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漢中考時間安排
根據中考方案,各科目中,語文滿分120分,數學滿分120分,外語滿分120分,物理、化學(合卷)滿分12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滿分120分,體育與健康滿分50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滿分30分,總分680分。
中考前需要做什么準備
1、給自己制定好作息時間計劃。把每天的功課復習、文體活動、休息與睡眠的時間安排合理,防止復習期間一團糟。要按自己制定的計劃行事,使生理節奏感與心理節奏感同步加強。
2、現在已進入中考最后復習階段。嚴格按照中考考試上午開始時間與下午開始時間復習功課。例如:按照上午中考時間做一些語文試卷,有助于提前幫助自己進入中考狀態;也有助于消除對中考緊張氣氛的鍛煉。
3、每天都要以中考的心態做卷子。還要把每次做卷子都當成是在參加中考一樣認真對待。有些考生或許會認為:“我自己都做了好幾個月的卷子了,也不差這幾天吧!”如果抱著考前三天不做卷子,看一下就行了心態。這可能會導致真正的中考考試時,考場上找不到考試時該有的感覺,影響自己超常發揮。俗語有說:臨時磨刀,就算是不鋒利,也比之前強”。就是這個道理。
中考備考方法是什么
1、先計劃后學習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過程。只有訂好計劃再學習,學習才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忙亂性。
2、先預習后聽講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老師要講,課前預習是多余的;有些則認為,反正有些內容看不懂,預習等于瞎子點燈白費蠟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首先,預習是課前偵察,可打有準備之仗;其次,預習可使新舊知識聯系,有利于掌握新知識;再次,預習可以克服聽課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最后,預習可使聽課更專心,與老師配合更默契,從而提高自學能力。此外,預習的科目以自己學習上有困難的基礎學科為主,每天預習所花的時間,要服從整體計劃。
3、先復習后做作業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消化和深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回家后應把當天學的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的記下來,該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后再做作業。做作業時,第一不要看書,第二不要問別人,第三要有時間限制,只有這樣,作業才有實際價值。假如每次作業都是先復習,然后像考試一樣對待,那就等于一天一次考試,就不會出現作業100分、考試答不上來的情況了。
4、先調整心態后參加考試
考試的心態非常重要,同樣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態走入考場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心態良好、斗志昂揚就會促進思維,臨場發揮就好;心態不好、緊張焦慮就會抑制思維,臨場發揮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5、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
沒有獨立思考是學不好知識的。思考可以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使所學的東西更扎實,可以使大腦變得更靈活。所謂學問,就是要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中介,是深鉆的體現。當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應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求得別人幫助,但不要只問答案,而要共同探討,以求開拓思路。
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都說,那些經常問問題的同學,他們的能力要優于他人。平時,他們看起來似乎領悟得較慢,但在測驗或考試的時候,他們卻考得非常好。反之,那些平時似乎什么都懂了的同學,到了考試的時候卻往往發傻了,考不出很好的成績。
6、先打好基礎后靈活思維
學習必須先打好基礎,就是把書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牢牢掌握,尤其是基本概念。如果概念不清楚,即使死記硬背了一些知識,那怕是很用功也是不中用的。所以每當出現一個新概念時,必須搞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還要注意它同其他概念的區別,切不可概念還沒掌握就急于去做題,以至陷入題海而不能自拔,那等于拿鈍刀砍柴,既費時又費力,事倍功半。
當然,光打好基礎還不行,還要靈活思維。要把書本上的知識經過自己的理解變成有血有肉的知識,能發揮,能運用,能創造。
中考答題建議
考試時的干擾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情緒干擾,由于過分緊張,焦慮而干擾對知識的回憶,本來熟悉的知識難于再現,出現思維障礙,甚至頭腦中“一片空白”的現象,這時一定要平靜下來,自我減壓,使心態恢復正常。二是思維定勢干擾,如果遇到“似曾相識”的題目,容易套用過去解答該類題型的方法,而忽略了題目間的差異。有時最先想到的解法,盡管不適用,卻總不愿拋開,妨礙他法的選擇應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暫拋開此題,先做其他題目或換個角度思考,另作嘗試,以求順解。
中考和高考的區別
一、考試時間
高考時間相對固定,一般集中在每年6月7日、6月8日或6月9日,是高中升大學考試;中考一般集中在每年6月中下旬,是初中升高中考試,不同的地方具體日期不一樣。
二、考試層次
高考是國家級考試,全省統一考試,各地級市同時進行。中考是區域性考試,在各地級市所轄縣市區內同時進行。
三、考試命題
高考是各省級教育考試院單獨命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單獨命題或各省級教育考試院與教育部考試中心聯合命題,全省考生的試題相同,試題有一定的難度與區分度;中考是省內各地級市教育考試院單獨命題,各市試題都不一樣,試題較為淺顯。
四、競爭對象
高考考生的競爭對象是全省考生,競爭范圍廣;中考考生的競爭對象是全市考生,競爭范圍小。不過,參加中考考生眾多,競爭異常激烈。
五、錄取率
高考錄取率高,考上高中基本能上大學,只是本科和專科的差別。中考錄取率只有50%,考不上普通高中只能上職高、中專或技校。
六、錄取學校
高考考生按考試成績和省內排名可以就讀本科院校和大專院校,選擇范圍廣,省內省外不限地域;中考考生按考試成績和市內排名就讀高中,考得好的可以就讀省會和地級市的重點高中,一般的可以就讀縣級普通高中,差的只能讀職高、中專或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