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對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語文的一大特征是隱性化,它關乎談吐、認識、理解、思維深度以及生活哲學,卻并非招搖于試卷分數之上。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語文水平的提高也并非一日之功,它是個逐漸遞進推進的過程。小學階段正是夯實語文基礎的最佳時機,基礎不牢不僅會影響以后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到生活工作的其他方面。但是由于其厚積薄發(俗稱皮厚)的特點,曾經一度,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語文被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令人欣慰的是,語文活動課學習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語文競賽的含金量也逐漸被重新估價。
活動課對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是把課堂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實踐中鞏固舊知識,發現并學習新知識的一個平臺。
一、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課的內涵
小學語文活動課即小學語文的課外活動,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主要是指學生在課外進行的各種聽、說、讀、寫的具體實踐活動。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以往只是強調注重課堂質量,忽視了語文教學活動課的輔導與實施。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應體現在努力創設和營造真實而有意義的語文學習環境和應用環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整合學科教學內容,采用議、演、畫、唱等形式,以活動為核心,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表達與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語文素養,進行交流與探究。
二、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課存在的問題
第一、認識問題。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教學過程趨向封閉,呈現的是虛假繁榮,學生缺乏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對于落實創新綜合實踐活動沒有多大幫助。
第二、方法問題。課外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可以積累學生的生活積累,鞏固學習成果。但活動究竟采取什么形式才能起到實效呢?這就涉及到方法。
第三、組織問題。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處在零散的組織狀態中,教師依據自身的認識,教學的需要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的安排,從積極角度出發,從一定程度激發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適應了教師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生成性資源,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但是由此導致的目標不明、方法欠科學的個性缺陷也暴露了出來。
三、小學語文課外實踐活動的評價及意義
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始終關注學生在活動中體現出來的信心、興趣、價值觀和世界觀,注重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適時采用師生互評、父母評議等形式,激勵內在動機。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和應用能力,避免甄別和選拔的負效應,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創造民主、充滿期待的氛圍。
加大語文教學提倡廣闊的學習空間,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我們應認識到課外實踐活動對語文學習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自覺遵循學生發展的內在規律,以課堂實踐為主陣地,以學生實踐活動為核心,以課外實踐活動為延伸,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而又深刻的提高。由此,就可以看出學生自我動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