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的狂放與瘋癲閱讀答案
《熊十力的狂放與瘋癲》閱讀材料
③他人生的一大轉折是中年改行學藝,“誓研究中國哲學思想,欲明了過去群經,認清中國何由停滯不進”。革命家搞起學問來,一般學者儒生自然難以望其項背。熊十力沒有像胡適那樣的思想革命家一樣,為當時的政治革命作補注;他是近似魯迅那樣的思想革命家,為個體的權力和心靈張目。所以他改號十力。“十力”本是佛家術語,專指佛祖如來的十種智力,熊先生取采加諸自身。
④在熊十力那里,沒有疆界的言行是他拓展人性自由的關鍵,是他人性旅行的表現。而這種“沒規矩”的言行在儒生或自以為“新”的人類眼里,都顯得怪誕、書呆子氣、不懂人情世故:好聽一點兒的,也就是天性曠達,不喜雕飾。人們難以理解的是,他是在以自己和周圍的人之間的交往而建設一種活潑的而非僵化的人情,他要激活人情雨非世故地禁鋼人情。初入北大,他即把通行的課堂教學改為舊式師生交流。每講到精彩處,他常意興陡發,情不自禁地隨手在聽者頭上或肩上重重一拍,然后哈哈大笑。因為拍得太重,久之,學生聽熊先生講課,都要找個遠離他的座位。在北犬時,熊十力常與廢名探討佛經,每每意見不舍,爭得面紅耳赤,聲音越辯越高。一日,兩人身著單衣,正辯到緊張時刻,忽然陷入寂靜,全無聲響。眾人忙去探看,發現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卡住脖子,難發一言。熊十力因學問與粱漱溟發生爭論,爭論結束時,熊十力不甚解氣,趁粱漱溟轉身,跑上去打他三拳頭,口罵“笨蛋”方體,一次,王元化來訪,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進門,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與王談話,一派魏晉風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寫在已用過的紙背上,字跡潦草不堪。
⑤他愛吃肉,朋友弟子來看他,一般要給他買雞買肉才好。徐復觀做蔣介石侍從室官員,給他一百萬元支票,被他大吼大叫地罵走;郭沫若看望他時,給他帶一只老母雞,一起痛罵蔣介石,讓他快活異常。牟宗三首次見到他的恩師是1932年冬,熊十力“胡頸飄飄,面帶病容,頭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言談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當今之世,講晚周諸子,只有我熊某能講,其余都是混扯。”他說得對,因為他是以生命灌注諸子,而其他人雖然“學問正確”或“政治正確”,卻把諸子出做對象,一種學術項目或學術課題的研究對象。
⑥“__”讓熊十力痛惜文化和人性的淪亡。他不斷地給中央領導人寫信,硬讓家人寄出去,還經常寫很多小紙條,甚至在褲子上、襪子上都寫著對“__抗議。他常常穿著一件褪了色的灰布長衫,扣子全無,腰間胡亂地扎一根麻繩,獨自一人到街上去或公園里,跌跌撞撞,雙淚長流,口中念念有詞:“中國文化亡了!”“中國文化亡了!”
⑦在這樣無限寂寥的暮年,熊十力感嘆:人生七十,孑然一老,小樓面壁,忽逢十祀,絕無問學之青年,后顧茫茫……即使如此,這位現代中國新儒家最富原創性的奠基人,仍然寄托宏愿于未來:“吾國人今日所急需要者,思想獨立,學術獨立,精神獨立,一切依自不依他,高視闊步,而游乎廣天博地之間,自誠自明。以此自樹,將為世界文化開發新生命,豈唯自救而已哉?”
⑧話語傳達出來的神奇,并不能掩蓋熊十力在生活當中的平凡,當時的他也只是一個尋常的中國人,他不過把普通中國人內心都能感受到的人性“仁守”了一生,井培養了極為優秀的弟子弘揚這種道德自我、個體本位和文化自覺。
(摘自《閑話之書生不自量》,青島出版社2008年i月版,有刪改)
《熊十力的狂放與瘋癲》閱讀題目
19.熊十力為什么“中年改行學藝”?他“搞起學問來”有何特點?(4分)
20.作者如何評價熊十力“沒規矩”的言行?請從第四段中選取一例,簡要分析其“沒規矩”的言行。(4分)
21.真實性是人物傳記的基本特點。這篇傳記哪些方面顯示了其真實性特征。(4分)
22.這篇傳記題目為“熊十力的狂放與瘋癲”,你認為他的這種“狂放與瘋癲”對他摘學問有何影響。請就其中的一點談談你的看法。(6分)
《熊十力的狂放與瘋癲》閱讀答案
19.(1)原因“誓研究中國哲學思想,欲明了過去群經,認清中國何由停滯不進”。(2)他搞起學問來,“一般學者儒生自然難以望其項背”(或更深入、透徹、徹底),“為個體的權力和心靈張目”(或觸及人性,“拓展人性自由”)。(評分標準:每問2分。第一問引用原文或大體意思對即可給2分;第二問每方面各1分,或引用原文,或概括,大意相同即可。)
20.作者認為“沒有疆界的言行是他拓展人性自由的關鍵,是他人性旅行的表現”,“他是在以自己和周圍的人之間的交往而建設一種活潑的而非僵化的人情,他要激活人情而非世故地禁錮人情”。
可從以下幾例中任選一例:①講到興頭拍打學生,②探討佛經與人扭打,③學術爭論罵人“笨蛋”,④赤身沐浴接待訪客,⑤信札著作字跡潦草。
(評分標準:每問2分。第一問如答案所示,引用原文其中一處,突出了對“人性”的拓展或激活即可給2分,用自己的話大意對亦可;第二問任答出其中一例,言之有理即可給2分)
21.①多方面選取例子。事例來自傳主不同的生活階段:任教時期、__時期;來自生活的不同方面:教學、學術探討、吃飯上的愛好;來源也多角度:如“牟宗三”一例明顯來自學生的回憶。
②文中有多處引用。有熊十力說過的話,有其文章中的話,也有他人的評價,這些都體現了言之有據、真實可信的特點。
③不夸大,不隱瞞。對熊十力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牛人、真人、不近人情的怪人”,作者并未通過一些文學手法加以渲染、夸大其詞,而是通過一些典型事件來表現其特性;而在選取事例時,作者也毫不避諱,不有意隱瞞,甚至連辱罵他人、與人扭打、赤身沐浴這樣的例子也會選入。
(評分標準:任答出一個方面得2分,答出兩個方面得4分。每個方面要有觀點,有例子,大意相同即可。)
22.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①第四段種種“沒規矩”的言行,表明其雖性格怪異,卻醉心學問,極富鉆研精神,他所追求的“拓展人性”其實正是他真性情的體現,為其學術成就達到一定高度創造了條件,他也因此成為現代中國最具原創力的哲人。
②第五段講他“愛吃肉”,通過兩個事例正反對比,表現了他不慕金錢,只追求學問的高尚品德,這種追求上的無功利性才會使學問跨入更深的境界。
③與牟宗三交談一事,則表現了他不信古人,不信權威,敢于質疑,大膽狂妄的獨立性,這樣他才會不落入古人窠臼,有所創建,是其“以生命灌注諸子”的最好體現。
④第六段其“__”中的怪異行為,實則表現了其作為一個普通人對國家的深沉情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表現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正是這使他的學說得以弘揚并培養出諸多優秀的弟子。
看了“熊十力的狂放與瘋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