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經典散文小學生
多讀散文可以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那你還想知道更多最短經典散文嗎?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最短經典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最短經典散文一
冬日漫步
我們也睡著了,一覺醒來,正是冬天的早晨。萬籟無聲,雪厚厚地堆著,窗檻上像是鋪了溫暖的棉花;窗格子顯得加寬了,玻璃上結了冰紋,光線暗淡而靜,更加強了屋內舒適愉快的感覺。早晨的安靜,似乎靜在骨子里,我們走到窗口,挑了一處沒有冰霜封住的地方,眺望田野的景色;可是我們單是走這幾步路,腳下的地板已經在吱吱地響。窗外一幢幢的房子都是白雪蓋頂;屋檐下、籬笆上都累累地掛滿了雪條;院子里像石筍似的站了很多雪柱,雪里藏的是什么東西,我們卻看不出來。大樹小樹四面八方地伸出白色的手臂,指向天空;本來是墻壁籬笆的地方,形狀更是奇怪,在昏暗的大地上,它們向左右延伸,如跳如躍,似乎大自然一夜之間,把田野風景重新設計過了,好讓人間的畫師來臨摹。
我們悄悄地拔去了門閂,雪花飄飄,立刻落到屋子里來;走出屋外,寒風迎面撲來,利如刀割。星光已經不那么閃爍光亮,地平線上籠罩著一層昏昏的鉛狀的薄霧。東方露出一種奇幻的古銅色的光彩,表示天快要亮了;可是四面的景物,還是模模糊糊,一片幽暗,鬼影幢幢,疑非人間。耳邊的聲音,也帶一種鬼氣——雞啼狗吠,木柴的砍劈聲,牛群的低鳴聲——這一切都好像是陰陽河彼岸冥王的農場里所發出的聲音;聲音本身并沒有特別凄涼之處,只是天色未明,這種種活動顯得太莊嚴了,太神秘了,不像是人間所有的。院子里雪地上,狐貍和水獺所留下的腳跡猶新,這使我們想起:即使在冬夜最靜寂的時候,自然界生物沒有一個鐘頭不在活動,它們還在雪上留下痕跡。把院門打開,腳步輕快,我們跨上寂寞的鄉村公路。雪干而脆,腳踏上去發出破碎的聲音;早起的農夫,駕了雪橇,到遠處的市場去趕早市;這輛雪橇一夏天都在農夫的門口閑放著,與木屑稻梗為伍,現在可有了用武之地,它的尖銳清晰而刺耳的聲音,對于早起趕路之人,也有提神醒腦的作用。農舍窗上雖然積雪很多,但是屋里的農夫已經早把蠟燭點起,燭光孤寂地照射出來,像一顆暗淡的星。樹際和雪堆之間,炊煙也是一處一處地從煙囪里往上飛升。
大地冰凍,遠處雞啼狗吠;從各處農舍門口,也不時地傳來丁丁劈柴的聲音。空氣稀薄干寒,只有比較美妙的聲音才能傳入我們的耳朵,這種聲音聽來都有一種簡短的可是悅耳的顫動;凡是至清至輕的流體,波動總是少發即止,因為里面粗粒硬塊,早就沉到底下去了。聲音從地平線的遠處傳來,都清越明亮,猶如鐘聲,冬天的空氣清明,不像夏天那樣的多雜質阻礙,因此聲音聽來也不像夏天那樣的毛糙模糊。腳下的土地,鏗鏘有聲,如叩堅硬的古木;一切鄉村間平凡的聲音,此刻聽來都美妙悅耳;樹上的冰條,互相撞擊,其聲琮,如流水,似妙樂。大氣里面一點水分都沒有,水蒸氣不是干化,就是凝結成冰霜的了,空氣十分稀薄而似有彈性,人呼吸其中,自覺心曠神怡。天似乎是繃緊了的,往后收縮,人從下向上望,很像處身大教堂中,頂上是一塊連一塊弧狀的屋頂;空氣中閃光點點,好像有冰晶浮游其間。據在格陵蘭住過的人告訴我們說,那邊結冰的時候,“海就冒煙,像大火燎原一般;而且有一種霧氣上升,名叫煙霧;這種煙霧有害健康,傷人皮膚,能使人手臉等處生瘡腫脹。”我們這里的寒氣,雖然其冷入骨,然而質地清純,可提神,可清肺;我們不能把它認為是凍結的霧,只能看作是仲夏的霧氣的結晶,經過寒冬的洗滌,越發變得清純了。
太陽最后總算從遠處的林間上升,陽光照處,空中的冰霜都融化,隱隱之中似乎有鐃鈸伴奏,鐃鈸每響一次,陽光的威力逐漸增加;時間很快從黎明變成早晨,早晨也愈來愈老,很快地把西面遠處的山頭,鍍上一層金色。我們匆匆地踏著粉狀的干雪前進,因為思想感情更為激動,內心發出一種熱力,天氣也好像變得像十月小陽春似的溫暖。假如我們能改造我們的生活,和大自然更能配合一致,我們也許就無需畏懼寒暑之侵,我們將同草木走獸一樣,認大自然是我們的保姆和良友,她是永遠照顧著我們的。
大自然在這個季節,特別顯得純潔,這是使我們覺得最為高興的。殘干枯木,苔痕斑斑的石頭和欄桿,秋天的落葉,現在被大雪掩沒,像上面蓋了一塊干凈的手巾。寒風一吹,無孔不入,一切烏煙瘴氣都一掃而空,凡是不能堅貞自守的,都無法抵御;因此凡是在寒冷荒僻的地方(例如在高山之頂),我們所能看得見的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因為它們有一種堅強的淳樸的性格——一種清教徒式的堅韌。別的東西都尋求隱蔽保護去了,凡是能卓然獨立于寒風之中者,一定是天地靈氣之所鐘,是自然界骨氣的表現,它們具有和天神一般的勇敢。空氣經過洗滌,呼吸進去特別有勁。空氣的清明純潔,甚至用眼睛都能看得出來;我們寧可整天處在戶外,不到天黑不回家,我們希望朔風吹過光禿禿的大樹一般吹澈我們的身體,使得我們更能適應寒冬的氣候。我們希望借此能從大自然借來一點純潔堅定的力量,這種力量對于我們是一年四季都有用的。
