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5)
《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歸納
一、通假字
1.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詞類活用
1. 始舍于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2. 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4.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6.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8. 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 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1.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l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l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l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 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
2.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
四、狀語后置句
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五、多義詞
1.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2.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3.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⑸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仆碑)
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后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六、異義詞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詞。
2.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原因”。
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5.于是余又嘆焉。
古義:“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
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
《寡 人 之 于 國》知識點總結
(一)通假字
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失其時 無—毋,不要
2.頒白者不負戴于路矣 頒—斑,花白
3.涂不餓莩而不知發 涂—途,道路 莩—殍,餓死的人
(二)詞類活用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名—動,跑五十步,一百步。
2.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動—名,活著的人,死了的人。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動,穿。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動,稱王。
(三)一詞多義
1.于寡人之于國 對于
則移其民于河東 至
不求聞達于諸侯 在
趙氏求救于齊 向
2.以 請以戰喻 用
斧斤以時入山林 按
申之以孝悌之義 把
3.之 填然鼓之 襯字,不譯
樹之以桑 襯字,不譯
頃之,煙炎張天 音節助詞,不譯
4.勝 谷不可勝食 盡
予觀夫巴陵勝狀 美好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 超過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勝利
驢不勝怒,蹄之 能承受
5.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軍隊
將兵萬人 士兵
窮兵黷武 戰爭
(四)古今異義
1.河內兇:古,黃河;今,泛指河流。
2.五十者可以衣帛:古,可以以之;今,一個連詞。
(五)重點詞語
1.盡心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加強語氣。
2.無如寡人之用心者:沒有像。
3.鄰國之民不加少:更。
4.請以戰喻:請允許我,表謙;請回答,請你……,表敬。
5.數罟不入洿池:密;網;池塘,洼地積水。
6.雞、豚、狗、彘之畜:雞、小豬、狗、豬。
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謹,謹慎,認真從事;庠、序指學校;教,教化;申,反復陳述;義,道理。
8.而不知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9.王無罪歲:歸咎,歸罪;年成。
10.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吃。
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食物;約束。
12. 黎民不饑不寒:黎民、庶人、布衣、黔首、百姓均指平民百姓。
(六)特殊句式
1.直不百步耳 直……耳 只是……罷了,不過……罷了 固定句式
2.未之有也
下一頁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歸納的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