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當有憂樂情懷閱讀答案
《治學當有憂樂情懷》閱讀材料
古代士人學者的憂樂情懷可以給今天的學者帶來許多啟示。一方面,治學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特別要注重對重大現(xiàn)實問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突出問題、大眾普遍關(guān)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另一方面,應以發(fā)現(xiàn)真理、傳播真理為己任,以傳播文明、資政育人為至樂,不為功名利祿所惑,不斷提升精神境界,始終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忠誠于真理。
(選自2012年11月1日《人民日報》有刪節(jié))
《治學當有憂樂情懷》閱讀題目
1.下列關(guān)于“憂樂情懷”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憂樂情懷是治學的思想根基,與豐碩的學術(shù)成果同等重要,它是學者高尚精神品格的核心元素。
B.憂樂情懷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精神,自古為學人推崇。顏回“不改其樂”,受到孔子的高度贊揚。
C.對于顏回而言,憂可以轉(zhuǎn)化為樂。憂是砥礪品格、完善自我、成就學業(yè)、成為圣賢的強大動力。
D.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儒家憂樂情懷的內(nèi)涵不斷被拓展、深化,也可以給今天的學者帶來許多啟示。
2.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 ) (3分)
A.因為儒家學者安貧樂道、達觀自信,故而他們可以即憂即樂、化憂為樂,甚至可以獲得樂以天下”的至樂。
B.儒家圣賢的憂樂,從小我的個體延伸到百姓、天下,大多包含著人們對家國、黎民一腔赤誠的責任與熱愛。
C.“不以己欲為欲,而以眾心為心”一句,強調(diào)的是大局和利他,也是范仲淹關(guān)于憂與樂關(guān)系最經(jīng)典的表述。
D.只要今天的學者認真剖析、仔細研讀憂樂情懷,就能不為功名利祿所惑,資政育人,以傳播真理為己任。
3.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思路(3分)
答:
《治學當有憂樂情懷》閱讀答案
1 A 2 B
3 (3分)①首先提出觀點:治學需要有憂樂情懷
②其次,寫出古代士人學者的憂樂情懷內(nèi)涵及其豐富與發(fā)展,指出范仲淹是集大成者。
③最后,指出出古代士人學者的憂樂情懷給現(xiàn)代學者帶來的兩方面的啟示
看了“治學當有憂樂情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