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井游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滿井游記》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記游小品,選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常羊學射》閱讀相關的練習及參考答案。
《滿井游記》閱讀原文: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滿井游記》譯文:
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在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一望這兒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上的薄冰剛剛融化,波光才剛剛開始明亮,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波光光亮的樣子,水面亮晶晶好像剛剛打開的鏡匣,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美好的樣子好像剛被擦過一樣;鮮艷美好而又明亮嫵媚,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發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開來,柔軟的梢頭在風中散開,像獸頸上的長毛的(麥苗)高一寸左右。游人雖然還不多,但汲泉水煮茶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風力雖然還很強,但空著手走路也會汗流浹背。(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在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悠然自得,一切動物都透出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有這樣的變化啊)。
不會因為游玩而耽誤公事,能無拘無束瀟灑在山石草木之間游玩的,只有我這種清閑的官了吧。而且滿井這地方正好接近我的住處,我的郊游打算從這里開始,怎能沒有記述?這是明萬歷二十七年二月。
《滿井游記》閱讀練習:
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
② 泉而茗者( )
③ 柳條將舒未舒( )
④ 呷浪之鱗( )
15.從文段中找出與下列句子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個句子。(2分)
① 若脫籠之鵠
② 娟然如拭
16.將畫線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3分)
譯文:
17. 文中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其特點是 (2分)(用自己的話概括)。
18. 選文最后一段作者說自己“能不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間”。“瀟”意為“瀟灑無牽掛”,你覺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體現作者的“瀟然”呢?試作分析。(3分)
《滿井游記》閱讀參考答案:
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魚(每小題0.5分,共2分)
15.①“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毛羽鱗鬣之間”;“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間”(1分,任答一例即可)
② “晶晶然如鏡”;“悠然自得”;“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1分,任答一例即可)
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嘗)沒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變化罷了( “始”、 “未始”、 “城居者”、“知”翻譯正確2分,整體表達流暢1分,共3分)。
17.水(春水)(1分) 凍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
18.找到相應內容(1分),分析如何體現(2分)。(共3分)
示例:“若脫籠之鵠”可以體現“瀟然”,因為這一句表現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舉止如鳥兒脫籠一般無拘無束與“瀟然”一詞很吻合。
體現“瀟然”的內容有:游人活動、動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