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
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浮力計算方法
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1)、確定研究對象,認準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量法:F(浮)=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浮、懸浮時,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漂浮問題"五規律"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3)說明:
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 2/3ρ
分析:F浮 = G 則: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3ρ液
③ 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懸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 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
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浮力的方向與產生的原因
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看過“初二物理浮力的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