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精美散文3篇
高中生精美散文:我在原地-看著那世界流浪.
什么時候變得不安,和沒有歸屬感。然后還一味任性地埋怨,這不是我的錯,如此焦躁,和孩子氣的自己。忍不住的想放逐和流浪。蘇看著依舊蒼白的自己,像蒲草一樣飄來飄去。
蘇第一次單獨遠行,是一個漫長的暑假,然后第一次見到他。蘇本來打算一個人從成都騎車去拉薩,騎了十來天,路過了西寧,西寧的小旅館有一面廣告墻,有一副漫畫吸引了蘇,是一個男孩夸張的頭像,下面寫了一行小字,包車電話,蘇想嘗試一下游客的感覺,就打過去,對方說純正的普通話,字正腔圓,可用他的嗓音說出來,有江南的溫潤與柔和,很是好聽,蘇和他約好時間。
他開著一輛老掉牙的軍用吉普,人卻干凈的過分,白色的棉布襯衣落落無塵,微笑,淡定,從容,透明,遠遠望去,還有一點點離索群居的味道。蘇微微詫異,可不曾過問,心血來潮地砍價,包車一天從50砍到30。他沒睡醒似的點頭。蘇還記得那輛車子還保留著老式的卡帶機,他放著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跟著一起吹口哨。這首歌,蘇后來聽了很多遍,都沒有他車上沙啞的卡帶好聽。
他突然開始自言自語,蘇不奇怪,也不發問。在那張磁帶反復的循環中,聽他講流浪的故事。他比蘇大了5歲,大學沒讀完就跑出來了,從北京到內蒙古,新疆,西藏,甘肅,青海······
西邊的空氣自由,他說。他到過新疆的塔城,那里有兵團的農場,大草原遼闊無邊。他說,人在邊疆感覺會不一樣,站在遙遠的邊境線上,風景其實很單調,有時候,出奇的安靜,安靜得像世界的末日,讓人覺得渺小,有時候,有很大的風,從邊境線上吹過來,走在風吹過來的方向,又覺得自己總算沒白來世上一遭。不知為何,蘇覺得他有些憂傷。他從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也許是一場戀愛的時間,厭倦了,也就走了。
蘇問他吃啥喝啥,他說,沒錢了,打點小工掙點錢,總能活著。一個月錢,他一人一車流浪在西寧,錢花光了,一個哥們收留了他,他叫那人叫嘮叨,是西寧人。嘮叨雖然話多,但人仗義,幫他拉點散活賺錢。那晚蘇和他們去文化街吃干拌面,像熟人一樣。蘇告訴他,過幾天就騎車去拉薩了。他隨口說,他也去。
那兩天,他借了輛自行車,帶蘇去轉西寧城,南山,北山,回民街,水井巷,有一次沿著湟水河向西騎,一直騎到人煙稀少的村落。蘇尤其喜歡沿著河流騎行的感覺,說不清楚為什么,蘇水有著格外的感情。蘇問他,這是西寧最長的河嗎?他說,不僅最長,還是整個西寧和青海的命脈。也許是魂,蘇說,他說,下次帶你往西邊走,那里有一個峽谷,蘇一定會喜歡。
蘇沒有想到,他真的和自己一起出發,更讓人不解的是,他一聲召喚,嘮叨也跟著去了。臨走前一晚,蘇去嘮叨家幫他們收拾東西,一個挺漂亮的女孩在門口等他,哭哭啼啼地不肯走。他一副不在乎的模樣,像個局外人。是嘮叨不停地勸,把女孩勸走了。她轉身的時候,敵意地看了蘇幾眼。
蘇問他,你女朋友嗎?他說,家里人安排的。
七月的一個中午,蘇他們三人從西寧出發,騎車去拉薩。一路上三人成了患難之交。蘇也終于明白,他為什么如此熱愛路上。路上的他,是發光的,如此自由,浪漫和,有靈魂。在他的自行車前面的車把上有一個他自己編的稻草人,他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阿睿。他瘋狂地踩著腳踏板,對著阿睿大聲的歌唱。
