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學科學習方法 > 語文學習方法 >

道士塔散文教學范文3篇

時間: 如英2 語文學習方法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道士塔散文教學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道士塔散文教學范文一

  一、教材分析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屬于現當代散文。單元教學目標是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語言。從而實現能力遷移,完成閱讀教學在高二階段安排的“著重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的任務。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作者描述了我國古代極其珍貴的敦煌文物被掠奪的經過,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將我們帶進了中國文化的深處,去反省釀成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文章突破一般史實平板式敘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對王道士肆意破壞敦煌文物,出賣敦煌文物的經過進行了生動而具體的描述。敦煌文物的損壞流失,點點滴滴都是那樣的撼動人心。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震撼了讀者的心靈。體會作者痛苦憤怒而又無奈的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際,分析本文特點,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劇命運及其發生的原因。

  2. 體會作者貫穿全文的悲愴蒼涼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語言特色。

  三、教學方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文本研習、問題探究、活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的語文素養,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讀”和“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

  通過文本研讀,了解敦煌悲劇的歷史,感受作者的悲愴之情。通過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間的對話,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對話的語文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文化散文的教學,必須讓學生有身心的投入。為了讓學生初步體會文章的意境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首先讓學生觀看一組敦煌文物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進入本文的情境:這么珍貴的敦煌文物,卻大量流失海外,我國研究敦煌學的專家們只能憑借高價買來的影印本或縮微膠卷,在放大機前展開自己的鉆研。這是一種怎樣的屈辱,一種怎樣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這一文化浩劫, 展示了那觸目驚心的一個個片段。

  2、作者簡介

  為了讓學生對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對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對作者做了介紹。余秋雨,浙江余姚人,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藝術理論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理學》,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行者無疆》《借我一生》等。

  (二)研讀文本,問題探究

  1、課文共有四個章節,請速讀全文,擬寫標題。

  明確:(1)悲劇與小丑 (2)刷把與鐵錘 (3)混蛋與強盜 (4)仇恨與奮發

  2、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悲劇”?“一個民族的傷口在滴血。”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敦煌是中國和人類燦爛的文化瑰寶,但是外國文化強盜只用極少的錢物,用欺騙的手段將它的大部分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掠奪去,以致今天,中國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院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卷來研究,這怎能不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作者怒王道士之愚蠢、恨清政府之腐敗、哀國寶之喪失的沉痛心情溢于言表。

  3、為什么說“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

  明確: 一個愚昧的湖北農民,卻成為莫高窟的主持,把持了中華民族最為燦爛悠遠的文明。為了獲取滿足私欲的錢財,他用大量珍貴的文物換回了少許的錢財。這無疑是一個小丑式的人物。但敦煌文物慘遭劫掠,根本原因在于當時的封建社會制度以及腐朽的統治階層。

  4、王道士這個小丑的主要罪行是什么?

  明確: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狀主要有4點:

  ①他往洞窟中寶貴的壁畫刷上白石灰;②他毀掉珍貴的雕像,塑上天師靈官像;③他把經卷隨意送給官員;④他以極低的價格把價值連城的文物賣給外國人。

  5、讀第一二部分中的有關王道士的描寫,指出他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對此的態度。

  明確:無知,愚昧,猥瑣,卻自鳴得意。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用詳細的筆觸描寫了王道士對敦煌文物愚昧的破壞行為。當時,正是西方的藝術家們風起云涌的新時代。而在中國,我們的王道士此時此刻卻在賣力地摧毀以往的輝煌,并且自得地讓自己的涂鴉作品取而代之。對王道士無知的所作所為作者既感到憤怒卻又無計可施。作者在這里用了幾個詞“認真”“憨厚”“達觀”,表達了自己的痛心疾首。再看第四段,“像頑童堆造雪人,這里是鼻子,這里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胡子,像模像樣。”更是對王道士所作所為進行嘲諷。

  6、王道士固然有罪,但作者卻說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劇,為什么?

