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名字散文5篇
每個人的名字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寄托著父母的希望。那你還想知道更多三年級名字散文嗎?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三年級名字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名字散文一
每個人的名字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寄托著父母的希望。今天的小記者課上,老師突然問我們喜不喜歡自己的名字,老師的話音剛落,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曾嘉基脫口而出:“我不喜歡我的名字,因為我的名字有諧音,大家愛把我叫成‘家雞’”。李子木說:“我也不喜歡我的名字,我轉學到這兒來以后,有的叫我‘李林’有的叫我‘李子林’”。有的同學說自己的名字不夠響亮,還有的說筆畫太多,今后自己成明星以后給人簽名太復雜……
“那我們今天就來給自己起個喜歡的名字吧!”老師微笑著說。這時,有的同學在那里抓耳撓腮,好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同學提心吊膽,害怕自己把名字改錯了,鬧個笑話;只見曾嘉基刷刷幾筆就寫好了;更搞笑的是謝志誠拿出字典,閉上眼睛,口中還念念有詞,好像在求上天保佑他翻到頁碼的最前面的字是個好聽點的字;還有的同學在那里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一個合適自己的名字。過了一會兒,老師把同學們取的新名字收上去。
開始點名了,我非常想知道大家都起了什么名字。“諸葛亮!”只見曾嘉基騰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聲說到:“諸葛亮到!因為我想像諸葛亮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神機妙算。”教室里爆發出一陣陣掌聲。“梁吉如”,沒人答應,“梁吉如!”老師又叫了一遍,大家的目光也在四面搜尋,忽然看到梁雙從座位上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怎么起了個女生的名字啊?不過你現在這么害羞的樣子倒像是個女生。”劉禮誠大聲說。大家馬上笑成一團,有的捂著肚子,有的笑得前仰后俯,有的笑出了眼淚。終于,老師念到了我,我站起來叫到“孫微微到!”時,老師問我為什么會取這個名字,我說:“因為我想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用微笑面對生活。”
今天這堂作文課真有趣,看來起名字也是一門藝術。
三年級名字散文二
我的姓名叫徐啟元,生日2002年12月30,今年10歲啦!我是個特別喜歡畫畫、寫書法的小女孩,現在就讀于文化小學三(7)班。
今天我為大家解讀一下我的姓名,這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我的名字有兩層意思大家一看就能猜出我是元旦前出生的,我主要說一說關于我名字的另一層意思,這可是爸媽對我的期盼哦!
“徐”有慢慢、逐漸的意思,“啟”有啟動、開始的意思,“元”有第一、首個的意思。把這三個字合起來就是要我逐步做第一。唉,老爸老媽為我起這個名字真是用心良苦呀!我一定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呀!我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地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聽爸爸說我的名字還有一個小故事:因為媽媽懷著我時在幼兒園上班,所以我一生下來,園長阿姨就為我起了個“園園”的小名,叫起來很親昵。后來老爸希望我能出類拔萃,就把“園”改成狀元的“元”。
哈哈!我的名字還是很有趣的吧!
三年級名字散文三
說起我的名字還有些來歷。據說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天上的月亮又圓又亮,爸爸媽媽就給我起名“玥玥”。為了表示對媽媽和姥姥的感謝,就把媽媽和姥姥的姓“蔣”和“陳”,放在了我的名字中,將陳改為“辰”,就成了:“黃辰蔣玥”。玥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古代傳說中的一顆神珠。爸爸媽媽希望我的生命明如皎月,燦若星辰。
我的名字很多人聽了印象很深,使我成了一個小“名人”。但也給我帶來了一些麻煩。媽媽說當初上戶口時,戶籍阿姨說電腦里沒有玥字,只能在家等通知,足足等了兩星期呢!本來媽媽想去銀行給我辦張卡,把壓歲錢存上,但是沒打出玥字,卡沒辦成。盡管這樣,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小麻煩,我依然喜歡我的名字,因為它寄托了爸爸媽媽對我的希望和愛。
三年級名字散文四
我的名字叫李昊然,你們知道我名字的來歷嗎?呵呵!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這個名字是媽媽起的,當時媽媽又是查字典,又是查詞典,還查了電腦,好長時間都沒找到合適的名字。最后媽媽發現昊字很好,就說給爸爸和姥爺聽,他們都說有點單,媽媽又找了個然字,這個名字就叫李昊然了。
媽媽想讓我的心胸象天和地一樣的廣闊,大有作為。
可我不是很喜歡這個名字,但還是很好的,我真想給自己取這樣一個名字:叫李爽,好聽吧!
三年級名字散文五
說起姓,你肯定會想起《百家姓》。我的姓在《百家姓》中排得還算靠前,我姓楊,名之豪,叫起來挺響亮的。
姓楊的名人很多,中國第一位飛向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他是楊家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楊紅櫻是當代兒童文學女作家,她寫的《淘氣包馬小跳》,受到全國小學生的喜愛。還有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等人,這些名人與我同姓,讓我平添了幾分自豪。
小時候,我的名字叫楊豪。剛開始,我可喜歡這個名字了。因為“豪”代表自豪,我乃楊家的自豪,多棒的名字!想不到有一天,語文老師上《畫楊桃》這一課,我是美術課代表,老師叫我到黑板上畫個楊桃給同學們看。她說:“請楊豪畫個楊桃。”全班哄堂大笑,因為“楊豪”和“楊桃”讀音相似,從那以后,同學們都叫我“楊桃”。我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你們叫我“楊桃”,我就不理你們。可同學們叫我“楊桃”叫慣了,到后來我不想理也不行。所以后來爸爸為我更名為“楊之豪”。
與“楊豪”相比,“楊之豪”這個名字包含更多意義。這個“之”字出自“之乎者也”,有點古色古香。古文嘛,讓人覺得更有學問,必定是爸爸媽媽希望我做個有學問的人。而且“之”的形狀是一波三折,彎彎曲曲,表示人生道路并不平坦,難免會有挫折坎坷。爸爸媽媽希望我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做生活的強者。我想,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生活的強者才是楊家真正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