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詢天才的基因閱讀答案
《探詢天才的基因》閱讀材料
現在,基因分析日益增強的力量正侵入人類最隱秘的部分,不僅僅是我們身體的機能,而且還有一些不能夠歸因于個體基因的復雜特性。許多情緒或思想的疾病,不僅是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還有像孤獨癥、亞斯柏格綜合癥、注意力缺失多動癥和誦讀困難癥那樣的較不易被察覺的狀況,往往是家族遺傳的。
創造力與精神疾病的相關性是精神病學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對該主題分析得最透徹的是《觸摸火》的作者凱·賈米森。她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位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其本人曾是躁狂抑郁癥患者。許多偉大作家的怪異行為在該書里均有詳細記錄,她尤其描述了所占比例非常大的詩人們顯示出來的躁狂抑郁癥癥狀。
如果我們確實做到了把那些與躁狂抑郁癥、孤獨癥以及精神分裂癥相關的基因辨認出來,并確認它們與創造力相關聯,那么這會給我們什么啟示呢?呈鐮狀的細胞貧血癥這種身體疾病具有一種讓人深思的并列結果。這種疾病是一種讓人衰弱并常常致命的病癥,在西部非洲非常常見。許多非洲語言里對它有奇怪的命名。這些命名重復的音節反映了這個病癥的一大特點就是病人要經歷一個極端疼痛的過程。然而,為什么這種病癥未因達爾文所謂的“物競天擇”而絕種呢?小題是帶有呈鐮狀基因的人具備對瘧疾的免疫力。這是一個進入教材的例證,證明一種染病基因存活下來的原因是它同時具備與之相關的優越性。與呈鐮狀細胞疾病不同的是,我們對那些與“認知異常疾病”相關的基因尚缺乏真正的認識,同時對該疾病作用于大腦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奇特癥狀與特殊的創造力也不甚了了。
但是,這個推測提出了一個帶普遍性的重要問題:什么是所謂的“正常”,什么才是疾病。在很大的程度上,人類的豐富性與文化的強大力量都對我們大腦的多樣性產生影響。在這個世界里,與創造力相聯系的那些處于正常狀態邊緣的怪異行為,難道我們僅僅因為它的怪異就要用藥物將之消滅?
(選自2008年5月21日《中華讀書報》,有刪節)
《探詢天才的基因》閱讀題目
小題1:文章第六段說“如果我們確實做到了把那些與躁狂抑郁癥……與創造力相關聯,那么這會給我們什么啟示呢?”請根據文章內容,簡要回答這個啟示是什么。(4分)
答:
小題2:這篇文章的基本觀點給你的人生有哪些啟示?請聯系實際作簡要闡述。(5分)
答:
小題3:請結合文章具體說明這篇科普文章的舉例在寫作上給我們什么啟示。(6分)
答:
《探詢天才的基因》閱讀答案
小題1:啟示是:在這個世界里,與創造力相聯系的那些處于正常狀態邊緣的怪異行為,難道我們僅僅因為它的怪異就要用藥物將之消滅。
小題2:啟示之一:對許多問題要辯證地對待。
啟示之二:要正確對待他人或自己的不足,也許某些不足,可能也會具有某些優勢,不可一概而論。(或:當上帝對我們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卻同時給我們開了一扇窗。不要因為自己的身體和生理缺陷而喪失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喪失對理想和幸福的追求,不要自暴自棄,要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生活。)
啟示之三:對許多問題不可簡單地以“正常”或“不正常”論之,也許在某些方面正常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卻是不正常的;在某些方面不正常的,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卻是正常的。
啟示之四:人有缺陷并不可怕,某些缺陷也許恰恰是促使你成為天才的因素,因而,有缺陷的人生切不可妄自菲薄。
小題3:寫文章舉例,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或經典性、典型性)、新穎性(新穎)、充足性(充足)。(3分。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分。)文章共舉了六個實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英國著名作家奧威爾,美國搖滾樂巨星柯特·科本,法國杰出政治家戴高樂,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凱·賈米森。這六個事例有幾個共同特點,一是,全是杰出的人物,并且都具有某種缺陷,用來論證某些疾病與天才的關系,具有經典性;二是六個事例分布在科學、文學、藝術、政治、醫學,甚至臨床心理學等等各個方面,因而具有代表性。由于材料的經典性和代表性,文章也就具有說服力。(3分)
看了“探詢天才的基因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