  明確:王道士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一個中國平民,無知、愚昧、貪小利、畏縮,要讓他來承擔這巨大的文化重罪,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那么,誰是敦煌文物被掠的罪魁禍首呢?

  在第三部分,作者的批判鋒芒進而指向了整個腐朽的清政府,指向封建社會制度以及腐朽的統治階層。王道士發現了密室藏寶之后,懷著一種邀功請賞和希望能引起官員重視的心態去努力,卻一直徒勞無功。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來的卻是風塵仆仆趕來的外國冒險家斯坦因們。在重金面前,王道士經不住誘惑成了販賣國寶的同謀。如果說王道士是因為無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的話,那么擁有所謂“經邦濟世”之才的官員們在整個事件中則表現出令人扼腕的腐敗與瀆職。他們對國寶的漠視程度令人吃驚,無論是略懂文物的道臺,還是為押送猶豫不決的巡撫,他們要么不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當回事,要么就從中趁機大撈特撈。這種觸目驚心的罪行,更成為作者批判的中心。

  7、從課文找出并體味作者憤怒批判清政府及其官員的句段。

  明確:(1)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圣地,怎么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哪里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里怎么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2)第三部分第3,4,6,14自然段。 (3)他們在沙漠燃起了股股炊煙,而中國官員的客廳里也正茶香縷縷。 (4)偌大一個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8、朗讀第三部分第8段,外國人騙走的文物清單。老師投影補充:外國文化強盜掠奪敦煌文物的罪行,聯系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請學生談談讀后的感受。

  1908 年8月3日,法國人保羅·伯希和進入藏經洞后,用整整3個星期,以每天1000卷的閱讀速度,翻看了所有寫本和繪畫的每一張紙片,最后僅以500兩白銀為代價,騙走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貴文物,其中古藏文卷子2700卷,其它類3900卷,裝滿十輛車后偷運回法國。

  美國人蘭登·華爾納是最后一個成功的劫掠者。1924年,他用膠布和特殊的化學溶液剝走壁畫26幅,其中就有極珍貴的323窟唐人畫《張騫西域迎金佛》圖,及幾尊極為優美的唐代彩塑。當時,“華爾納的心情是十分不安的,他深知自己所干的事情太有些無法無天了”。

  1915年,當斯坦因的45頭重載駱駝滿載著141箱中國文物,排成長長的一隊,如沙漠上的一列火車駛向西方時,其中一頭駱駝背上四個古怪的大木箱,裝的就是敦煌文獻。

  9、為什么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鉆研”?

  明確:他們化仇恨為力量,要讓世界知道即使敦煌文物被外國文化強盜掠奪去,但敦煌學仍然存在中國!他們表現了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值得我們學習。

  (三)品味語言

  厚重的文化內涵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而品味散文的語言,整體把握散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正是本單元的訓練要求。為了完成讓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賞析詩化的語言表達技巧的教學重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指導學生賞析本文詩化的語言表達技巧。

  1、細節描寫的句子。如:①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里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里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看有點眼花……②當幾面洞壁全部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干干凈凈的農舍里,她們婀娜的體態過于招搖,她們柔美的淺笑有點尷尬……

  2、含義深刻的句子。如①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墻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只是一片慘白。②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3、直抒胸臆的句子。如①“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呀,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②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里?這里也難,那里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場。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賞析指導,學生能夠較完整地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賞析詩化的語言表達技巧,從而較好地完成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

  (四)總結

  作者將充滿詩一般激情的語言與沉重的思考結合一起,描述了我國古代極其珍貴的敦煌文物被掠奪的經過,分析了造成這一民族的悲劇的原因,表達了極其痛苦憤怒而無奈的心情。值得我們為之反省。

  道士塔是歷史的遺憾,可當我們靜心回憶歷史的時候遺憾又何止這點,一夜化為烏有的圓明園,一夜燒成焦土的阿房宮……每當想起這些,憤怒與惋惜之情總是緊緊交織在一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失去的終究已經失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汲取教訓,站立起來,不要讓這樣的悲劇再度重演!

