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在未來社會里,文盲將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學習方法、不會自行更新知識的人。因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望子成龍的家長要指導孩子科學地學習,并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學習習慣是指經過有意識的訓練和潛移默化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性、自動重復的學習行為、心理傾向。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以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有規律、有節奏地活動獲得優質效果。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恒,強化訓練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個過程充滿著對意志的磨練。勤奮、自信、獨立、創新、嚴謹、謙虛等是良好的學習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奮、獨立、嚴謹、謙虛又是隨著習慣的形成,才表現出來的。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性格的基礎。
另一方面學習方法只有以習慣的形式固定下來,才能真正成為方法,顯現出應有的價值。一年之計在于春。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奠基時期。故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根據小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識的進行訓練和培養。
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應培養的學習習慣如下:
1.書寫整潔、一絲不茍;
2.計算認真仔細、快速正確;
3.審題認真全面,做題格式規范、畫圖符合要求;
4.計算完畢要驗算檢查;
5.課前預習,課后回憶復習;
6.聽課精力集中,活動積極參與;
7.作業獨立思考、按時完成;
8.知錯改錯,及時糾正;
9.勤學好問,積極求教;
10.今日功課今日完成等等。
三、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措施。
1. 教師要以身作則,起榜樣表率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的學習習慣許多是受教師行為習慣影響形成的。如有的教師板書時常潦草、不規范;做題、計算馬虎不認真,日久天長,學生模仿老師也就養成了不良習慣。因此,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時時處處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感染學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經過潛移默化,就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強化培養和訓練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老師只重視知識講授,大搞題海戰術,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師要端正教學思想,從提高學生素質出發,在教學中要向學生講清良好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意義。注意學生這方面的培養和訓練,不妨采取以下幾種方法:①要求學生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學習習慣中的每一項內容做起,持之以恒,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功到自然成。②教師要抓住每一個機會,不失時機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如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里,在口算時,比一比,哪位同學算得既快又對;板演、筆算、做作業時,比一比哪位同學書寫得仔細認真,工整規范;老師講課時,看誰精力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主動、正確,對做的好的要及時表揚、鼓勵。③舉辦作業展覽評比,對作業書寫工整規范、認真仔細、計算正確,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給予表揚、獎勵。④在評選三好學生,評選班干部時,可把具有良好學習習慣作為評選的一個條件,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比較自覺地按學習習慣要求去做。⑤當學生在學習習慣方面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鼓勵,更上一層樓;對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不要諷刺挖苦,要耐心糾正、具體指導、期待進步。
綜上所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