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初三二模語文答案(2)
14. 文章第②—⑥段圍繞梅花,回憶了四個令人難忘的情景。請參照所給示例,概括另外兩個情景。(4分)
情景一:在故鄉外公教導我要學寒梅傲雪
情景二:
情景三:斷壁殘垣中我與友人賞劫后梅花
情景四:
15. 文中多次出現對春雪的敘寫,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3分)
16. 結合文章相關內容,談談你對第⑧段所說的“中國人愛梅的情懷”的理解。(不超過150字)(7分)
(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第17-19題。(共10分)
①明代初期我國經濟繁盛,造船業、手工業發達,絲綢、陶瓷等深受異邦人喜愛。為宣傳國威、與他國進行友好往來,明永樂帝于1405年派鄭和率船隊下西洋。船隊有兩百多艘艦船、27000多名船員,出航時云帆蔽日,浩浩蕩蕩。
②這支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知識與技術,為使船隊能夠安全順利地航行,鄭和利用季風來確定出航、返航時間。我國屬于季風氣候區,冬季大陸上空是高壓區,南海的東南部是低壓區,所以近海氣壓分布西北高、東南低,形成偏北季風;夏季則為偏南季風。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風里,冬季的偏北季風有利于南去的船只順風出行,而不利于北歸的船只駛向大陸;夏季則剛好相反。所以鄭和下西洋時均是冬季出發,夏季返航。
③船隊還會運用多種定向和導航技術來確保航向的正確。白天船隊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牽星板來確定航向。牽星板,為正方形,共12塊,最大的一塊邊長約24厘米,以下每塊遞減2厘米。觀測時,將木板立起,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邊緣是北極星,下邊緣是水平線,依高低不同,替換調整木板,這樣便可測出船只所在地北極星距水平線的高度,進而計算出所在地的緯度。同時,船隊還能熟練地運用漂物測速技術測算單位時間內的航行里程。
④此外,鄭和船隊還運用完備的通訊技術來保證船隊信息的順利傳遞。船只間晝行認旗幟,夜行認燈籠,如遇霧雨天可通過銅鑼、喇叭等進行聯絡。這些方法使得船隊即使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也能“云帆高張,晝夜星馳”。
⑤鄭和的船隊在28年間七次下西洋,足跡南至東南亞的蘇門答臘,西到紅海及非洲東岸。船隊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同時,明朝“播仁愛于友邦”的外交思想,也由鄭和船隊帶向了世界。眾多亞非國家因此紛紛與明朝政府建交,出現了“四夷歸附,萬國來朝”的盛況。
17. 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知識與技術。先進的航海知識指的是: ① ;先進的航海技術指的是: ② ,以及 ③ 。(3分)
18. 閱讀材料一,運用文中相關知識,解釋義凈要等到冬季才出航的原因。(2分)
【材料一】
公元671年,唐代高僧義凈為求得佛法要乘船遠航。他初秋就到達了廣州,聯系到一艘南去的商船,但卻一直等到冬季到來才出發遠航,最終到達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
19. 閱讀材料二,概括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遠航在目的和影響上的差異。(5分)
【材料二】
1492-1505年間,西班牙人哥倫布在王室的支持下,為了掠奪黃金、香料等物資,先后四次進行遠航。船隊規模最大時有船員2500人,船只17艘。哥倫布的船隊在海地島上發現黃金后,起初用廉價物品交換當地印第安人的貴重物品,當發現印第安人缺乏抵抗能力時,竟然通過武力把印第安人的一切掠為己有。哥倫布曾發布命令,強制印第安人繳納一定數量的金砂。多數人因完不成治標而慘遭殺戮或勞累致死。島上的印第安人急劇減少。短短幾年間,印第安人累世積攢起來的黃金很快被榨取一空,但此舉卻為西班牙積累起了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原始資本。
(三)閱讀《謠言止于智者》,完成第20-22題。(共8分)
謠言止于智者
①近來,社會上“妖言惑眾”事件的頻繁發生,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產生了嚴重危害。雖然人們知道,謠言是個別人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謊言,但仍有不少善良的人在無意之中成為了謠言的傳播者。許多人被謠言迷惑,而智者卻往往能化謠言于無形,也就是說,謠言止于智者。
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風風火火地跑到哲人那兒,說想要告訴他一個消息。哲人平靜地打斷他的話說:“等一等,你要告訴我的消息,用三個篩子篩過了嗎?”哲人所說的“篩”,就是看消息是否真實,是否經過審查,是否具有善意。來人表示只是聽來的。最后哲人說:“那就別說了吧,免得人們被這虛假的謠傳所困擾。”哲人面對看似令人激動的消息,淡定從容,以自己的標準過濾虛假信息,讓謠言停止了傳播。【甲】面對不確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態,理智應對,不為謠言所惑。
③面對不確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淵博的知識,明辨是非,不為謠言所困。謠言像四處游走的無根之風,而知識卻正如遮擋、消解它的高山茂林。當智者遇到謠言的無根之風時,能運用知識的高山茂林,使謠言得以消解。【乙】自2007年至今,對于擬建PX(對二甲苯、低毒化合物)項目,多地民眾均選擇堅決抵制,被謠言所惑是重要原因之一。其間,某搜索網站上的“PX”詞條多次被人篡改,將PX解釋為“劇毒”。為了阻止妖言惑眾,清華大學化工系的學生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大量的科學依據進行論證說明,還原了科學的真相,從而攻破謠言。這次破謠的成功,表明了知識對于明辨是非的必要性。