  (五)布置作業

  道士塔散文教學范文二

  一、教學目標

  1 認真閱讀課文,熟悉文中記敘的史實,領會文章豐富深邃的思想內容

  2 從課文中找到依據,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感情

  3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 了解余秋雨,了解有關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作者的感情分析,作品的思想分析,文章的藝術特色的鑒賞

  三、教學過程

  1 課前讓同學們準備預習散文《道士塔》,收集關于這一段歷史的資料

  2導入新課

  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滄桑,不僅僅是國土上的中國人,還有這片土地上的文物,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我們的文物沒有好好的保存,有的遺失,有的變賣,有的流入了國外,而敦煌便是其中之一,今天,讓我們一同來感受這段辛酸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看看余秋雨先生筆下的文物有著怎樣的命運,體會一下作者是帶著怎樣的復雜的心情來完成《道士塔》的寫作的。

  3瀏覽課文并簡單介紹一下《道士塔》的作者及背景。(略)

  4 分析理解課文(通過一下幾個問題來分析課文)

  ★問題一

  文物流失的大量事實

  (1)1900年,王道士,發現文物

  (2)1905年,一大批文書經卷——一點隨身物品 俄國

  (3)1907年,二十四箱經卷、五箱織絹和繪畫——一疊銀子 匈牙利 斯坦因

  (4)1908年,一大車、六千多卷寫本和畫卷——少量銀元 法 伯希和

  (5)1911年,三百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超低價 日本 吉川小一郎

  (6)1914年,五大箱、六百多卷經卷——一點銀元 斯坦因第二次

  ★問題二

  這些文物的流失到底是誰的錯誤,文物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王道士是個歷史罪人,可更深層的原因還是國家的動蕩,官府的冷漠,腐敗

  ★ 問題三

  通過幾個重要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兩難情緒)

  1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對王道士行為的無奈)

  2 他們都是富有實干的精神的學者,在學術上,我們可以佩服他們,但是他們的論述上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對這些所謂學者的不滿,甚至是痛恨,作者的愛國熱情)

  3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于被大量官員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狠心的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里(不甘心中國的文物流失國外,但想到中國當時的情況,卻又不得不認為也許它存放在中國命運會更悲慘,所以,寧可放在倫敦博物館)

  4 “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作者對中國學術的肯定,以及對國家的熱愛)

  ★ 問題四

  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小說式的散文 敘事性的

  典麗精工的語言錘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小說敘事模式和議論話語模式的大膽引進,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行文氣勢和藝術感染力。秋雨散文的語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在他的詩性敘述中,敘事語法被一種理主宰著,浸滿了一種歷史的思考和感嘆。這種語言不追求那種水一樣的清澈,而追求一種潮樣的憤激和詩意。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在一種哲理的詞語中棲身,渾厚質樸。此外,修辭手法和敘述風格的大膽采用,對于增加文章的氣勢和厚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結語

  記得余秋雨曾經這樣說過“我把我想得明白的問題,交給課堂,把我想明白的問題但又沒有結論的交給學術,把我想不明白的問題交給我的散文,當我看到斯坦因以那么少的銀元拖走了那多的文物是,我想去把它攔下來,一篇好的散文便出來了”,下來就要請同學在課后認真閱讀余秋雨的散文,提高我們提高我們的散文寫作。

  道士塔散文教學范文三

  播放飛天音樂。

  師:剛才大家聽到的是流行于幾個世紀前的飛天樂,現在我們仍舊能夠感受到它的古樸與蒼涼。這僅是敦煌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現在對敦煌文化的研究早已成為世界性的一門學科,而開啟這扇文化大門的卻是一百多年前主持在這片佛教圣地的一個道士,他就是王圓箓。游覽莫高窟的塔林,我們會看到一座道士塔。你認為王道士棲息于此合適嗎?為什么?