他非常的善變。有一次走錯了路,多騎了十幾公里,在掉頭的時候,他說,你們倆走吧,我就按著錯的走。他帶著懶散的表情,很欠揍的樣子。但不知為何,每個人都被他吸引。蘇猜不透他再次改變主意,愿意掉頭和蘇他們一起走的原因,一直貓掉進河里去了,他跳進水里把貓救起來,上岸后就忘了自己要獨行。
青藏線上的國道上時常能碰到騎車去拉薩的年輕人,蘇他們原先三人的隊伍變成七個人。這些人后來都變成了莫逆之交,有事兒就言語,沒事兒不聯系。
蘇后來去了北京上學,有一天蘇接到他的電話,說他回北京了,然后約在咖啡館。面對面坐著,蘇覺得有點荒唐。他告訴蘇,他剛從藏區回來,那邊正在下雪呢。大廈外面的三環路堵成了停車場,人人焦躁不安,人人帶著面具。蘇聽著那些遙遠的故事,心想,在城市的文明里,兩顆心貼不到一起去。
蘇說出去走走吧,兩人馬路牙子上坐著,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蘇索性把手機關機,這時候感覺才回來,他突然告訴蘇,他奶奶死了。那是蘇第一次見他哭,像個孩子。
蘇問他,還走嗎?他閉上眼睛,沒搭理蘇。蘇想起西寧的夏天,一樣的柳樹,不一樣的風。
奶奶葬禮結束后,他又出發了,臨走的前一天晚上找蘇,他們聊了一夜。蘇想起從拉薩回西寧的那晚,蘇他們幾個在餐廳吃飯。他去洗手間,鄰桌的幾個混混跟蘇逗貧。他讓蘇先走。蘇剛出門,他就抄起桌上的酒瓶拍人家。他打起架來不要命。直到警察來了他還沒有停下,滿身是血,帶著逼人的英氣。
蘇問他,怎樣看她這個朋友,他開玩笑說,怕飛的太遠了,忘記自己在哪兒,所以就需要一個坐標。蘇笑了,其實他也是蘇的坐標,蘇守在無聊的現實里,讓他替自己流浪。第二天蘇去學校,他睡在客廳的沙發上。等蘇回來的時候,他已經不見了。留下一張漫畫,一個妹妹的小女孩,腳踩小馬蹄,正在吃一片棉花糖。
蘇也不是沒有見他真心愛過。有一年的冬夜,有人砰砰敲蘇的門,他站在門外,胡子拉碴,蘇詫異地發現,他不在是初見面的那個面容蒼白眼神明亮的少年了,雖然,他還有蘇,依然年輕。蘇還是什么都沒說,進廚房先下兩包方便面,打兩個雞蛋,。他也什么都沒說,埋頭吃完,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愿意把他最難看的樣子給你看,你唯有心存感激。蘇看著他醉的不省人事的樣子,然后像哥們一樣照顧他。蘇什么也沒有問,聽他迷糊著嘟囔,真的走累了,要停下來了。可是蘇,還有誰,會替我們流浪。
一瞬間,蘇突然就想要流淚。
再次接到他的電話,是在夏天,他說,嘮叨要結婚了,去西寧吧。當年一起去西藏的朋友全到齊了。幾年未見,這些當初發誓一輩子在路上的人,大多數都停了下來,沒什么新鮮的,都是停在一個累的地方。那天,所有人除了蘇,都喝的酩酊大醉。
他們陸續回去了,蘇請了假,想多呆幾天,蘇問他下一站去哪?他苦笑著,蘇,其實我也妥協了。
從西寧出發,沿著湟水泱泱,奇峰延綿。水鳥流連。這就是他所說的峽谷。
他將手里的煙頭彈向遠方,站起來說,游泳去吧。蘇說她沒有帶泳衣。他做了一個切的表情,跳進了水里。像一條魚一樣,他游到蘇的面前,手抓住她的腳踝,蘇就防不勝防地落入水中。蘇聽見他大笑,一瞬間就沒了脾氣。等到了傍晚的時候,一切變得安靜。蘇看他在夕陽下平靜的面孔,淚流滿面。
幾年又過去了,蘇的生活變得平靜,他也再沒有聯系過蘇,但蘇知道,他過得很好,滿大街的報紙上都是他的名字,蘇笑笑,沒什么想法。
蘇混的不錯,卻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或許,生活是一灘百般無聊的河水,蘇并沒有把他游成江湖。
