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家長如何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在中考期間,學生們復習任務繁重,大腦處在重度緊張狀態,身體能量消耗多,食欲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規律被打亂,身體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生病。學生們應當適量做些體育活動,鍛煉身體,放松心情。而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家長們對中考的關注比考生有過之而無不及,考試已不只是考生自己的事了,也是家長的事,因此家長要用正確的態度面對中考。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中考家長應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考家長如何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我們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但關鍵是讓孩子維持良好的學習心態輕松學習。就像騎一輛破舊自行車,心情好騎得照樣輕松,很快到達目的地;但要是心情不好,就會越踩越沒勁越累。同樣的學習過程,也許最終也達到了同樣的目的,但感受卻會不一樣。
孩子進入青春期心理比較脆弱、常有叛逆傾向,一味責罵或強制性管教或過于瑣碎的指示都沒有用。孩子有情緒干擾的時候家長可別發火,更別吐出“不許你怎么樣”等貌似威嚴的話。我們是家長,更是孩子的朋友。孩子冷靜下來后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的,這時才容易接受你的教導。
如果孩子僅是固執,父母要比他更固執才有效,不能放任孩子無理取鬧。如果是情感上的問題,孩子能跟你傾訴最好;如果不講,就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變化,或留意捕捉孩子言語間流露的信息,但不要捅破,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可以陪孩子散散心,似無意聊別人,借助他人的情感故事有意識地引導,目的同樣達到。要鼓勵孩子善玩會學我們要注意引導孩子,電腦是作為學習的工具,而不是以看不健康片子、玩網絡游戲或聊天為目的;更不能讓孩子整天沉迷于看電視。要鼓勵孩子善玩會學:玩,玩得開心:學,學得專心。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間,學習累了,看看電視放松放松,又可以了解身邊的大事,一舉多得。
睡覺比吃飯更重要
家長要保證孩子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東西,不要為了孩子中考而刻意去改變穿衣、飲食等生活方式。有的家長看孩子馬上要中考了,給孩子買些鮑魚、海參等食品大補,還有些家長給孩子買名牌衣服鼓勵,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要讓孩子感覺中考的生活和平時一樣,這樣才能消除緊張情緒。
飲食方面,家長在注重營養的同時,不建議給孩子太大的變動。夏天比較炎熱,可以給孩子吃一些涼爽的食物。
“睡覺比吃飯更重要”,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當孩子覺得累了、煩躁的時候,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戶外散步,但不建議做劇烈運動,以免造成骨折等傷害,影響中考。也不建議帶孩子到電影院看電影,看電影后孩子也會感覺很累。
不以成績為風向標
面對中考巨大的心理壓力,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不恰當行為,家長要時時關注,并及時疏導。家長本身要正確看待中考,心態要放平和。只有家長心態平和,才能很好地影響孩子。
家長不要以成績為風向標,千萬不要孩子成績好就覺得了不得,成績不好就說“完了,你是不行了”這樣的話。有的家長把自己沒實現的愿望寄托給孩子,總是對孩子說:“我們就指望你了,你不行我們就白活了,我們為了你補課花了這么多錢,你得回報我們!”這些增加孩子責任和負擔的話都不應該說。
打好鼓勵的提前量
家長要勤與老師溝通,密切關注孩子的動向。中考的最后沖刺階段,孩子容易有一些思想波動,有的孩子會反問自己:“中考我能行嗎?”這時家長應該在平時交談過程中,告訴孩子“你能行,經過三年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累,你一定能行!”給孩子樹立信心。拿自己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比較,這樣容易使孩子自暴自棄,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努力學習的跡象時,一定要及時談心,并與老師溝通,鼓勵孩子。但要給孩子信服的、發自肺腑的鼓勵,不要做無理由的鼓勵。
家長可以創造條件,打好鼓勵的提前量。比如政治小測試的頭一天,督促孩子背題,告訴孩子好好背,這次考試看你的。成績出來后,孩子成績有所提高后,再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