  生甲:不合適, 王道士是壞人、賣國賊。

  生乙:他出賣國寶,對敦煌犯下了罪。

  師:我們再從宗教角度看,敦煌是佛教圣地,而王圓箓是道士。僧人的逝世稱為圓寂,遺體一般火化,火化后的遺骨叫舍利,通常入塔保存;道士的逝世稱為羽化,遺體坐缸或棺葬.按道家的戒律,道士死后不該建塔。在文中作者是如何評價王道士的?

  生:罪人,小丑。

  師:我們現在來概括一下,作為罪人,王道士有哪些罪行;作為小丑,王道士又有哪些幼稚的言行和滑稽的表現。

  生甲:罪行有粉刷洞窟、砸雕像、變賣文物。

  生乙:小丑的行為有:塑難看的天師;像老農一樣查看他的洞窟;發現藏經洞以為是神對他的酬勞;賣經文時輕易被人哄騙;對洋人“頻頻點頭,深深鞠躬”,洋人走了又依依惜別。

  師:“罪人”、“小丑”,是作者對王道士的評價,經由他手,敦煌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源源地輸向國外,令人痛心。一位學者在游覽敦煌莫高窟時這樣說:“在莫高,在一片佛國圣境前,在一千多種文明交匯的空間,在一份厚重的歷史面前,我始明白,有些東西是不需要文字、知識就可以讓自身震撼的。即使再無知,在莫高,只要你全身心投入進去,終究會有所感動和領悟的。”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敦煌,去共同感動、領悟。

  (在電腦上出示敦煌的資料圖片,包括磚畫、壁畫、書法和絹畫等等。學生一面欣賞,一面贊嘆,聯想到這樣精美文物被外國人掠走,又很痛心,吁聲一片。)

  師:這樣珍貴的文獻卻被外國冒險家大批大批地運走,讓我們看一下歷史記錄(在電腦上打出清單):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帶走24箱寫本5箱絹畫和刺繡,并拍攝壁畫和塑像的照片;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帶走寫本、印本、經卷、文書、絹畫等六千卷,并拍攝莫高窟照片三百七十六幀;

  1912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帶走寫經四百卷;

  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帶走經卷五百七十余件;

  1914年~1915年俄國人奧登堡 測繪了四百多個窟的平面圖,還拍攝了不少照片

  在已經搬空了寫本的藏經洞從事了挖掘,結果獲得了大批材料,雖然多是碎片,但總數在一萬件以上 。

  迄今為止,這批珍貴的文獻共被十三個國家所擁有。

  (學生低聲議論著,表示著自己的憤慨。)

  師:看到這樣的資料,我們能說什么呢?正如作者講的那樣:“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凄艷的晚霞。那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一切歸咎于誰?

  生齊答:王道士。

  師:那么,做一次歷史的審判。請同學們想一想,王道士應該對整個事件負全責嗎?你認為導致文獻流失的因素還有哪些?

  生:政府和官員。

  師:當時中國的政府和官員有哪些過失?

  生:政府官員根本就不想管這件事,說要運送卻又聲稱沒運費,一放就是十年。

  生:等到他們運送時也漫不經心,用席子亂捆,沿途偷拿、送禮、變賣,到京城時已經零零落落,不成樣子。

  生:官員們,無論是還是學臺,他們對國寶的漠視程度令人吃驚,他們要么不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當回事,要么就從中趁機大撈特撈。他們縱容國寶流失,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來。他們連外國強盜都不如!

  師:不錯,他們的作為和外國冒險家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的清政府,連國土都可以割讓,聯軍入侵,皇帝連京城都可以遺棄,幾本經卷在朝廷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官員們玩忽職守,甚至監守自盜,如此的政府,如此的官員,小道士王圓箓又罪當幾何呢?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假如王道士沒在歷史上出現,假如敦煌遺書全在中國,它還能剩下多少?

