷史的解題思路與技巧

時間: 美琪 答題技巧

基本方法:

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

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

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2、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后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3、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

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

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4、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屬于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

屬于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

屬于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

屬于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

屬于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

屬于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5、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產關系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

三是上層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對外關系與民族關系是否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

1、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14、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2、工場手工業時期(16~18世紀):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西歐封建制度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各國推行重商主義,擴大出口,殖民掠奪,加速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3、蒸汽時代(19世紀初~70年代):工業革命后,生產力大大提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為搶占原料和市場,亞、非、拉地區被卷入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4、電氣時代前期(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5、兩次大戰間(20世紀20~40年代):一戰對歐洲各國造成嚴重破壞,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29~33年經濟危機后,美國走上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模式,德日走上軍國主義道路,侵略他國。

6、信息時代(二戰后至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下,各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管理,經濟復興。70年代后呈現經濟多極化趨勢,90年代,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觀念形成和發展。

二、大國崛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 英國

(1)概況:①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中心,積極開展海外貿易,加強海外掠奪。通過圈地運動,農村出現許多資本上義的牧場和農場。奴隸貿易使英國許多城市興盛起來。②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前期,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進行。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③19世紀中期,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亦稱“世界工廠”。④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發展緩慢,被美德趕超。⑤20世紀二三十年代,英國經濟霸主地位開始動搖。⑥二戰后靠美國援助恢復了經濟,經過穩定發展。

(2)特點:①英國是世界上最先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工業國。②是世界上最早發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國家。③殖民地對英國經濟發展影響巨大,被稱為“殖民地帝國主義”。④從17世紀中期至19世紀晚期,英國是世界上大的經濟強國。⑤從20世紀至今,英國經濟發展相對美國緩慢。

2. 法國

(1)概況:①18世紀末19世紀初開始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基本完成。法國成為僅次于英國的工業國家。②普法戰爭失敗后的割地賠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法國經濟的發展。③19世紀末,法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遠落在美、德之后。壟斷資本家把大量資本投在國內外信貸領域,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④一戰后,由債權國變為債務國。⑤30年代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⑥1967年參加成立“歐共體”,經濟穩定發展。

(2)特點:①小農經濟影響了國內市場和工業生產的發展。②是較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在19世紀中期以前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③高利貸對國家影響大。④兩次世界大戰對法國削弱巨大。⑤是較早向美國經濟霸權挑戰的國家之一。

3. 美國

(1)概況:①英國北美殖民地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中部盛產小麥,南部種植園經濟繁榮,初步形成了統一市場。②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期,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③19世紀中期,北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都迅速發展,但矛盾尖銳。1860年,美國成為世界第四號工業國。④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成為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美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被稱為“托拉斯帝國主義”。⑤一戰后逐漸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工業生產高漲居世界首位,此時期被稱為“柯立芝繁榮”。⑥1929年經濟危機在美國爆發,遭受沉重打擊:羅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⑦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經濟強國。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和最豐富的黃金儲備,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⑧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一方面大力拓展世界市場;一方面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經濟穩定發展。⑨7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遇到挑戰。日本和歐共體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75年以后,進入“滯脹”階段。⑩80、90年代經過改革,經濟復蘇并出現繁榮。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成為經濟的主導產業。1992年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2)特點:①有利的客觀環境:市場廣闊、政局穩定、遠離大戰戰場、人才涌入。②美國經濟自我調節能力強,保持持續、快速發展。③后來居上,長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經濟霸權。④從兩次大戰中受益,為經濟發展和掌握世界經濟霸權提供契機。

4.日本

(1)概況:①德川幕府鎖國政策阻礙了對外貿易的發展。②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漸形成并得到發展。1853年美國軍艦叩關后,西方列強紛紛侵入日本,日本被迫開放一些港口,西方國家工業品涌入日本市場。③明治維新使日本進入經濟迅速發展時期。④一戰期間乘機發展工商業,由戰前債務國變為戰后債權國。⑤在20世紀30年代受經濟危機沉重打擊。⑥二戰后,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5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美國大批訂貨刺激了經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新技術、新產業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⑦20世紀90年代,日本力圖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亞太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對亞太地區的援助、投資、貿易等都占據重要地位。

