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閱讀答案
《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閱讀材料
1958年出版的一部影響很大的《中國民間文學史》的一文寫道:“民間文學是指勞動人民在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過程中所創造的口頭文學。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自己的創作,它直接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它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為:民間文學史應該是階級斗爭歷史的反映,而《中國俗文學史》沒有反映出歷史上的階級斗爭;民間文學史應該是現實主義發展與斗爭的歷史,而《中國俗文學史》卻成了某種文學形式的延續的形式主義、唯心主義的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是一些地主階級、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積,沒有反映出我國民間文學史的真實面貌。被批判者與批判者的分歧點很多,涉及得也很廣。
八十年代初,俗文學的研究再次興盛起來。特別是中國俗文學學會成立(1984年2月)以來,全國有志于俗文學研究的學者以民間的方式集合起來,盡管還沒有被主流意識和機構所采納,沒有進入中文系的課堂,但關于變文、寶卷、子弟書、唱本等俗文學的研究著作已多有出版,即使有的著作不被大陸出版機構采納,臺灣和香港的出版機構也接納出版,關于俗文學的研究論文和史料輯錄,也開始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關注。總之,鄭振鐸開創的俗文學研究逐步地進入全面繁榮階段。(節選自 呂微的《中華民間文學史》)
《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俗文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中國的俗文學是流行于民間,成為大眾所嗜好,所喜悅的東西。
B. 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所以許多原是民間的東西,都被升格了的,成為正統文學的作品和文體。
C.俗文學的地盤愈來愈大。差不多一些重要的文體如:小說、戲曲、變文、彈詞等都歸屬于俗文學。
D.俗文學就是通俗的文學,就是民間的文學。俗文學是不登大雅之堂,不為學士大夫所重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通俗文學是為民眾而生存,為民眾所創作。產生于民間。
B、俗文學多是口傳的、粗鄙的。它也有種種壞處,如黏附著許多民間的習慣和傳統的觀念。
C、俗文學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并非正統文學所能夢見。也非正統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
D、20年代一幫進步文化者所信奉的進化論的世界觀,進到以唯物史觀的治學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國文學史的進程與演變。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民間文學史》的根本點在于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自己的創作,它直接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B. 被批判者與批判者的分歧點很多,民間文學史應該是階級斗爭歷史的反映,而俗文學史沒有反映出歷史上的階級斗爭。
C.民間文學史認為:《中國俗文學史》是一些地主階級、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積,不能夠反映出我國民間文學史的真實面貌。
D.今天,俗文學研究開始受到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的關注,因此,俗文學研究進入全面繁榮階段。
《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閱讀答案
1、答案: B 解析:原因和結果顛倒。文中原句為“在許多今日被目為正統文學的作品或文體里,起初有許多原是民間的東西,被升格了的,故我們說,中國文學史的中心是‘俗文學’” 。
2、答案:C 解析:文中原句為“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統文學所能夢見,其作者的氣魄往往是很偉大的,也非一般正統的文學的作者所能比肩。”“正統文學”前面缺少必要的修飾限制的成分“一般”,這樣題中的表達就擴大了語義,故不符合原文意思。
3、答案:D 解析:強加因果。前句和后句構不成因果關系,前句只能說是后一句的某一方面的一個條件。
看了“中國民間文藝學史上的俗文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