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知識匯總(2)
7* 桂花雨
課文的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
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生活美好的回憶.
8* 小橋流水人家
看到題目,不由想到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橋流水人家”。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園;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一個“愛”字貫通全文:“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這種愛不須任何理由,沒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只因為它是“我”的老家,“我”就愛它,低矮的平房,陰暗的光線,潮濕的地面,都改變不了“我”的愛。這種愛,是歲月侵蝕不了的,是記憶遺忘不了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
9、《鯨》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這篇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了一個意思:第一段講鯨的體形特別大。第二段鯨是哺乳動物。第三段講鯨的種類。第四段講鯨怎樣進食。第五段講鯨用肺呼吸。第六段講鯨如何睡覺。第七段講鯨的生長特點。概括起來,4-7段分別從四方面(食物、呼吸、睡覺、生長)講了鯨的生活習性。
作者用列數字,絕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鯨的特點加以說明。
課文首先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作比較,使我們形象的了解到,鯨比象大得多。接著,用列數字的方法說明鯨的體重,以此來說明鯨的“大”。然后,有一我國捕獲一頭鯨為例(舉例子),再次列舉具體數字,生動的說明鯨的確很大。。作者在介紹鯨吃食物以及鯨的生長時,用“花園里的噴泉”(打比方)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這種打比方的方法,使說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讀者理解。
課文第一自然段的說明方法:運用比較、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集中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大”。
★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作比較)
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列數字)
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列數字)
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
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打比方)
10* 松鼠(文藝性說明文)
1 小松鼠:漂亮、乖巧、馴良、可愛
2 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練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3、文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六個方面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課文理解:本文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作者主要采用了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給我們介紹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馴良的性格、乖巧的行為等特征。
11、《新型玻璃》
這篇課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課文前五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介紹每種新型玻璃時都是先講特點,再講用途。二是特別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過渡,且富于變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種夾絲玻璃不是用來防盜的”這句話來轉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開頭既連接了上文,又直接進入下一種玻璃的介紹,清楚明白。第4自然段的首句過渡逢場自然,令人感到親切。第5自然段的開頭則以形象的比喻引起讀者的注意,激起讀者的閱讀愿望。
用詞準確,表達生動形象,也是這篇課文在表達上的重要特點。
這篇課文重點應該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及作用,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著:總結全文,點明主旨的作用。
名 稱特 點作 用說明方法
夾絲網防盜玻璃自動報警防盜舉例子
夾絲玻璃非常堅硬安全可靠
變色玻璃隨陽光的強弱變色自動調節室內光線打比方
吸熱玻璃夏天阻擋陽光冬天阻擋冷空氣使室內冬暖夏涼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 使室內噪音減弱打比方
列數字
本文一共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這五種玻璃。
12* 假如沒有灰塵
1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2 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
3、灰塵的特點:細小;散射七色陽光;具有吸濕性能。
4、灰塵的作用:削弱陽光的強度;使天空呈現白色;調節氣候、形成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
13、釣魚的啟示
1《釣魚的啟示》中,我得到的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終生的啟示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句話中,誘惑人的“魚”是指:吸引人的,讓人喜歡的事物,如:金錢、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暫時能帶來一點方便的事。
舉例:學校里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沒人知道;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去歸還,還是將錯就錯?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叔叔,沖過去,還是等?
3、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法國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莎士比亞(英國著名戲劇家)
4、課文理解:
“我”和爸爸去釣魚,當“我”釣到大鱸魚時,“我”得意,當爸爸要“我”把魚放回湖里時,“我”急切地想知道原因,當爸爸堅持要“我”放了魚時,“我”乞求;當“我”把魚放回湖中,“我”依依不舍。事情過去三十四年后,“我”從中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嚴格的教育是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5、本文中我的心情變化: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1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課文理解:
本文記敘了“我”在人生道路上兩次身陷困境、面臨挑戰時,是父親對“我”的教誨使“我”得到了“走別一條路試試”的靈感和勇氣,從而走出困境獲得成功的事實,從中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15、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有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作者許地山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2、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其中,議花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作者通過花生的特點,贊美了默默奉獻、不圖虛名的品格。
3、許地山:筆名落華生,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А愛慕之心:心中產生喜愛、羨慕的感情。
В這句話運用了對比的寫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說明花生的樸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
5、父親的話有幾方面的意思?
答: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贊美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精神,二是教育“我們”要學習花生優秀的品格,做一個有用的人。
6、父親希望:“我們”做什么樣的人?
答:父親希望“我們”做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7、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
下一頁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知識匯總的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