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先生二三事閱讀練習及答案
《黃侃先生二三事》閱讀材料
?、?911年7月,黃侃因宣傳革 命,被河南豫河中學解職,返鄉途經漢口之際,同盟會同志及友人為他設宴洗塵。席間論及清廷腐敗,革 命浪潮的高漲,黃侃激憤不已,當晚,黃侃借酒性揮毫成文,題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文章刊出,輿論嘩然,各地報刊或紛紛報道,或全文轉載,清廷驚恐萬分。
?、蔹S侃不僅有革 命之壯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課堂上興起,談及胡適和白話文說:白話與文言誰優誰劣,毋費過多筆墨,比如胡適的妻子死了,家人發電報通知胡適本人,若用文言文,“妻喪速歸”即可;若用白話文,就要寫成“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11個字,電報費要比用文言貴兩倍,全場捧腹大笑。
?、撄S侃曾經在中央大學任教。學校規定師生進出校門需佩戴?;?,而黃侃偏偏不戴,門衛見此公不戴?;?,便索要名片,黃侃竟說:“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爭執中,校長出來調節、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學教課的名流頗多,大多西裝革履,汽車進出,最起碼也是包車。唯有黃侃進出學校,穿一件半新不舊的長衫或長袍,并用一塊青布包裹幾本常讀之書。一個雨天,其他教授穿膠鞋赴校,而黃侃卻穿一雙土制皮木釘鞋以防滑踐泥,課后晴天,他換上便鞋,將釘鞋用報紙包上夾著出校門,新來的門衛不認識黃侃,見他土里土氣,又夾帶一包東西,便上前盤問,還要檢查紙包,黃侃放下紙包就走,從此不再去上課,系主任見黃教授連續幾天未到校,以為生病,便登門探望。黃侃閉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報告校長,校長親自登門,再三詢問,黃侃才說:“學校貴在尊師,連教師的一雙釘鞋也要檢查,形同搜身,成何體統?”校長再三道歉,后來托名流相勸,均無效果。黃侃先生二三事閱讀答案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當然不是黃侃的全貌,他對學術的謹嚴與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黃侃治學非常嚴謹,對待著述十分謹慎、認真。所治經、史、語言文字諸書皆反復數十遍,熟悉到能隨口舉出具體的篇、頁、行數,幾乎沒有差誤,即便如此,依然不輕易為文。他常說,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后世負責,五曰不竊。”黃侃還經常教育學生,中國學問猶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作為一個學者,當日日有所知,也當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動輒曰我今天有所發明,沾沾自喜,其實那所謂發明,未必是發明。
?、嘁詫W術“新”、“舊”論,黃侃與陳獨秀、胡適、魯迅等新文化學人可謂涇渭分明,但在內在精神方面,他們對學術獨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 命行動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吧。
《黃侃先生二三事》閱讀題題目
19.文章是從哪幾方面敘寫黃侃的?請各舉一例。(4分)
20.按照第⑦段中黃侃的說法,中國學問有什么特點,應當采取怎樣的治學態度,應當做出怎樣的貢獻?(用自己的話回答)(5分)
21.作者這樣敘寫黃侃的寫作意圖是什么?(6分)
《黃侃先生二三事》閱讀題答案
19.①文章是從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學人之嚴謹三個方面敘寫黃侃的。
?、谂e例:a、志士之狂:寫題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的文章抨擊清廷腐敗,擁護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學任教期間,從不佩戴校徽、攜帶名片,穿著土氣,多次與門衛發生沖突。
c、學人之嚴謹:所治諸書皆反復數十遍,幾乎沒有誤差,不肯輕易為文,教育學生學無止境。
20.①中國學問的特點: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學無止境。
②治學態度:嚴謹認真求實、不欺世盜名、有敬畏之心。
③貢獻:治學要實事求是,要對后世負責。
21.①從多個側面刻畫人物豐富的個性,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傳主。
②體現了傳記文學真實性的特點。
?、蹫榱吮磉_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畫黃侃的狂、狷、嚴謹的個性,自然會選擇一些妙文趣事來寫。
看了“黃侃先生二三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