最短經典散文二
白色山茶花
席慕蓉
山茶又開了,那樣潔白而又美麗的花朵,開了滿樹。
每次,我都不能無視地走過一顆開花的樹。
那樣潔白溫潤的花朵,從青綠的小芽兒開始,到越來越飽滿,到慢慢地綻放,從半圓,到將圓,到滿圓。花開的時候,你如果肯仔細地去端詳,你就能明白它所說的每一句話。
就因為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所以,它就極為小心地絕不錯一步,滿樹的花,就沒有一朵開錯了的。它們是那樣慎重和認真地迎接著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過一顆開花的樹,都不得不驚訝與屏息于生命的美麗。
最短經典散文三
白 鷺
郭沫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最短經典散文四
春天吹著口哨
劉湛秋
沿著開花的土地,春天吹著口哨;
從柳樹上摘一片嫩葉,
從杏樹上掐一朵小花,
在河里浸一浸,在風中搖一搖;于是,歡快的旋律就流蕩起來了。
哨音在青色的樹枝上旋轉,它鼓動著小葉子快快地成長。
風箏在天上飄,哨音順著孩子的手,順著風箏線,升到云層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閃開了路,滴著黑色的油,哨音順著犁鏵地鏡面滑過去了。
呵,那里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靈鳥得啼囀?可有牛的叫?
沿著開花的土地,春天吹著口哨;
從柳樹上摘一片嫩葉,
從杏樹上掐一朵小花,
在河里浸一浸,在風中搖一搖;于是,歡快的旋律就流蕩起來了。
它悄悄的掀開姑娘的頭巾,從她們紅潤潤的唇邊溜過去。
它追趕上了馬車,圍著紅纓的鞭子盤旋。
它吻著拖拉機的輪帶,它爬上了司機小伙子的肩膀。
呵,春天吹著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個人的耳朵里,灌滿了一個甜蜜的歌聲——早!
最短經典散文五
天窗
鄉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開直,光線和空氣都有了。
碰著大風大雨,或者北風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關起來,屋子里就黑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鄉下人在屋面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陣雨來了時,孩子們頂喜歡在雨里跑跳,仰著臉看閃電,然而大人們偏就不許,“到屋里來呀!”孩子們跟著木板窗的關閉也就被關在地洞似的屋里了;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片;你想象到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猛厲地掃蕩了這世界,你想象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會使你的想象銳利起來!
晚上,當你被逼著上床去“休息”的時候,也許你還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灘,你偷偷地從帳子里伸出頭來,你仰起了臉,這時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掠過一條黑影想象到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的夜鶯,也許是惡霸似的貓頭鷹,——總之,美麗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會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啊唷唷!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來的宇宙的秘密;它會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件!
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會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任其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