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級空心球閱讀答案
《納米級空心球》原文閱讀
生病吃藥一般日服3次,因為藥物在體內很快就會被代謝掉;如果有了能持續不斷釋放藥物的載體,服一顆藥就可能在一天甚至幾天內發揮藥效。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備出具有多達4層結構的納米級空心球,這些層層相套的“膠囊”甚至比細菌還小得多,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于國際權威學刊《德國應用化學》。業界認為,此類結構在未來藥物的緩釋運載方面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在納米空間內,以人工方式控制各種納米材料的形貌,是國際科研熱門方向。但此前,人們掌握的納米空心球制備技術還停留在單層球水平上。上海硅酸鹽所王文中研究員帶領課題組,一下子將這一空心球的內部層次紀錄提高到4層,并能通過調節反應參數,隨心所欲地制成單層、雙層、三層或四層空心球,其直徑僅在150到300納米范圍內,層與層之間的空隙僅40納米左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2000,連肉眼不可見的細菌也別想鉆過去。
無數次實驗發現,這看似不可思議的“作品”,能通過廉價原料、簡易方法制得。倒一杯約60攝氏度的溫水,加入一定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倒入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以及維生素C作為還原劑,再滴些堿性的氫氧化鈉調整酸堿度―――整個過程只需5到10分鐘。此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大量納米級的小囊泡出現了,同時生成的無數氧化亞銅個體,則會自動定向地“站”到這些囊泡模板上。當越來越多的氧化亞銅“站”成密集隊形,囊泡的殼就變得越來越致密,最終成為一個空心球。其球壁結構均一,穩定性好。
專家介紹,多層殼空心球結構有望在催化和載體方面實現新的功能和應用。比如,各層殼體之間可能填充同一種或不同種的藥物制劑等,進入生物體正常代謝過程后,外層殼體先被代謝,釋放出其中的藥劑,隨后各層被逐一代謝,藥劑也逐漸釋放,從而使藥效持續時間增長。不但如此,由于這種原理與“膠囊”相似的藥物載體是納米尺度的,它們可更有效地在分子細胞層面發生反應。
《德國應用化學》國外審稿人高度評價:“這種多層殼空心球是全新的空心結構,電子顯微鏡也有力證實了這種特殊的結構。此結構將會引起多領域研究人員的興趣,并且會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價值……”
《納米級空心球》閱讀習題
6.關于“納米級空心球”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納米級空心球是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造出來的。
B.納米級空心球是一種內部層次多、效用原理近似于“膠囊”的藥物載體。
C.納米級空心球的內部層次記錄由單層直接提高到四層,這個進步很大的。
D.納米級空心球體積非常小,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2000,細菌本本鉆不進去。
7.關于“納米級空心球”的制作,下面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在制作納米級空心球的材料中,維生素C是還原劑,而氫氧化鈉則起著調整酸堿度的作用。
B.將有關材料融合在一起,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就會發現有大量納米級的小囊泡和無數氧化亞銅個體產生。
C.無數的氧化亞銅個體會自動定向地在囊泡模板上排成密集隊形,囊泡殼就變地越來越致密,最終成為一個空心球。
D.想制作不同層級的空心球,就要適當延長反應時間,這樣就可以任意制成單層、雙層、三層或四層空心球。
8.下列說法,不符合文章內容的一項是
A.納米級空心球盡管看起來令人不可思議,但它的制作方法卻非常簡易,使用的原料也很廉價。
B.空心球各層殼體之間若填充上藥物制劑,進入生物體后,它就由外到內逐層釋放,藥效持續時間較長。
C.填充了藥物制劑的納米級空心球,體積是納米尺度的,所以可更有效地在分子細胞層面發生反應。
D.多層殼空心球全新的空心結構,引起了眾多領域研究人員的興趣,它的應用價值將不斷被挖掘。
《納米級空心球》閱讀答案
6.C
7.D
8.D
看了“納米級空心球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埃博拉病毒閱讀題答案
2.2016八年級語文暑假作業答案
3.藍光警戎閱讀題答案
4.物質的分類測試題及答案
5.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