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源的疑惑與意義閱讀答案
《湄公河源的疑惑與意義》閱讀材料
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地球系統科學家馬丁·魯塞克,曾任職美國太空總署,是遙感技術專家,擅長分析衛星與太空雷達數據。他起初所作的影像測量顯示,果宗木查山源頭/高山谷西河長度為20.17公里,而吉富山源頭/高地撲河為19.39公里。這加強我們選擇南源頭作為行程終點的決心。在我們從湄公河源頭歸來后,我力勸馬丁就手上最詳細的影像,再進行一次最終的分析和測量。
當影像按比例放大時,我們大吃一驚。高地撲河呈現出許多細微的扭轉和彎曲;而高山谷西河則顯得筆直通暢。從現場觀點來看,似乎由于高山谷西河的流量大得多,因此河床也更形寬闊,讓河水可以筆直流動。相較之下,高地撲河則小得多,被限制在更緊湊狹窄的地形上迂回流動。
這個最終測量顯示,吉富山/高地撲河/北濕地源頭,比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頭長一點五八公里。有人主張南源頭河流擁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積和更多的支流,甚至設想倘若其流量減少,這條河的流動路線將會變得更曲折,使其長度增加。所以,問題依舊沒有答案。
任何熟習衛星影像技術的人都可以進行這一類的測量,無須身在現場。但是就探險活動而言,我們無法滿足于理論和紙上分析,非得讓自己的雙腳踩在實際地點上。這就是探險。
但對我來說,發現所帶來的最終喜悅是多層面的,這是驅使探險活動的力量。爭議就這樣地持續下去,恰恰讓我找到一個再探湄公河源頭的正當理由。或許湄公河的情況正好可以讓人學著接納二元或多元的源頭理論,畢竟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種方式聯結在一起,它們不是靜止不變動的,也不能單獨成立。(注:作者為香港中國探險學會會長)
《湄公河源的疑惑與意義》閱讀題目
1.文章的標題是“湄公河源的疑惑與意義”,請概述“疑惑”和“意義”的具體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是一篇典范的科學考察報告。請依據本文概括這類科學考察報告的基本結構,并說說科學考察報告與一般科普說明文在表達方式上的主要區別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篇科考報告并不是一篇描寫人物的文章,但是我們能從字里行間看到一個典型的科學考察者形象。請結合文本,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科學考察者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湄公河源的疑惑與意義》閱讀答案
1.疑惑:湄公河源究竟是吉富山/高地撲河/北濕地源頭,還是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頭?前者比后者源頭長一點五八公里,但后者擁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積和更多的支流。
意義:①爭議是驅使探險活動的力量,能夠找到一個再探湄公河源頭的正當理由。
?、诳梢宰屓藢W著接納二元或多元的源頭理論。(意對即可)
2.(1)科學考察報告的基本結構是:考察目標;考察過程;考察結論。
(2)科學考察報告以敘述和議論為主,一般科普說明文以說明為主。(意對即可)
3.勇于探究(質疑、實地考察)、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接納二元或多元源頭理論)、吃苦耐勞(實地考察)?;颍河锌茖W精神,有科學素養,有實事求是的態度,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實踐實地考察。
(意對即可)
看了“湄公河源的疑惑與意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