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與文學形式的演進閱讀答案
《人性與文學形式的演進》閱讀材料
四言是《詩經》的主體,但從東漢起,四言詩在詩歌中的主體地位就逐漸被五言詩所取代。從今天來看,五言比四言至少有三個優點:一、由于增加了一個字,內容的含量擴大,從而能更好地敘事抒情。這也就是鐘嶸在《詩品序》里所說的“(五言)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例如“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之類漂亮的詩句,用四言是怎么也寫不出來的。四言詩當然也有寫得美的,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但它的美在于這些詩句所組成的整個境界。二、四言的句式大抵以兩個字為一組,每句兩組,顯得較為單調、板滯。五言的句式則既可由兩組組成,也可由三組組成。因組合方式繁多,在同一首詩中可不斷變換,故有靈動之致。三、五言詩的句子組合方式不斷變換,得以與感情的起伏轉折相應,因而能適應多種感情的表達需要。四言詩句式單調、板滯,其能適應的多為莊重、舒緩的感情;蒼涼、悵惆、輕微的感傷或喜悅也還可以,因為那都不屬于濃烈、激動、明快、尖銳一路,多少可與莊重、舒緩相通。除此以外,就難免有些捍格。
四言是《詩經》的主體,可見這種句式以及與之相應的音節組合在《詩經》時代是符合人們的審美標準,能引起人們美感的。而漢以后,則人們普遍認為五言詩更能引起美感,在四言詩向五言詩演進的過程中,審美意識起了很大的作用。
(節選自章培恒、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導論》,有刪節)
《人性與文學形式的演進》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性的發展和文學的演進的聯系既有直接的聯系,又有間接的聯系。
B.導致文學形式演進的因素眾多,但人性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C.劉勰和司空圖的差異,說明了人性發展而來的作家個性的豐富。
D.通俗小說、戲曲等文學形式的演進就是適應城市平民的享樂要求的人性發展而產生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審美意識和文學觀念是人性影響文學形式演進的接見聯系的重要介質。
B.文學藝術是與美聯系在一起的。文學都應給人以美感,因而文學的形式也必須服從美感的需要。
C.人的審美意識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表現生活的文學形式的演進也必須順應審美意識的變化。
D.詩歌由先秦的四言道東漢的五言的形式的演進,與人性的發展是相吻合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品的風格是作家個性的表現,作家群體的個性越豐富,呈現出來的作品的風格就越多樣化。
B.四言詩的句式大抵以兩個字為一組,每句兩組,組合方式就顯得較為單調、板滯。
C.五言詩因其組合方式繁多,在同一首詩中可不斷變換組合方式,所以顯得比較靈動。
D.鐘嶸在《詩品序》里肯定了五言詩在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方面更為詳盡的優點。
《人性與文學形式的演進》閱讀答案
1.A偷換概念;“文學的演進”錯。原文是“文學形式的演進”
2.B說法絕對‘原文有“一般說來”限定;文學技能表現美,也能表現丑;既有審美,也有審丑。
3.D“詳切”有詳盡、貼切之意,選項只說詳盡而未說貼切,理解不全面。
看了“人性與文學形式的演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