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路短文兩篇閱讀答案
《在冬夜里歌唱的魚》查一路
②父親手中提著一尾胖頭魚,這種魚頭重尾輕,是鄉(xiāng)村廉價的魚,很適合我父親的購買能力。父親微薄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家六口,只能偶爾買這種魚。他很少笑,只在遞給我們拴魚的草索時“嘿嘿”幾聲。在夜色中,牙齒很白,這是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飛跑著,把魚交給母親。妹妹在身后搖搖晃晃地追趕。母親接過魚,刮鱗、剔腮、破肚,把整條的魚分成小塊,嫻熟而又忙亂。當菜籽油的香味混合著松枝騰起的濃煙彌敞開來的時侯,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 ,召集一家人圍攏到一起,催促著母親往爐膛添柴。火舌從灶口舔出來,母親的影子貼上后墻,忽大忽小,斑駁搖曳。罡風纏繞窗欞發(fā)出嗚咽,屋里的溫度升起來,熱量向著寒冷四散突圍。
④鍋中的水,沸騰起來了。咕嚕咕嚕,魚開始在水中歌唱,由一個聲部轉(zhuǎn)入另一個聲部。這是世間最美的音樂,傳遞口福的信息。大姐在這時也不忘記做弟妹們的表率,裝模作樣地伏在灶臺做作業(yè);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長辮,眼睛隨著騰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繞著灶臺打架,虛張聲勢,有別于平日里泄憤的爭斗,而是在幸福的預感中,矯揉造作,故作嬌嗔。父親黝黑、冷峻的臉上露出慈愛和笑容,雖然沉默獨坐,而他內(nèi)心必然掠過一陣陣瞬間的喜悅,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
⑤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母親撮起嘴,吹鍋蓋上的蒸汽。揭開鍋蓋,如同揭開一個謎底。魚怎么樣了?母親撒下大把翠綠的蔥絲,鮮紅的辣椒。鍋蓋合上時,她用毛巾環(huán)繞住鍋與蓋的縫隙,讓蒸汽悶在鍋里,但仍擋不住滲出異香。
⑥魚熟了,母親只吃魚湯泡飯。她撥開我們幾個孩子貪婪的交叉著的筷子,挑出一塊大而少刺的魚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們茫然的眼神里走出異香氤氳的房間。
⑦寒冷跟隨著溫暖的小碗,跟隨著母親推開那間草屋的門。溫暖的魚讓瞎老爺爺?shù)谋涞男∥萃瑯荧@得了溫度。老人邊吃邊有淚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緣故?
⑧同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這位孤寡老人孤單地走了。臨終前,他告訴在場的人,他慶幸的時刻是那個冬夜,因為他吃到了我母親送給他的魚。他用手摸著胸口,說:“這里,很暖!”
⑨另一個冬天。黃昏,我們不再去那個山崗張望。我父親在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黃發(fā)已經(jīng)扎成了小辮,我們漸漸長大成人。但我們常常想念那樣的冬夜,溫暖只會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門課程。
⑩嚴寒來襲時,需要取暖,并且不讓一個人孤單。 (選自《讀者》,有刪節(jié))
《在冬夜里歌唱的魚》習題
1.從全文來看,題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題目表達了哪些感情?(4分)(考查文章的標題)
答: 。
2.理解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4分)(考查加點詞語的含義)
(1)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 。
答: 。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
答: 。
3.第③段中寫到:“罡風纏繞窗欞發(fā)出嗚咽,屋里的溫度升起來,熱量向著寒冷四散突圍。”這句景物描寫形象生動,請分析它在表達感情方面的作用。(4分)(分析小說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答: 。
4.第④段寫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請分析他們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動。(6分)(考查人物的心理)