④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網絡讓謠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因此,對于不確定的信息,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盡自己所能組織謠言的傳播,在謠言面前我們人人都應該做一個“智者”。
20. 為什么說“謠言止于智者”?(4分)
21. 簡要分析第③段中畫線句的作用。(2分)
22. 如果在文章【甲】或【乙】處補寫一個論據,下面材料放在 處使用最恰當。(只填序號)(2分)
【材料】
戰國時期,魏文侯派樂羊去攻打中山國。三年未下。在此期間,各種謠言紛起,說樂羊圍而不攻是想擁兵自立。然而,魏文侯卻相信樂羊這樣做自有其道理。他一面派使臣慰問前線的部隊,一面又加派作戰的兵力。最終樂羊成功打下中山國,魏文侯重賞了樂羊。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據情境,按要求寫作。(10分)
23. 上周五,光明中學初三學生到植物園春游。進園后,同學們發現一個哇哇大哭的小朋友,原來他跟媽媽走散了。當時,有同學聯系公園工作人員廣播尋人,有同學拿出零食安撫小朋友,有同學唱歌逗小朋友開心……當小朋友的媽媽趕來時,小朋友正和同學們在一起做游戲。
請你以這位媽媽的名義給光明中學寫一段感謝的話。(要寫明感謝的內容,表達感謝的心意,語言準確得體,不超過200字)
(二)根據題目,按要求寫作。(40分)
24. 任選一個題目,寫一篇字數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體(詩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1)一杯鮮果汁,一盤清蒸魚,一碗白米飯,一盆雞蛋湯……這些看似簡單的食物,總能不斷地刺激著我們的味蕾,讓我們品嘗到家的味道。
請以“舌尖上的家”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2)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合作探究的課堂,飛騰躍動的操場,熱烈盡興的聯歡,呼朋引伴的郊游……我們在充滿活力的生活中成長。
請以“充滿活力的 ”為題目(將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文章。
北京海淀二模語文試題答案
一、基礎運用(共28分)
(一)選擇。(共14分)1.C 2.B 3.B 4.D 5.C 6.A 7.D
(二)填空(共10分)8.(1)會當凌絕頂(2)沉舟側畔千帆過(3)贏得生前身后名(4)征于色 發于聲
(5)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共7分。每空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
9.①不捕鳥(或聽長媽媽講故事) ②阿長與〈山海經〉 ③想去看戲卻被父親叫住背書(每空1分)
(三)簡答(共4分)
10.(1)小孩看見媽媽給奶奶洗腳,也端來一盆水給媽媽洗腳。(1分)(2)我要經常給爸爸媽媽做些事。
孝順長輩,身教重于言教。孝道是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根本。(共3分。每小題1分)
二、文言文閱讀(共10分)
11.(1)他,指項燕 的 (2)帶領 將領(共4分。共2小題,每小題2分)
12.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走了。(共2分)
13.1天下苦秦久矣2宗師爭奪,自相魚肉3打著扶蘇項燕的旗號,倡導天下4派出大將統兵出師北伐(共4分)
三、現代文閱讀(共32分)
(一)(共14分)
14.答案示例:
情景二:在杭州劉伯伯賞梅吟詩作畫 情景四:在臺北我品讀梅花圖(共4分。每空2分)
15.答案示例:
交代寫梅記事的時令背景,襯托梅花凌寒傲雪精神,并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共3分)
16.答案示例:
外公的教導、抗戰后猶見綠梅兀立綻放的畫面,以及任老師所畫梅花圖,寫出了中國人心中梅花的象征意義:小而言之,她是不畏艱難的奮斗勇氣;大而言之,她是歷經憂患而傲然獨立、堅貞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劉伯伯、父親與任老師等父輩對梅花欣賞與推崇,表明了中國人對高潔、雅致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共7分。象征意義,4分;結合內容,2分;語言表達,1分)
(二)(共10分)
17.①利用季風來確定出航,返航時間 ②多種定向導航技術與運用漂物測速技術 ③完備的通訊技術(共3分)
18.答案示例:古代海船航主要依靠風力。我國有屬于季風氣候區,冬季偏北季風有利于南區的船只順風出航,所以高僧義凈只有等到冬天才能出發遠航,到達南邊的蘇門答臘。(共2分)
19.目的:鄭和下西洋,為了宣揚國威,與他國友好往來;哥倫布航海,為了掠奪貴重物資。
影響:鄭和下西洋,促進貿易發展,傳播“仁愛“思想;哥倫布航海,是印第安人口劇減,財富被掠奪,為西班牙積累了原始資本。
(共5分,目的2分,影響3分,畫線要點每個1分,其他要點每個0.5分)
(三)(共8分)
20.面對不確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態,理智應對,不為謠言所惑;面對不確定的消息,智者能以淵博的知識,明辨是非,不為謠言所困。(共4分,每個要點2分)
21.畫線句子運用比喻論證法。將謠言比喻為無根之風,突出其不真實與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將知識比喻為高山茂林,突出知識對謠言的消解作用。在此基礎上。形象地闡明智者運用知識消解謠言的做法。論證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共2分)
22.甲(共2分)
四、作文
(一)(共10分) 24.評分標準:10分。內容7分。語言3分。
看了“海淀初三二模語文答案”的還看了:
1.2016海淀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分析
2.2016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2套附答案
3.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4.2016長寧高三語文二模試卷答案解析
5.2016年高三語文二模試卷
6.語文高考模擬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