(2)特點:①日本是亞洲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最早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②軍國主義在國家經濟生活影響巨大。③外來因素對日本經濟影響重大。向西方學習、對中國及周邊國家的掠奪,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周邊國家的戰爭,都為日本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5.德國

(1)概況:①19世紀50年代,普魯士重工業發達,但政治分裂阻礙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②1871年完成統一后,借助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工業生產超過英法,僅次于美國。③一戰后被戰勝國任意宰割而損失巨大,道威斯計劃的實施和美英等國的貸款使經濟很快得到恢復。④20世紀30年代受到經濟危機沖擊尤其嚴重。法西斯上臺后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⑤二戰后,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聯邦德國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管理,重視發展科技和教育,促進了經濟的起飛。20世紀60年代初,德國成為歐洲的經濟大國,居世界第二位。

(2)特點:①德國統一是經濟發展的轉折點。②戰爭對經濟發展影響大,普法戰爭促進了經濟發展;兩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經濟實力。③利用機遇,為經濟發展制造了條件。如巧妙地利用了一戰后戰勝國在賠款問題上的矛盾,恢復經濟;二戰后積極利用美援和外資。

6.俄國——資本主義經濟;蘇聯——社會主義經濟

(1)概況:①19世紀上半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一定發展,但農奴制的存在阻礙其發展。19世紀中期以后,俄國開始工業革命。②1861年,俄國進行廢除農奴制的亞歷山大二世改革,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③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在國家經濟生活中起了決定作用,但仍落后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農業仍占優勢,依賴外國資本。④十月革命后,實行新經濟政策,部分恢復私有制和市場經濟,鞏固蘇維埃政權。⑤1924年“--”和1927年“--”分別制定工業化方針和農業集體化方針,新經濟政策被取消。從1928年開始實施兩個半“五年計劃”,到1937年工業生產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⑥從1936年,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高度集中經濟政治體制一方面加快了蘇聯工業建設步伐,促使其在二戰后在軍事工業方面與美國一較高下,但另一方面卻造成農、輕、重比例嚴重失調,經濟實力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農民利益嚴重受損的弊端,這是蘇聯解體的致命傷。

(2)特點:①封建殘余在經濟發展中嚴重存在,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專指沙俄時期)。②軍事因素對經濟影響大。③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不相稱。④高度集中經濟政治體制成為一柄“雙刃劍”。(教材第一章,第三節;第四章,第三節)

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五要素

①前提: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政策和調整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政治前提。如英、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和內戰、德意志的統一等都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

②市場(國內市場和世界市場):

資本主義經濟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市場。資本主義萌芽于市場發達的意大利。市場的擴大 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資本主義經濟在19世紀中期的快速發展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末資本主義市場的最終形成→對市場的爭奪→第一次世界大戰。

對于世界市場,西方國家主要是通過殖民擴張而建立。對于國內市場的建立則途徑不同: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美國通過西進運動并與德意志一樣通過統一戰爭而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以推動經濟的迅速發展。另外,羅斯福新政時興建公共工程,其目的也是通過拉動內需、刺激國內市場的消費進而促進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總之,市場是資本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③資金和勞動力——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各國解決資金和勞動力的途徑各具特點,其中以英美較為典型。英國對內主要是通過圈地運動,對外則通過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而美國是通過吸收歐洲資本和歐亞移民。

④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18世紀中期開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推進到以蒸汽動力為特征的機器時代,使資本主義經濟最終戰勝封建經濟,并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1870年左右開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了以科技為先導,以壟斷為組織、經營手段的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模式。

二戰后期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創了“電子時代”“信息時代”“原子能時代”,等等。資本主義經濟出現黃金發展時期。

總之,經濟發展既為科技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又對科技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技進步又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

⑤資源——資本主義各國因國情不同而表現出資源的占有情況不同。如英國、美國、法國資源相對豐富,資本主義經濟在一段時期內發展迅速。而日本、德國資源不足,經濟發展受阻而極力對外擴張,通過侵略他國獲得大量資源以推動經濟的迅速發展。

四﹑三次科技革命和資本主義發展的三個歷史時期

1、第一次科技革命:

