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閱讀答案
《蚯蚓》原文閱讀
由于蚯蚓糞中增加了許多化學物質,而且既細膩又濕潤,貧瘠的土壤因此變得肥沃起來。[D]同時,蚯蚓雖沒有長著尖牙利齒,卻能靈敏地探索道路,銳利地鑿動泥土,像梨杖一樣不停地耕耘,使堅實的土壤變得疏松,空氣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同時,蚯蚓在耕耘土地時,還常常把細土翻到上面,粗土蓋到下面,這樣就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揮發,對農作物的生長是大有好處的,難怪人們都稱贊它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蚯蚓》閱讀題:
1.“由于蚯蚓在泥土里是頭朝下吞土的,排出的糞便自然就在地面上了。”這句話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如放回原文,應放在[A][B][C][D]中的[ ]處。
2.第②段從哪些方面介紹了蚯蚓的生態特征?
3.填空:使貧瘠的土壤變得肥沃的原因是 ;使堅實的土壤變得疏松的原因是 ;減少土壤水分的揮發的原因是。
4.找出與下列各句相照應的語句或詞語,按在橫線上。
①它的糞便,就是人們在地面上見到的卷曲的粘土堆。
②靈敏地探索道路,銳利地鑿動泥土。
5.全文的說明順序是 ,②③兩段的說明順序是 。(只填字母序號)
A.從結果到原因 B.從整體到局部 C.從現象到本質
D.從主要到次要 E.從原因到結果 F.從局部到整體
6.在原文上畫出首尾呼應的句子。
7.全文主要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舉例說明它們的作用。
《蚯蚓》參考答案:
1.C
2.身體構造、進食過程、蚯蚓糞的形成和排出。
3.蚯蚓糞中有許多化學物質,細膩濕潤;蛆蚓能鑿動泥土,耕耘土壤;蚯蚓可以將細土翻上,粘土蓋在下面。
4.①在潮濕的地面上,人們常會發現許多卷曲的小土堆。②兩頭都是尖尖的。
5.C、E
6開頭:因此。人們稱贊它是改良土壤的能手。結尾:難怪人們都稱贊它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7.打比方。如“蚯蚓的身體像一個圓滾滾的長筒子”,形象、具體地寫出蚯蚓的外形。又如“像犁杖一樣不停地耕耘”寫出蝗蚓翻土時的樣子。
《蚯蚓》閱讀拓展
蚯蚓在地球上大約存活了2.5億年。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于單向蚓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蛋白質含量達70%,還有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鉀、鋅、銅以及多種維生素。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余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借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纏腰火丹”病,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復發了。太醫院的醫官們絞盡腦汁,仍是回春乏術,百無一驗,太祖一怒之下,將所有治病的醫官都監禁起來。后來,一位河南府的醫官想起洛陽有位擅長治療皮膚病的藥鋪掌柜,外號叫做“活洞賓”的,善治此病,于是上章推薦。“活洞賓”來到宮中,見太祖環腰長滿了大豆形的水泡,像一串串珍珠一樣,這時,太祖問道:“朕的病怎么樣”。“活洞賓”連忙答道:“皇上不必憂愁,下民有好藥,涂上幾天就會好的”。太祖冷冷一笑:“許多名醫都沒有辦法,你敢說此大話”。“活洞賓”道:“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愿殺頭,若治好了,請皇上釋放被監禁的太醫”。太祖回答道:“若真如此,就答應你的要求”。于是,“活洞賓”來到殿外,打開藥罐,取出幾條蚯蚓放在兩個盤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涂在太祖患處,太祖立刻感到清涼舒適,疼痛減輕了許多。他又捧上另一盤蚯蚓汁,讓太祖服下。太祖驚問“這是何藥,即可內服,又可外用”。“活洞賓”怕講實話而受到太祖責罰,就隨機應變地說:“皇上是真龍天子下凡,民間俗藥怎能奏效,這藥叫做地龍,以龍補龍,定能奏效”。太祖聽后非常高興,立即服下。幾天后,太祖的皰疹落,咳喘止,疼痛消失,又上朝了。“活洞賓”也因此而極盡榮華。從此,地龍的名聲與功能也就廣泛傳開了。
看了“蚯蚓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蚯蚓之夢閱讀題答案
2.2016高考全國卷1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
3.那些鄉間的事物閱讀答案
4.一厘米閱讀答案
5.繪本教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