(1)大姐: 。
(2)二姐: 。
(3)我和妹妹: 。
5.結尾寫到:“嚴寒來襲時,需要取暖,并且不讓一個人孤單。”這句話含義深刻,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4分)(考查結合文章內(nèi)容談自己的理解)
答: 。
《在冬夜里歌唱的魚》答案:
1. 【答案】 (4分)“歌唱”指:煮魚時候的聲響;冬夜廚房里的歡笑。(2分)感情有:家人的溫馨與快樂;關愛給他人帶來的溫暖。(2分)
2. 【答案】( 4分)(1)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2分)(2)給家人帶來快樂后的滿足感。(2分)
(答“給家人買回了魚”,給1分)
3. 【答案】( 4分)(1)“罡風嗚咽”營造出夜晚的寒冷氣氛,反襯家中的溫馨;(2)用“溫度升高”“熱量突圍”烘托我們逐漸增多的歡樂;(3)暗示對孤寡老人的關愛之情。(每點2分,答出任意2點即可)
4. 【答案】( 6分)大姐:期待吃魚而又裝著不在乎;二姐:迫不及待想吃魚;我和妹妹:因為即將吃魚,歡快難抑。(每點2分)
5. 【答案】( 4分)觀點(2分)。要點:艱難里需要以親情溫暖家人,需要以關愛溫暖別人。
《彎腰》查一路
①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摸摸口袋,一摸,驚出一身冷汗:身份證不在口袋!這玩意兒一般人很少動它,而我使用比較頻繁——我要用它取稿費。我努力地回憶,并且折回往郵局的方向走。
②郵局門口,一位老乞丐向我殷切招手。這老頭的胡子很長,我每次取了稿費都給他一元錢,他每天坐在郵局門口,見了我就像見了親人。
③他手里晃的就是我的身份證,我走過去,他不滿地埋怨我:喊你多少聲,你怎么連 頭都不回?是不是因為我是乞丐喊你你就不應?問題還挺尖銳的。想起來了,我是在掏錢給他的時候,把身份證給帶出來了。我一直行色匆匆,心里總覺得有好多的事要干,怎么會留心身后一個老乞丐的喊聲呢?
④本想把身份證拿了就走,沒想遇到了阻力:老頭拿身份證的手向后揚了揚。我心中老大的不快。他說,你得聽完我一句話:你是個好人,每次都給我錢,可是你在給錢的時候,從來不彎腰,錢往碗里一扔,哐的一聲,有時候還蹦了出來,那“哐”的一聲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⑤在我的想象中,他對我應該是感激的,不料,在他心里還積累了這么多的怨恨。我說,我很忙,再說,我不喜歡彎腰,從來也不曾向誰彎過腰。他說,不對,你剛才就在馬路的對面向一個人彎了腰。
⑥站在那里,我認真地回想。是的,剛才,就在馬路的對面,一輛小車停了下來。下來的是單位的一位領導,他對我有恩,是我可敬的大哥。他在車里看見了我,并把車停了下來,和我打招呼。估計我確實有點受寵若驚的意思。
⑦可是,我記得我只是點了頭,并沒有彎腰。
⑧老頭說,我一把這么長的胡子還會撒謊?我看得清清楚楚,你彎了腰。
⑨也許,我下意識地彎了腰。也許,在潛意識里,對誰彎腰對誰不彎腰已成定勢。
(選自《今晚報》2009年2月16日)
《彎腰》習題
1.“我”“身份證不在口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乞丐沒有馬上把身份證給“我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乞丐的說法讓我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語。
3.“我”向小車里的人彎腰的原因是什么?“我”又為什么會“受寵若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⑨段寫道, “在潛意識里,對誰彎腰對誰不彎腰已成定勢”。你思考一下,這個“定勢”指人們的什么行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乞丐想從“我”這里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彎腰》參考答案:
1.“我”在掏錢給郵局門口的乞丐老頭時,把身份證給帶出來了。
2.“我”在給他錢的時候,從來不彎腰,錢往碗里一扔,哐的一聲,有時候還蹦了出來,那“哐”的一聲讓人聽了很不舒服。 嗟來之食
3.因為對方是單位的一位領導,是一位對“我”有恩的可敬的大哥。
4.對有身份、有地位、有錢財、有恩于自己的人,一般都會彎腰;對沒身份、沒地位、沒錢財?shù)娜艘话愣疾粡澭?/p>
5.尊重。老乞丐認為,即使是乞丐也應有自己的尊嚴,也應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