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倫理與和諧社會閱讀答案
《敬畏倫理與和諧社會》閱讀材料
⑤當今時代,隨著人們認識世界的水平愈來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來愈強,一些人的敬畏感卻愈來愈淡漠,敬畏倫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規范性也在逐漸弱化。這種趨勢的存在,雖然在某種意義上張揚了人的主體性,但也相應地滋生、助長了人類病態的癡狂,增添了社會的不和諧因素。
⑥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賴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決于仁愛之心的培育、社會責任感的加強、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對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類應該有所敬畏。對敬畏感的褒揚,并不意味著宣傳愚昧與迷信、抹殺人的主體能動性,而是主張對人的主體性加以適度限制,即對人的狂妄淺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規約。這種限制和規約,使人類不至于毫無顧忌地為所欲為,進而才得以擁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園,這有助于人類心靈的凈化、人格的完善,特別是在人的主體性已得到極大張揚的今天,尤為必要。 (原文有刪改)
《敬畏倫理與和諧社會》閱讀題目
1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 )( )(5分)
A.敬畏倫理是人類用以規約自身言行的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人們在它的約束下有所為或有所不為。
B.敬畏感不是單純依附在人與動物身上的自發的畏懼或恐懼的感覺,而是在社會中培養的人性情感。
C.對和諧與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這種追求使得人類必須對自身的言行進行約束和規范。
D.人類的倫理義務和責任,不僅是對與人生命有關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而且是人類自身生命情感的內在訴求。
E.對敬畏感的褒揚,不是抹殺人的主體能動性,而是主張對人的主體性加以限制。
13.下列關于人類要有“敬畏倫理”的原因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敬畏倫理警示著人們的思想,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是人類培養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B.當今時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來愈淡漠,敬畏倫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規范性逐漸弱化,這增添了社會的不和諧因素。
C.敬畏倫理不僅是人類的倫理義務和責任,也是人類自身生命情感的內在訴求。
D.對敬畏感的褒揚,并不意味著宣傳愚昧與迷信、抹殺人的主體能動性,而是主張對人的主體性加以適度限制。
14.本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談到了“敬畏感”的問題,它們的角度一樣嗎?說明理由。(4分)
15.從全文來看,敬畏倫理有哪些積極作用?請簡要概括。 (4分)
《敬畏倫理與和諧社會》閱讀答案
12. D E(D.原句陳述對象是“對與人生命有關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而不是“人類的倫理義務和責任”。E.原文第六段是“對敬畏感的褒揚……是主張對人的主體性加以適度限制”。)
13. D (D項只是對“褒揚敬畏感”的具體闡釋,不能成為要有“敬畏心理”的原因。注意文句“它”(敬畏感)是社會、文化、歷史的產物。)
14.它們的角度不一樣(1分)。第二段是從明確概念的角度闡釋什么是“敬畏感”,第五段是從現實針對性角度闡述為什么要有“敬畏感”(答對一點1分,答對兩點3分)。
15.(1)敬畏倫理是人類用以規約自身言行的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促使人們有所作為,告誡人們有所不為;
(2)敬畏倫理是人類培養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對自然的合理演化、社會的有序發展、人類的文明進化起著積極的作用;
(3)使人類不至于毫無顧忌地為所欲為,擁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園;
(4)有助于人類心靈的凈化、人格的完善,有助于社會的和諧。
(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
看了“敬畏倫理與和諧社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