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比賽5篇
高中散文比賽:青磚黛瓦的宏村
為時不多的大學生涯里,我們有了一次與寫生同步進行的旅行,來到美麗的皖南黟縣古村落。5月5日早上大巴車載著滿車的倦容從我們萬般厭倦的城市出發了。
八小時的行程,進入了安徽境內,一路上藍天白云,大山聳立。車子沿著一條寬大的溪流,伴著隱約的清脆流水聲,在一座座山的俯視下走過,那種威嚴的氣勢,直逼人心。
住處的伙食如小鎮一樣很清淡,每天的早餐是一個饅頭一個雞蛋一碗粥外加上兩碗咸菜,頭幾天怎么都是適應不了,后來也吃得不亦樂乎。6日早上導游領著兩百多人涌進村子,打破了寧靜村莊的安詳。青磚黛瓦,像一首古老的悠揚的民歌,這種寂靜的美,需要孤獨地來欣賞。每天早上村里子的冷空氣還回蕩在空氣中,我便背著相機鉆進村子深處采景。迷宮一樣的巷道幾乎每條都走過,卻永遠也不記得方向。空氣中彌漫著淡黃色的光輝,毫不吝嗇地灑在村落的每一角。村子入口的兩棵高大古樹,形如利劍,直刺天空。猶如堅挺的將士守護著村落數百年不動搖。村外的南湖四周青石鋪展,藍天白云跌落水中,水天一色。湖邊不乏聊天的老人,浣紗的婦女,嬉戲的頑童,游客們從旁走過,不時向湖中撒下一片片笑聲……南湖正中有一座南北向的拱橋取名“畫橋”。當清晨的光輝灑下,湖邊的居民、湖中的畫橋、遠處的山脈連在一起,配上湖中滌蕩的倒影,便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這樣融洽的手筆,過往行人無不贊嘆。
每天早上進村繪畫之前,總要不知覺地花上幾十分鐘尋找合適的地點。晨暉未散,露珠還掛在草尖上未滴落,小鎮便開始忙碌起來。南湖邊圍了一整圈采景畫色彩的學生,村子里走幾步就有幾家做生意的小店,拉貨的馬車和拿相機的游客絡繹不絕。青磚黛瓦,一塊塊青石板所承載的,是歲月的車輪,被碾得那樣破舊,卻仍然堅硬,連接著古與金的對話。多少年風雨的沖刷,才使得村子的每個角落都注入了如此豐富的韻味……腦子里閃過無數的畫面,眼睛不斷在畫紙和眼前的景色之間徘徊。“取景、構圖、透視……”課上的概念反復在腦中出現。只有安靜坐在某處,才能細細體會這沉靜的美,嘈雜之中,太浮躁。
高中散文比賽:守望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孩子,你的自尊,我來守望。
時光倒流,指針停在2005年9月1日。
扶桑神樹妖艷嫵媚,陽光在盛開到酴醾的花朵上翩翩起舞。我揣著一顆忐忑而充滿憧憬的心第一次走進教室。五十雙眼睛閃閃發亮,我聞到了空氣中純凈而渴求的味道。我知道,是緣分讓我和這五十個孩子不期而遇,我要讓你們過得快樂、安好。
日子在美麗中推進,直到有一天,一場運動會的開幕式表演打破了這種甜蜜的信任。準備工作就緒,廣播里循環播放著《運動員進行曲》,孩子們臉上寫滿興奮,像小鳥一樣恨不得馬上飛出教室,落在操場這個快樂的枝頭。突然,一個小男孩輕輕站起身,說:“老師,有點事情想跟您在教室外面說。”
我詫異地忘了望他。他臉上帶著鼓了無數次勇氣的表情,嘴唇緊緊抿著。我知道他很緊張,就像往常一樣拍拍他的肩膀說:“怎么了寶貝?”
他委屈得眼淚快下來了,都不敢看我的眼睛,小聲但決絕地說:“老師,我……不想……穿短褲參加開幕式……”
我怔了一怔。學校要求班級服裝統一,我班隊列的服裝早就說定了短袖短褲,之前也沒有同學提出異議。況且現在馬上要進行開幕式,進場音樂都迫不及待地響起來了!這個時候他提出這樣的要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見我沒說話,他的眼淚沒忍住,小小的面頰上掛著的淚珠閃閃發亮。“老師,我不是有意的,我猶豫了好久。如果實在不行,我就不參加班級的隊列了,我在看臺給班級加油……”
看他小小的肩膀因抽噎而輕輕聳動,我的心不禁揪了起來。這個孩子勤奮上進,溫和大方,和同學相處的很好。這個意外絕對事出有因。我本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他為班級考慮,放棄自己的想法,但我轉念一想,孩子如此決絕,肯定不希望聽到我這樣的話。
“好吧,你可以穿著長褲站在隊列里。但是要答應老師,雖然服裝不統一,但是步伐要更整齊,口號要更響亮。你能做到嗎?”
