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柔軟或堅硬的時光閱讀答案
《那些柔軟或堅硬的時光》閱讀材料
所以當都市人真的抽身出來,來到麗江古城,沿光滑的石板街尋覓當年馬幫的足跡;在粉墻黛瓦的古屋前假面傾聽歲月的訴說,看清澈小溪水流走昔日的繁華與衰落,或者踅進茶館、酒吧,在一壺或酒中口味友情的綿長,從街上陌生行人的面孔上閱讀人世的滄桑。這一刻,你才會卸下生命中的很多重負,感覺到一份從未有過的閑適與從容。
這就是所謂的柔軟時光吧?可它只屬于有錢和有閑的人。
在麗江木王府驛棧小住一晚,淅淅瀝瀝的雨聲安謐了我漂泊的心。睡得奇好,醒來得就早,心想太陽是曬不到了,那就出去淋淋雨吧。推門出去,是黎明前的黑暗,燈光是有的,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行人也是有的,三三兩兩,步履匆匆。是些什么人呢?看清了,主要有三類:一是上學的小孩子,二是環衛工人,三是趕早買菜或上貨的人。孩子是怕人的,見了我的相機,全都躲著鏡頭跑開去,碩大的書包在他們屁股后晃呀晃的,讓我想起正上小學的女兒。這個點兒,是女兒起床的時間,可是麗江孩子已經奔跑在石板街上了。最近媒體報道成都有個12風的女孩,每天清晨四五點鐘就在成都街頭替生病的姨媽打掃衛生。時光對于這些孩子和大人來說,是柔軟還是堅硬呢?
不錯,柔軟只屬于有錢和有閑的人,而堅硬總是“偏愛”那些貧窮和苦難的人。麗江有大把大把的柔軟時光,可是它們是由那些過著堅硬生活的人支撐起來的。至于熙來攘往的游客,麗江不過是他們釋放心情的一個驛站,要他們以此為家,一輩子就那么柔軟下去,也絕無可能。不是財力不濟,而是人總要在創造和奉獻中體會快樂,實現價值,一味柔軟,就變成了頹廢。
所以,蕓蕓眾生來說,得柔軟時就盡情享受那片刻的柔軟;處于堅硬時光時,也不氣餒,不自棄,而是民堅硬的意志去改善境遇,超越自我,像貝多芬那樣,“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樣的人生,才不枉過吧。
(選自《美文》2008年第15期)
《那些柔軟或堅硬的時光》閱讀題目
14.文中說“讓都市人看了,不免立馬恍惚起來”,都市人為什么會“恍惚起來”?(6分)
答:
15.巴特里弗根據什么斷定捷克人“不會欣賞早晨”?(4分)
答:
16.在倒數第三段作者還敘述了一件媒體報道的12歲女孩替生病的姨媽打掃衛生的事,有何用意?(6分)
答:
17.請分析本文題目的修辭特點并聯系全文闡釋其含義。(6分)
答:
《那些柔軟或堅硬的時光》閱讀答案
14.燈紅酒綠的環境讓人如入夢境,(2分)“柔軟時光”一類的名字讓人產生懶洋洋的感覺,(2分)特別的廣告語讓人產生享受的欲望。(2分)(意思對即可)
15.人的性格是由早晨決定的;(1分)捷克人在鬧鐘催促中醒來,(1分)立刻投入一種毫無樂趣的奔忙之中;(1分)他們習慣于緊張而不習慣于快活。(1分)
16.表明柔軟的時光只屬于有錢和有閑的人,而堅硬的時光總是“偏愛”那些貧窮和苦難的人;(2分)強調柔軟的時光是由那些過著堅硬生活的人支撐起來的;(2分)倡導處于艱難時光的人們要勇于改善境遇、超越自我。(2分)(意思對即可)
17.特點:比喻(或通感)。(2分)柔軟時光是指卸下生命中的重負,去感受那份難得的閑適和從容;(2分)堅硬時光是指蕓蕓眾生為了生計而忙碌、打拼。(2分)(意思對即可)
看了“那些柔軟或堅硬的時光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