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3政治知識點總結
初3政治知識點總結: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①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
②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③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
2、怎樣理解初級階段?
所謂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階段,這種不發達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
4、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什么?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什么?(理解)
“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一是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
8、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簡言之,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9、什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或怎樣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理解)
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國家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要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要地位。
10、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1、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12、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
13、為什么要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14、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就是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理解)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
15、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懂得)
黨的基本路線是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線,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體現,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16、怎樣理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理解)
這些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建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事業全面進步,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了新步伐,祖國統一大業取得了新進展,對外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1.2 適合國情的經濟制度
1、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么?
初3政治知識點總結:公有制
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
3、公有制經濟成分是什么?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4、國有經濟的含義是什么?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國有經濟。
5、國有經濟的地位及作用?(理解)
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6、集體經濟的含義是什么?
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為集體經濟。
7、集體經濟的地位及作用?
集體經濟直接體現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它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8、對待公有制經濟的態度是什么?
我們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9、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及作用是什么(理解)?
地位: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用:對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作用。
10、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是什么?
國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規,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1、分配制度是什么?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12、在分配中應注意的問題?
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差距懸殊,體現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