大學畢業之后,蘇繼續出發,從湟水往河的西邊走,穿過西寧城,穿過西峽谷,穿過日月山,穿過青海湖,穿過湟水發源的地方,當年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當踏上歸途的時候,蘇看見峽谷那張熟悉的面孔時想,其實那么多年,都是自己站在原地,看世界流浪。
高中生精美散文: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我的手指失去了靈感,再也無法寫出過往的那些文字。
朋友說我的文字是傷感加苦澀的,我只想說,我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堅強。怪自己偽裝的太好,把最真實的我深深藏在黑暗角落。
有人說過,越是想忘記的,永遠忘不掉,每每回憶起過去的一切,所有的場景都仿佛黑白照片,沒有顏色。無論那回憶是好是壞,忘不了,就把它當作是過去成長經歷。
承諾在愛情里面是什么?倒不如以朋友的名義繼續愛著你,只有這樣我才不會失去你。
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過以后才知道得失由不得自己。 一如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地堅持與放棄。
世界上最偉大的失望,就是我以為我很了解一個人,但在某一天,我才發現我從來沒有認識過這個人。而更令人失望的,是我發現這個我從來都沒有了解過的人,原來就是我自己。
我累了,心力交瘁了。 我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用淚水換來的東西是不牢靠的;我學會放棄,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我學會放棄,使彼此都能有個更輕松的開始。
隔著紗窗看天空的顏色,那是鉛灰色的,陽光星星點點的落在手心,我卻抓不住它的溫暖。
記得前不久,王菲和謝霆鋒在法國的“世紀重逢”。十年之前,他們分散離別各自尋找幸福的歸宿;十年之后,他們又恢復單身,開始一個人生活。命運總是這樣兜兜轉轉,把相遇變成重逢,我們總會有太多的感慨,而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卻也只是一句“好久不見”。
又想起愛玲的話,她說:世上最凄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互不相識,忽然有一天,他們相識,相愛,距離變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愛了,本來很近的兩個人,變得很遠,甚至比以前更遠.....
朱小燕說,她累了,她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高中生精美散文:走在春天里
春天就這樣來了!盛開的鮮花,滿眼的鵝黃柳綠,依依垂柳中有著另一樣的生機,花兒開得此起彼伏,先是桃花,家門前的公園里有一株最早迎春的桃花,也許是迎春向暖,根系深厚,在其他的桃花還在蘊育生機的時候她最早悄悄地開放了,本來前一天晚上我還在公園里散步的時候她還沒有什么動靜,可是,第二天早晨走過樹下就迎來一股人的幽香,讓人好是清爽!抬頭看去,花兒在山坡上招搖,很是美妙,于是來來回回地看個不休,一冬天的沉寂灰暗仿佛在這株鮮花面前消失得無影無蹤,春天就這樣來了!也許是花兒也有一種溝通,于是,幾天時間,公園里其他的桃花也都爭先綻放了,仿佛比其他地方的桃花確實早了那么幾天功夫,于是,迎春花也大方登場,桃花樹下的迎春花嬌嫩欲滴,再映襯著碧波蕩漾的湖水顯得另有一番情趣,于是走在鮮花盛開的小路中間,確實覺得開心至極。