  生:剩下的決不會多,因為官員們瀆職,文物肯定會流散各地,最后我們看到的不會像今天這樣全。

  師補充介紹敦煌后來的命運,那里被關押過400名白俄士兵,在雕像壁畫上肆意涂抹;來自文人學者的破壞——臨摹后鑿壁畫,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最完整的……結果希伯和的相冊成為最原始的資料。

  (學生深思)

  師:你還認為應該把這一切歸咎給王道士嗎?

  (學生搖頭)

  師: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應該把責任歸因于任何個人,那是歷史對整個中國的嘲諷。我們已經超越了作者的一個觀點,看清了當時政府、官員的過失,你對作者的其它觀點還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我覺得王道士還是有功的,如果他當初不把文獻賣給外國人,那么敦煌也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說不定現在也不能成為世界性的學科。

  生:我覺得作者有點歧視農民,他把王道士早起巡視的那段描寫比喻成一個老農,然后大加嘲諷。農民怎么了?

  師:好,大家發現的問題都很尖銳。事實上自從打著文化旗號的《文化苦旅》出版后,恰恰是針對散文的文化性,不斷有人提出質疑,一時間批判余秋雨竟成為一種時髦,而評價的文字良莠不齊。比如對本文第二部分描述王道士刷墻這一部分,韓石山先生批評說:“這哪里是寫散文,分明是寫小說。若老一輩學者,寫到這些地方,有史料,就引用史料,若于史無證,斷然不敢這樣下筆;……是想象,是推測,也得說在明處,別把什么都說成是真的,就像親眼見過似的。”你同意這段評價嗎?也就是說,進行歷史題材的創作,可否順理成章地加上作者自己的想象?

  生:可以加上想象的,否則太干巴巴了。

  師:揣想虛構,在史著中實在是少不了的,史著中每每要寫到距其時幾十年乃至數百年人物的對話、神情、乃至心理活動,那時又沒有錄音、錄象設備,書中那些生動的記述又是從哪來的呢?是作家設身其中,揣摩而來的,是依據史料懸想出的。

  余秋雨給王道士定義為“罪人”、“小丑”,說他“卑微”、“渺小”、“愚昧”、“貪財”,全篇都未脫離這樣的性格進行任務塑造,定義得是否得當?是否于史有依?我們看一下和他打過交道的斯坦因是如何評價王道士的:“一身兼有宗教的熱情、愚昧的天真以及對自己的目標能夠采用各種聰明手段并堅定不移的道人。”“僅僅依靠錢是無濟于事的。”(打出電腦文字資料,配以王圓箓的照片,讓學生審視。)

  師:這還是不夠詳細,請大家到互聯網上查閱有關王圓箓的資料,可以發到我們的十三職時代社區上,讓我們共同分享你的成果。

  學生進行查閱,發布了關于王圓箓的各種資料十幾篇,有《從道士塔虛構歷史的罪狀說起》、《在藏經洞前向王圓箓致敬》、《敦煌紙卷的發現》等等。并且很多學生對別人發表的帖子作出了回復,談了自己的觀點。

  作業:從另一角度以《道士塔》為題完成一篇散文,字數在600左右。

273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刘浩存个人简介资料| 大红狗| 都市频道今日节目表| 七年级下册英语书电子版| 如如123| 小姐与流氓| 欲望中的女人电影| 天津电视台节目表| 江西省高中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 爱很美味 电影|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好男人电视剧| 黄秀贞| 加入青协的个人简历模板| 紧缚视频 | vk| 夏娃诱惑| 87版七仙女台湾| 赵胤胤个人资料简介|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可打印| 打美女屁股光屁股视频| 都市频道节目表今天| 广州打折网| 小学一年级古诗《风》| 热天午后| 求佛的歌词| 抗日电影完整版| 免费播放高清完整版电影| 往肚子里打气撑大肚子极限视频| 画江湖之不良人电影| 带上她的眼睛| ★爱色★直播| 孽吻 电视剧| 魔界王子免费动漫观看| 邓梓峰| 355 电影| 妻子的秘密在线| 赌神电影| 抗日电影完整版| 结婚四年未见面,军官老公回来了| 七年级下册英语书电子版 | 法医秦明之读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