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學習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第一步
在工作中學習:工作中積累處理工作任務,與人溝通,也可以學習同事之間的優秀的做事技巧和方式。我對辦公室政治的敏感度為零,這樣就可以專注于工作的處理,避免人事間的消耗。
在工作外學習: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時間來學習,這個時間段沒有過多干擾,大塊的時間可以用來專注做一件事。其他零碎的時間可以用做適合零碎看的內容:英語,新聞等。
● 我要學什么?
通過下圖的金字塔,我會發現我自己現在每天正在學習和堅持的是在哪個區間里面:
對于成年后的知識工作者,如何提高金字塔的高度是最重要的問題,即知識學習要聚焦,選中一個方向走下去,持之以恒。對于自己不擅長的知識,你就需要知道誰擅長,爭取得到別人的協助。因為水平最高的人并非所有方面的水平都最高,只不過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么、缺少的是什么,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緊密跟同伴協作。-王志剛《你的知識需要管理》
總之一句話,學那些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的知識,讓自己的專業知識金字塔變得更高。
第二步
知識的獲取
搞清楚了目的,也知道了要學什么,怎么學之后,接下來我就要理清楚我能從哪里獲取知識。
注意,我說的是知識,不是信息,也不是數據。知識是我可以用來做用的,而信息和數據不一定是。優衣庫的視頻和郭美美被判刑的信息對我一點用都沒有;但是小米的饑餓營銷卻可以被我利用,成為我的知識。
所以知識的獲取過程包含了篩選的過程,那這些信息從哪里來呢?
1.書本:快速閱讀和主題閱讀的方式能讓我快速掌握某一領域的知識,對于暢銷類的商業書籍其實也有它的可取之處,你至少知道了當下大家都在談論什么。
2.微博:微博的技術類大V們都很少發生活類信息,他們更多的是干貨文章的推薦。
3.微信公眾號:優質的微信公眾號里面的文章你會發現很少雞湯,很干貨。
4.網絡云課堂:怎么樣既能學到東西又不用跑上海北京呢,那就去上網絡云課程吧。
第三步
知識的整理和保存
知識的淘汰更新非常重要,我們是知識工作者,不是歷史學家,很多信息甚至在我們收集到手之后就已經過期了。所以果斷拋棄我們當下用不到的知識,用斷舍離的方式來提醒我不要囤積“能用”但是當下對我沒用的知識垃圾。
對于收集的素材和資料,我會保存在兩個地方:
第一個地方是電腦,通過SVN和VPN我讓家中的電腦和公司電腦里的文件保持同步更新,避免了來回拷貝的麻煩。
第二個位置是網絡筆記,有道云筆記、網盤、印象筆記、OneNote等都是簡單的筆記軟件。
第四步
知識的分享
教是最好的學習,實現90%的知識轉化,分享是最好的方式。
那有小伙伴會說,哎,我自己都沒學好,哪敢提什么分享呀。你一定要等到自己學富五車,飽腹經綸之后你才有勇氣做分享嗎?我在豆瓣上分享了40幾篇讀書筆記,每一篇都廖有人問津。這樣也是一種分享啊,分享的過程我們強調的是輸出,你只要能找到輸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人回應你的。
課堂教學,公司內部培訓,網絡分享,文章分享,知乎問答等。
第五步
知識的利用
任何知識如果對你無用,就是浪費時間。
通過收集,整理和分享之后,你已經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的知識了,不光你的大腦里有,你還能SHOW出來,工作當中不正需要你這樣的伙伴么?
我也經常把學到的工作技能用到工作中,比如有一天早上看《視覺化你的會議》這本書,發現確實如果大家一起用畫筆,用貼便簽討論的方式,效果應該會不錯。于是下午的會議我們就嘗試了一把:
在工作中利用你所學到的東西,既能讓驗證所學,還能提高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第六步
創新臣妾做不到?
創新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但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你看一堆創新類的書籍是沒有辦法實現創新的,就像你看完外科手術的教學視頻,你還是不會動手術一樣。
當我們構建出了屬于我們自己的知識體系,創新就是在這個知識體系統的各個模塊前的跨界組合。I ONLY SEE WHAT I SEE;我們的創新源于我們已知的世界。你的知識體系越健壯、越豐滿、越經常更新,創新就會是一件小事。
第七步
回到原點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第一步:黃金圈法則。
通過前面的六個步驟,我想你可以將自己正在學的,或者想要學的知識進行定位了。
就像下圖我自己整理自己的:
就像一棟大樓的建設一樣,先有骨架,然后才有大廈:
●為什么階段: 我著重鍛煉的提問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
●獲取階段:我練習快速閱讀和主題閱讀,學習大V們的讀書方法;
●整理階段:學習時間管理、精力管理,斷舍離,如何做畫思維導圖,如何做筆記記錄;
●分享階段:學習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案,如何做好PPT來展示,如何通過行動學習和NLP來讓分享過程更加有活力;
●利用階段:主要是在項目管理中實踐,并學習結構思考能力,在匯報、溝通中提高效率;
創新階段:學習如何建立個人品牌,學習想到一個點子之后,如何快速成型,如何去試錯;這些點子有如何能應用在你的工作中——其實,工作就是一種創業。
通過以上的步驟,目前我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個體系能保證我在工作的時候該使用什么技能,該提高什么;也保證了我實現“兩小時高鐵生活圈”的時候,我可以自帶系統隨時和大城市的人群、網絡進行鏈接,隨處插拔。而在這些與工作與生活的鏈接中,我又在不斷更新我的U盤系統,保證自己不被淘汰。
最后
總結
互聯網思維不是工具,它是世界觀。這篇文章之后,你可以嘗試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了。愿每個人都可以像一個U盤一樣,自帶系統隨處插拔。愿每個人都可以和別人不一樣。
看了比學習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還看:
1.有效學習的十大方法
2.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學習兩個字,習比學重要得多
4.如何考察學習能力
5.主動學習要比安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