牡丹園里的葉子也開始發芽了,桃花過后杏花美人梅榆葉梅玉蘭花也快樂地開放了,即使不成片的單株梅花在綠色草地的映襯下也是格外艷麗,確實每種鮮花有每種鮮花的美。
再抬頭,柳樹也開始慢慢綻出綠色,這份初春的嫩綠是最讓人沉醉的,垂柳依依傍水,讓走在他們身邊的人們都感到一種愜意,一冬的沉寂何況還有頗為嚴重的霧霾侵襲后人們對這春天的美景有了特殊的期盼和喜愛,是的,另有一種是發自心底的珍惜。
去年的大爆炸還埋在記憶里,那一聲轟響震醒了許多東西,人們的自省反躬,發于心底的慈悲,其實總覺得對于崇尚慢生活的天津來說,這一聲巨響來得有點不可思議,卻又是那么合情合理,在一個習慣了慢生活節奏的社會里,忽然被眾多浮躁侵襲,多少人茫然無措,多少制度不能先行,而摸著石頭過河又讓許多人挖掘了內心深藏的僥幸和無理。而朗朗晴天,因果相隨,一個老舊的設備在未經檢測潤滑高速運轉后失靈,爆炸就這樣發生,于是,就這樣成為人們心中永久的痛,先哲告訴我們,社會的前行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量變質變的過程,而不是一想就成,什么事都不能一蹴而就,量的積累就象這蘊育了一冬的鮮花,唯有足夠的耐性才能迎來這鮮艷的春天綻放在塵世中。
大爆炸后泰豐公園成了一個標識,環爆炸區3公里,泰豐公園到爆炸中心正好直線距離是三公里,爆炸后一個月公園里死氣沉沉,不只人不敢外出,就連蟬鳴也消失,而二三個月后喜鵲就開始在公園中漫步,今天在爆炸七個月二百多天后的春天里,泰豐公園里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情形,公園小路上早晚跑步走路的人已經很多,年輕人矯健的身姿伴隨著天空的風箏更有一種讓人投身于運動的沖動,孩子在綠地上放風箏,老人在椅子上曬著太陽,一家人出游時有幾棟小帳篷,更小的孩子拿著風車抱著小球,輕松快樂的情景讓人難以想到幾個月前的爆炸是那樣恐怖,那天夜里多少人躲在泰豐公園熬過那苦痛的一夜,也許那一夜公園里的人會終身銘記泰豐公園,人們站在空地里盼望天明,那又是一種什么樣的苦痛?而春天就這樣來臨,給泰豐公園帶來勃勃生機與活力,各種花爭先開放,仿佛在告訴人們對今天的美景當更要珍惜珍重。
泰豐公園就在家門前,和九大街還有一段距離,路上坐一段公交走一會,不太趕的時候,也到八大街的沿街公園走走,八大街的沿街公園大概有十多個小公園構成,有玫瑰園芊卉園什么的,里邊各有特色,同樣收集了各類同品種的各種植物,時有幾種讓人驚艷的花種,讓人感覺仿佛活在仙境中,一冬天沒怎么在八街走,實在是因為過于沉悶,不過春天來了,就慢慢在里邊走走,各種綠色植被已經綻綠,花也也開始開放,荷花池里也仿佛有一種悠揚,走在這樣的花園里,仿佛聽到小草萌發的聲音,園林工人們在澆水重新種植各種植物,確實給人一種生命的享受。
走在春天里,讓人快樂無比,玉蘭花的端莊香氣都讓人癡迷,社會越來越進步,身邊的一切也變得越來越美麗,這一切都來自于這個社會上每個生存其中努力上進的結果,社會有社會的規則,自然有自然的法則,在悲天憫人尊重自然規律中更加讓人感到珍惜的快樂。
一切有因有果,美麗就是這樣美麗著,社會會越來越好的,時代的進步蕩滌了許多污泥濁水,所謂垃圾也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換一種思維,這個世界哪里不是美麗?
走在春天里,一切讓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