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閱讀答案
《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閱讀材料
佛家思想,則將中國畫的審美觀念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這種影響體現(xiàn)在實踐和思想兩方面。一方面,宗教畫成為中國畫的傳統(tǒng)題材之一,眾多的僧侶也參與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另一方面,佛家將心性的修習與對世界的觀照通過宗教意識連接了起來,這使中國畫的精神更加深閎,境界更加闊大。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不再停留于對自然現(xiàn)實的簡單表現(xiàn),而是著力達到空靈的境界,體現(xiàn)物我一如的人生哲學和審美情趣。
儒、道、釋匯合而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賦予了中國畫“是其所是”的文化本質特征。中國畫理應以之為根基,從傳統(tǒng)資源的豐厚土壤中汲取營養(yǎng),反映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塑造中國文化的特有品質和價值。
要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還應當遵循中國畫的藝術規(guī)律。
中國畫自身有著相對獨立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一些重要的藝術因素和關系有著深刻獨到的認識和理解,成為了其承變進程中始終不易的特有基因。這特有的基因就是貫穿其中的是綿延不絕的文心文脈。
主客觀關系是中國畫學中極其重要的問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這一關系的高度概括。中國畫的美學體系包含著傳寫性(寫實性)與傾瀉性(寫意性)。傳寫性偏于客觀、寫實,傾瀉性則偏于主觀、寫意,二者之間和諧互生,才能達到中國畫的至高境界。
空間觀念和筆墨問題同樣是中國畫的本質要素。傳統(tǒng)山水時空是畫家用筆墨組合的、主觀化的時空。但筆墨的提煉和主觀化的表達,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易形成某種模式。這種時空的虛擬性和模式的產生,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國畫從現(xiàn)實時空中吸納、豐富藝術形象的通途。中國畫在向現(xiàn)代的轉型中顯然無法回避這個問題。文化精神為體,筆墨技巧為用。從此觀念出發(fā),中國畫的筆墨所具有的文化根源斷然不能忽視,用傳統(tǒng)的筆墨表現(xiàn)新的時代精神,借古開今,不僅有著諸多成功的歷史經驗,也為中國畫的發(fā)展提供了一條值得選擇的道路。
審視中國畫的發(fā)展歷程,它始終處于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變者,有不變者。不變者是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文心文脈;變者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畫所擁有的時代精神和新的認識。立足文心,以及核心問題上的獨特見識,無疑是中國畫區(qū)別于其他藝術形式,并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核心文化要素。
(選自《 人民日報 》2015年1月25日第12 版,有刪改)
《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閱讀題目
6.關于儒道釋等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畫之間的關系,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以儒道釋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主要的源頭活水,對中國畫產生了全方位的深遠影響。
B.在儒家“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畫自始至終重視“教化功能”,從而使中國畫地位神圣而重要。
C.被認為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和中國畫的價值核心的寫意精神,來源于道家思想,它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審美理想。
D.眾多僧侶參與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是佛家思想對中國畫產生實踐影響的直接體現(xiàn),這也使得中國畫意境更加深閎、闊大。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中國畫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求變,經過不同時代的傳承,已承載了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基因。
B.厘清中國畫的基本理論,明晰其特質,并清醒把握其時代風貌,是科學客觀地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的應有態(tài)度。
C.中國畫,特別是文人畫,不注重對自然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而是力求達到空靈的藝術境界,體現(xiàn)物我如一的人生哲學和審美情趣。
D.新時期,中國畫要反映和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塑造中華文化的特有品質和價值,仍然需要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中國人的審美理想——“澄懷觀道”“返璞歸真”體現(xiàn)了“不求形似,注重神韻”的寫意精神的邏輯思路。
B.“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畫主客觀關系的高度概括,只有主觀與客觀、寫意與寫實和諧共生,才能達到中國畫的至高境界。
C.空間觀念和筆墨問題是中國畫向現(xiàn)代轉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用傳統(tǒng)的筆墨表現(xiàn)新的時代精神,方能解決這一問題。
D.立足文心,保持自身相對獨立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核心問題上的獨特見解,是中國畫不斷發(fā)展的核心文化因素。
《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閱讀答案
1.B (A洗漱shù,C磕磕絆bàn絆,D歇憩qì)
2.A(B無濟于事,庇祐、庇佑都行,C心無旁騖,D更迭)
3.B(開采,指挖掘,采取。后面一般接礦產礦物等。挖掘:既可指把埋藏的東西挖出來。還可比喻把蘊藏著的力量或積極性等發(fā)揮出來。如:挖掘潛力等。根據語境,句①應填“挖掘”。描述:描寫敘述。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根據語境,句②第一空填“渲染”更恰當。真實:跟客觀事實相符合。真切:真誠懇切。根據前文語境“擺架子”可看出干部應親民,句②第二空填“真切”更恰當。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相互關聯(lián)。息息相關:形容關系密切。根據語境,句③填“休戚相關”更恰當。)
看了“科學對待中國畫的文化傳統(tǒng)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