條件——政治前提: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經濟基礎:貿易、掠奪、圈地積累資本;市場條件:世界上的殖民國家;技術條件: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技術。

標志:以蒸汽機的發明使用。

進程:18世紀60年代先從英國開始,然后擴展到法國、德意志、美國等各國。

特點:①先從英國開始,然后再擴展到其他資本主義國家。②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發明的成果多為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③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資本主義進入“蒸汽時代”。

影響:①用大機器代替手工操作,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②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城市化興起;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③引發了三股潮流: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民族解放運動。④引起國際關系的變化: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2、第二次科技革命:

條件:①政治:資本主義制度的廣泛建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階級矛盾相對緩和。②經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③理論:19世紀自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電磁學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內容: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

進程:19世紀70年代在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20世紀初結束。

特點:廣泛性;緊密性;交叉性。

影響:①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并產生了壟斷組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②使發達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農業總產值,并產生了電氣、化工等新的工業部門。③加劇了列強間的矛盾,使其不平衡性加劇。④帝國主義加緊對外擴張,加劇了亞、非、拉的苦難,并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

3、第三次科技革命:

條件:①科學理論出現重大突破,科技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和技術基礎。②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二戰期間和戰后各國對高科技的迫切要求。

標志: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進程: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至今仍方興未艾。

特點:①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科研探索領域不斷開闊。③科學技術各個領域間相互滲透。

影響:①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及生活結構的巨大變化。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②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推動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科技的地位日益重要,并擴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差距。

4、三次科技革命的異同點

三者相同點:①都受到本國政府的重視。②都引起社會關系的巨變:第一次科技革命導致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出現;第二次科技革命導致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國家機構開始和壟斷組織結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以及人類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變革。③都對世界格局發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強的殖民擴張造成了東方從屬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④從經濟上看,都加速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

不同點:①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都有一個相對和平的社會環境;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二戰期間,延續至今。②從發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勞動者憑借經驗或技能為先導,發明成果都是生產經驗的總結;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多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各種發明無一不是在精確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取得的。③從發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于英國,約半個世紀后才在各國真正開展;第二、每三次科技革命則是多源的。④從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輕工業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業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軍事工業為突破口。

認識: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樹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思想。

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

1、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6—18世紀的萌芽時期:背景:①16—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及資本主義制度形始在少數國家確立。②16世紀新航路開辟及西、葡的早期殖民擴張。表現:①歐洲同非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擴大,同美洲開始形成緊密的經濟聯系。②市場上商品種類明顯增多,世界各地的商品逐漸在歐洲市場上出現。③歐洲商路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影響:①推動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擴大了資本原始積累。②給亞、非、拉美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③各大洲的孤立狀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聯系緊密的整體。

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背景:①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推動各國工業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②歐美列強加強殖民擴張,在世界各地建立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③先進的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表現:歐美列強向殖民地輸出工業品,掠奪工業原料,甚至直接輸出資本,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影響:①工業資產階級獲取了更為廣闊的商品市場和廉價原料,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②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同時也傳播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③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相互聯系。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終形成:背景:①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各國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②列強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殖民體系最終形成。表現: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成為西方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資本輸出場所,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影響:①推動了歐美各國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②殖民地國家遭到殘酷的經濟剝削,民族危機更加嚴峻。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2、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

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是指在不斷發展的科技革命和生產國際化的推動下,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日益加深,阻礙生產要素(包括商品、勞務、資本等)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正在不斷被削弱。

原因: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國際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催化劑;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影響:①從根本上講,經濟全球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其本質是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因此,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和風險必然是不均衡的。②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貿易自由化體系逐漸建立。

經濟區域化:原因:①兩極政治格局的解體,加速了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進程,促進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②由于生產力和分工的發展,國際經濟交流日益擴大,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這就促使一些國家之間建立起較為穩定的經濟聯系,組成區域性經濟集團。

主要區域集團: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發展中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共同形成對世界經濟、政治及國際關系的影響。經濟全球化在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從而產生了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區域經濟集團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對經濟全球化有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

高考歷史基礎知識點

一、英法發動侵略戰爭

1、原因:(1)根本原因: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2)直接原因:“修約交涉”失敗。(3)借口: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

