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吳冠中先生閱讀答案
《忘年之交吳冠中先生》閱讀材料
我和吳先生比鄰而居十幾年,那幾年他每天都會沿著小區轉圈散步,時間寬裕的話他會叫我一起和他徒步到離我們小區三四公里、兒子為他準備的大畫室去看他的“大畫”。去那兒要走40分鐘,他想畫“大畫”時就一早過去,帶些餅干、面包當午餐,晚上再步行回來。吳先生說,近年畫“大畫”少了,所以去那里也少了,主要原因是不想重復自己,沒有新意、沒有激情的作品不想畫,另外精力、體力也覺得差了些。他說他希望把自己認為的精品都捐給博物館,不愿流落民間被人轉手,由拍賣行拍來拍去。他說,無論拍賣的價多高都和他本人沒絲毫關系,送出去的畫就是別人的了。
我一直在想,吳先生這些年來引起許多人的誤解,這一定與他獨特的思想有關。也許,隨著中國美術的發展,我們將越來越認識到吳先生觀點的意義與價值,誤解也會隨之消除。
吳先生和這個世界永別了,我這個沒心沒肺的人竟然沒在搬家前的一年里沒去看望他。而今,我把他老人家送給我的那套精裝本《吳冠中文集》擺放在我的桌上,點燃一支蠟燭,在幽幽的燭光中懷念這位畫家、文學家,他送我書時說的話言猶在耳:“文是畫之余,是畫之補,是畫到窮時的美感變種。只可惜,我如今已是白發蒼蒼的風景畫家,不能互換,是文是畫,只求表達真性情吧!”
老人的話在我心里生根,老人的身影在我腦海里駐足。我把老人那顆不再跳動的心安放在我的生命中。
《忘年之交吳冠中先生》閱讀題目
小題1:對文章的內容分析和理解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作者與吳冠中先生,雖然在年齡上相差很大,但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交。
B.晚年的吳冠中先生由于在創作上沒有新的思路,所以很少畫“大畫”。
C.文中說到吳冠中先生把自己的精品之作捐獻給博物館,目的是保護這些作品,不希望作品流入民間遭人拍賣。
D.生活中的吳冠中先生身邊往往只有夫人相伴,看上去很孤獨落寞,這很大程度上與他的獨特思想有關。
E.本文作者采用回憶的方式,在結構上首尾呼應,表達了作者對吳老的懷念及愧疚之情。
小題2:聯系本文,分析概括一下吳冠中先生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話“我把老人那顆不再跳動的心安放在我的生命中”的內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忘年之交吳冠中先生》閱讀答案
小題1:BE
小題2:吳老是個生活中風趣幽默,平和低調、節儉樸素,在思想上淡泊名利,在藝術上態度嚴謹,有很高追求的人。
看了“忘年之交吳冠中先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