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藍天閱讀答案
《水中的藍天》閱讀材料
看著農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來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詩。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從心水中看見廣闊的藍天,只有六根清凈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走入那清凈之境,只有反觀回轉自己的心,就像農夫插秧一樣,退步原來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采取后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進”與“后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覺醒,則后退正是前進。
農人退后插秧,是前進,還是退后呢?
記得從前在小乘佛教國家旅行,進佛寺禮拜,寺院的執事總會教導,離開大殿時必須彎腰后退,以表示對佛的恭敬。
此刻看著農夫彎腰后退插秧的姿勢,想到與佛寺離去時的姿勢多么相像,仿佛從那細致的后退中,看見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農人幾千年來就以美麗謙卑的姿勢那樣的實踐著。那美麗的姿勢化成金黃色的稻穗,那彎腰的謙卑則化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長,從無到有、無中生有,不正是法身顯化的奇跡嗎?
從柑園的農田離開,車子穿行過柳樹與七里香夾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間溪流一樣明凈,好像剛剛在佛寺里虔誠的拜過佛,正彎腰往寺門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藍天與水中的藍天一起包圍著我,從兩頰飛過,帶著音樂。
《水中的藍天》閱讀題目
1.作者為什么說“插秧的姿勢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這段話如果不用比喻該怎么說?請改寫。(要求意思基本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退步原來正是向前”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的藍天》閱讀答案
1.因為世間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筆直的稻田,在這里,作者托物言志,以農夫插秧后退象征人生后退謙讓,寓意深刻,發人深思。
2.事業有所成就的人,想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只有采取后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才能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3.“前進”與“后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覺醒,則后退正是前進。如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人生并不能向前,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水中的藍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