他的眼里星光一閃,一朵花開在了臉上,好像見到了夢寐以求的珍寶!真是孩子啊,哭哭笑笑的,我心里暗暗說到。
我沒有追問理由。直到很久以后開家長會,他的家長才跟我講了具體情況。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被開水燙傷,傷勢嚴重,做過很多次手術,腿上留下了重重疊疊的疤痕。在這個最愛美的年齡,他怎么會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呢?
我只記得那天的開幕式進場,他是最昂首挺胸的一個。他的手臂因太用力而略顯僵硬,他的嗓子因為拼盡全力喊口號而沙啞異常。孩子啊,和你的自尊相比,“服裝統一”顯得多么微不足道!老師愿意用自己的微薄力量,細心守護我們前世五百次回眸才得到的緣分,為你自尊的幼苗創造一方沃土,為你未來的自強給予一份展望。
高中散文比賽:古色古香的西遞
8日隊伍輾轉來到西遞,毒辣的太陽烘烤著整個村子。村口矗立著一座三間四柱五樓的青石牌坊,崢嶸巍峨,見證著這座村落的興衰。太陽雖烈,天空卻藍得那么純粹,沒有意思雜質……
拿著相機在村里晃蕩,每一處無不顯示著它的滄桑,數百年的洗禮,沉淀了濃厚的底蘊。每一處建筑,每一個浮雕,每一株花草都好像有它們專屬的故事和寓意。青石路旁的小溪流,好像帶著隔世的醇香,流過每家每戶,在今世休息片刻。
我像一個走進鄉村的記錄者,盡力去發現村莊的每一處的美。不為其他,只為能讓自己久久浮躁的心得到安撫……
烈日過后的幾天下起了雨,我細細體會著小鎮的喜與悲。趁著小雨后漫天的云霧還未散去,我們來到了南屏。村里的巷弄層層疊疊、回環往復,迷倒來往無數游人。雨后的村莊更是惹人喜愛,巷中青石板上還留有積水,將古老泛黑的墻體和鏤空雕刻的窗花一齊倒映在一小灘水中。嬉戲的三兩孩童專挑水坑踏過,濺起的水花濕了鞋褲,留下稚嫩的笑聲,朝巷子盡頭跑去。
在一條鄉村公路上,抬頭便可見四周層巒疊嶂的高山,雨后的山頂云霧繚繞,像九重天上的仙霧落到此處,空曠明朗。雨霧籠罩著群山,群山庇護著村莊,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那片與世隔絕的桃花源。路旁開闊的農田里,農民正在耕作,一大群白鳥圍繞著農地在地空中飛著,一幅極美的和諧畫面。人與動物和諧的內涵,用眼前此景來詮釋,再合適不過,處處都能感受到村莊的古色古香。
高中散文比賽:爺爺的拐杖
爺爺已走了30年了。30多年的時光褪去了我心中殘留的音貌,但爺爺的拐杖卻總在不經意間晃動在我的腦海里。
爺爺的拐杖其實就是一根棍子。有點彎曲比竹桿略粗的小棍,就是伴著爺爺走過了他步履蹣跚的時光的知己,長時間的勞作使他身體彎曲變形,遠看猶如一張獨立行走的弓,拐杖成了支持這張弓不再彎曲的弦。我曾經想過有錢后給爺爺買一根好看的拐杖,然而,爺爺總是說買的拐杖不如自己的這根結實,父親和叔叔給爺爺買的拐杖,也被爺爺當收藏品放起來了。爺爺在80歲的年紀才開始用拐杖,晴天拐杖是爺爺的支柱,雨雪天,拐杖成了爺爺的貼身保鏢,傍晚,拐杖是爺爺的航標,這根自制的拐杖陪著爺爺走過了余生。我遇到爺爺時,總想攙扶著他,爺爺總擺手示意不用幫忙,說你來了在我身邊就行了。
爺爺的拐杖很難看,不但形狀不盡如人意,而且上面全是污垢、一層黑泥。我幾次把爺爺的拐杖藏起來,想讓爺爺用新買的拐杖,每次爺爺都是憤懣地責怪我,沒有辦法,只好再給他拿出來。我有時找個刀片什么的把上面的污泥刮掉,或用水洗凈些,爺爺倒好,非但不領情,還怪我多事。我有時氣得要把拐杖折斷,因畏于爺爺的威嚴不敢冒昧行事。我有時想,為什么爺爺對這根破拐杖如此愛惜,是不是有什么秘密?
