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談原文閱讀答案
《風景談》茅盾 原文閱讀
在這里,藍天明月,禿頂的山,單調的黃土,淺淺的河水,似乎都是最恰當不過的背景,無可更換。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
不過仍舊回到“風景”罷;在這里,人依然是“風景”的構成者,沒有了人,還有什么可以稱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內心生活極其充滿的人作為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懷念?
人類的高貴精神的輻射,填補了自然界的貧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內容的。人創造了第二自然!
最后一段回憶是五月的北國。清晨,窗紙微微透白,萬籟俱靜,嘹亮的喇叭聲,破空而來。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相冊上所見的第一張,銀白色的背景前一個淡黑的側影,一個號兵舉起了喇叭在吹,嚴肅,堅決,勇敢和高度的警覺,都表現在小號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邊。我贊美這攝影家的藝術。我披衣出去,空氣非常清冽,朝霞籠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見山峰上的小號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覺得他的額角異常發亮,然而,使我驚嘆叫出聲來的,是離他不遠有一位荷槍的戰士,面向著東方,嚴肅地站在那里,猶如雕像一般。晨風吹著喇叭的紅綢子,只這是動的,戰士槍尖的刺刀閃著寒光,在粉紅的霞色中,只這是剛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見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為他們兩個。
如果你也當它是“風景”,那便是真的風景,是偉大中之最偉大者!
1940年12月,于重慶棗子嵐埡 (有刪改)
注釋:
?、?940年5月26日到10月10日,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個月。同年11月下旬到達重慶后不久,就寫了這篇“見聞錄”式的散文。
?、跍\淺(jiānjiān):形容流水聲。 ③掬(jū):用兩手捧
《風景談》閱讀習題
15.結合文章內容,說明文中劃線的“崇高精神”及“民族的精神”的具體含義。(每小題2分,共4分)
?、俪绺呔瘢?/p>
?、诿褡宓木瘢?/p>
16.本文共描寫了四幅風景,請任選一幅,①分析文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②作者使用這些手法意在表現什么思想內容?(①題1分,②題3分,共4分)
①
?、?/p>
17.下面是在百度圖片中列為優秀的黑白攝影作品,選出你最欣賞的一張,①概括說明這張攝影的特點,②結合你對《風景談》的體會,從畫面思想主題角度,談談你對這幅攝影的感受。(①題1分,②題3分,共4分)
?、?/p>
?、?/p>
《風景談》閱讀答案
15.(4分)
?、俪绺呔瘢涸谄D苦的環境中,能夠興奮、愉悅地用勞動來創造美,以旺盛的生命力為“貧乏”的自然界增加無限神韻,并從中認識生活和人生的意義。
?、诿褡宓木瘢涸诋敃r是指對內反對黑暗勢力的統治,對外反對外來民族的侵略和壓迫的精神。
16.(4分)
表現手法能結合其中一種解釋清楚即可。
示例:第一幅圖畫
表現手法:動靜結合、對比襯托,反問修辭,描寫與抒情議論結合
思想內容:聲音對比:熱空氣烘烘的火響、大小丁當的鈴鐺柔聲與沙漠的寂靜構成對比,動靜結合,對比襯托之中更加突出了沙漠的單調寂靜。線面對比:四顧只是茫茫一片,那樣的平坦,這樣的面與昂然高步的駝隊構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人對自然的征服改化作用。
色彩對比:茫茫一片,純然一色與猩紅大旗,更加突出了鮮艷耀眼的旗幟對人視覺的強烈沖激,襯托出人在沙漠中堅定前行的精神風貌。
反問修辭:難道這不是“風景”嗎?促人對眼前莊嚴壯麗景觀的思考。
描寫與抒情議論結合:多么莊嚴,多么嫵媚呀!這里是大自然的最單調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動,就完全改觀,難道這不是“風景”嗎?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突出表達了作者對風景內涵的理解,表現出作者對人類精神力量的贊美情懷。
17.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