2、經過:(1)1856年秋,英國軍艦炮轟廣州城,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2)1857年底,英法聯軍攻陷廣州,成立聯軍委員會。(3)1858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國先后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4)1860年英法聯軍再次攻陷天津,進而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二、《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1)《天津條約》內容:·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個通商口岸(汕頭、臺灣、淡水、九江、漢口、鎮江、南京、煙臺、營口)·外國軍艦在長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賠償英法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2)《北京條約》內容:·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準許華工出國。

三、俄國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1、時間:19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

2、概況:①《璦琿條約》(1858):割占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②《北京條約》(1860):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40多萬平方公里。③《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多萬平方公。④《改訂條約》(1881):割占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公里。

四、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政治上:中國喪失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公開勾結;中國政局發生變化,漢族官僚勢力增強。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內地,中國經濟日益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使中國社會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美蘇冷戰的開始

1.1946年2月,美國駐蘇使館臨時代辦凱南向國務院建議對蘇聯實施遏制政策。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演說,呼吁西方國家聯合起來,遏制蘇聯與共產主義的挑戰。冷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2.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以應對希土危機為借口,在向國會宣讀的咨文中正式表達了美國遏制蘇聯、稱霸世界、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的目標。“杜魯門主義”標志這美蘇冷戰的正式開始。

3.1947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旨在幫助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使之納入到美國爭霸世界的戰略軌道中。

4.1949年,美、英、法等12國外長簽署《北大西洋公約》,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此后,北約發展為世界上的軍事集團,成為美國同蘇聯在全球爭霸的主要工具。

5.1947年,蘇聯為阻止東歐國家接受“馬歇爾計劃”,提出了“莫洛托夫計劃”,由蘇聯同東歐各國締結雙邊經濟協定,向東歐國家提供經濟援助。

6.1955年,為了對抗北約,蘇聯、波蘭、民主德國等國簽訂《華沙條約》,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

高考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知識點

1.大戰在歐洲爆發的標志;“敦刻爾克大撤退”;《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

1)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2)1940年,德軍繞過馬其諾防線,包圍英、法軍隊主力,30余萬英法聯軍成功撤退到英國,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

3)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署以共同軍事行動為核心的《三國同盟條約》。

2.不列顛之戰:

法國敗降后,__試圖同英國達成和解,以騰出西線兵力,轉戰蘇聯。英國首相丘吉爾加以拒絕。1940年8月,__下令空襲英國本土,史稱“不列顛之戰”。不列顛之戰是二戰歷時最長、規模的空戰。英國借助新發明的“雷達”成功抵御了德軍的狂轟亂炸,英國人的民族斗志被激揚,德國對英登陸作戰最終未能實施。

3.蘇德戰爭爆發的時間;莫斯科保衛戰: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兵分三路向蘇聯發動全面進攻,蘇德戰爭爆發。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告了__“閃擊戰”的破產。

4.珍珠港事件爆發的時間及后果: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突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軍損失慘重。珍珠港事件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日本隨即向美、英宣戰。同日,美、英向日宣戰,以后,荷蘭、加拿大等近20個國家相繼對日宣戰。四天后,德、意與美國相互宣戰。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

817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宝仪个人简历| 麻豆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一千零一夜凯瑟林| 孙菂| 但愿人长久| 俗世乐土| 生猴子视频| 七令诡事录 电影| 大雄的日本诞生| russian institute| 《保姆妈妈》电视剧|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 阿尔法变频器说明书| 雾锁南洋1984年版电视剧| 漫画启示作文五年级| 降魔的| 屈原话剧| 美女拉屎| 帅克| 母亲电影韩国完整版免费观看| 肖红| 小救星小渡| 张静东| 痛风能吃的菜一览表| 相武纱季| 夫妻最现实的约法三章| 电影哪吒闹海二| 我的冠军男友在线看全集完整| 正在直播乒乓赛事| 韩国电影解禁男女| 吴雪雯| 母亲电影韩国完整版免费观看| 泰迪熊3| 王晓男演员个人资料 | 食人鱼电影|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高清影视图库| 刘海东| 汪汪队100集全免费| 手机忘记开机密码了怎么解开| 天鹅套索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