在夏天的一個風輕云淡的晚上,經不過我死皮賴臉的糾纏,爺爺終于道出了拐杖的故事。
爺爺兄弟五個,在農村算是大家庭了,排行最小,人稱老五。爺爺從小就是個不安分的人,基本上不做農活,在社會上結黨營私,成立了一支小隊伍,有人說他們是老缺(當地人對土匪的別稱)。爺爺告訴我因為村里常有鬼子和偽軍或雜軍來擾,成立隊伍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這一帶的平安。那年,日本鬼子要修鐵路,經過我老家,兵荒馬亂的年代誰也不愿意靠近鐵路。鬼子是什么人啊,出動了軍隊逼迫村里人搬遷,村里人都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家,鬼子進村的時候,我爺爺和隊伍不在家,回來見鬼子包圍了村子,爺爺很生氣,把隊伍停在村外,只身一人進村同鬼子交涉,要求鬼子繞道修,別把村人趕出去。你想鬼子能干嗎。爺爺見鬼子來了不過20個人,就悄悄地出了村,集合好隊伍,分批進入村子,爺爺他們沒有槍,只有刀,他們把刀藏在身上,一人盯一個,突然都拿出刀砍向鬼子,鬼子還沒有明白過來怎么回事,就有幾個鬼子死了,其他的鬼子慌作一團,邊退邊向爺爺他們射擊。為了近距離同鬼子戰斗,爺爺命令隊伍,緊追不放,然而,刀和槍的勢力懸殊太大,爺爺他們有10多人死在了鬼子的槍下,其中有爺爺的大哥,也被鬼子打死了。爺爺的大哥不是爺爺隊伍的人,見自己的弟弟同鬼子打起來,順手從地上抄起一根棍子和鬼子打,這根棍子就是爺爺現在的拐杖。殺了鬼子后,怕鬼子回來報復,爺爺就把隊伍解散了。迫于爺爺不要命和要炸鐵路的揚言,鬼子的鐵路最后還是改道修了,要是你留心的話,你會發現從濟南到德州這段鐵路在王子付村處有一個向西拐的彎,這就是爺爺不要命的倔強造成的。
爺爺的大哥死后,爺爺一直保存著那根木棍,視為珍寶,爺爺曾后悔自己的沖動讓大哥死在鬼子的槍下。
爺爺80歲的時候,把那根與大哥并肩戰斗的木棍當作自己的拐杖,說是和哥哥一起度過余生。
高中散文比賽:旅行的尾聲
臨走前一天晚上,突然又降瓢潑大雨,不知是不是老天在表達它的不舍。朋友說想進村看最后一次夜景,我們二話不說,撐著雨傘,三人踏著地上厚厚的積水,在雨中瘋狂地穿梭,到村子里轉了最后的一圈。紅色的燈籠仍然掛在墻上,路上幾乎已經沒有了行人。青石板、馬頭墻被雨水狠狠地沖刷著,也許就是如此數百年的雨淋日曬,才有現在厚重的歷史感……
旅行的意義,大概就在于沿途的風景。大千世界里,美麗的的景色永遠欣賞不完,重要的是能在旅行的途中,讓心靈得到釋放,讓靈魂得到洗滌。旅行如此,生命亦如此——生命的深度,應是我們畢生之所求。生命的沿途,荊棘叢生,充滿未知,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便決定了我們看事情的角度。旅行,它更像一場修行,用許久的歷練,修來一顆波瀾不驚的內心。生命的意義,大概就是讀書、
遠行、寫字和思考。
我拿著相機記錄我感受到的古村落的氣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我的專注。發現美的腳步,從沒停止過。
我像一個小偷,偷來了十天散漫的時光,很自由隨性無拘無束。十天的小鎮生活,將膩未膩之時便返程。也許很快就會忘記這些天的心情,但是我希望,這被古韻浸染的純凈的記憶能在心里停留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一份細水長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